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燮"读音xieˋ,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大垛人,祖籍苏州,清朝官员、学者、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分半书,清代郑燮(郑板桥)书法的别称燮的读音,人称"板桥体"。他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又时以兰竹面笔出之,自成面目。
书体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隶书又称"八分",因此郑燮谑称自己所创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
郑板桥别具一格的新书体,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
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来看,所谓"真隶相参之法",实际上就是将隶书参入到行楷之中,同时又用写行草的运笔之势来写,至于说是哪"六分",哪"半分",其余"三分半"在何处,都是不可拘泥地去理解的。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来看,所谓"真隶相参之法",实际上就是将隶书参入到行楷之中,同时又用写行草的运笔之势来写,至于说是哪"六分",哪"半分",其余"三分半"在何处,都是不可拘泥地去理解的。
郑燮 (款) 行书六言联 对联
郑燮 (款) 己巳(1749年)作 行书七言诗
郑燮 行书五言集句联
问余何事栖碧山,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板桥郑燮。
郑燮 行书七言诗
郑燮 乾隆七年(1742年)作 隶书杂诗
郑燮 乾隆十四年(1749年)作 行书《桃花源记》
郑燮 行书七言诗,自怪平生酒量悭燮的读音,舟中无事可消闲。杂出数卷潞来厌,名纸千张写附还。篷背雪声何飒沓,床前灯影半阑珊。瓦炉砂罐空相对,吟在春风醉梦间。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