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 2000年出生的春霖小朋友是我大学同学的小孩。孩子高中以后去美国,在新罕布什尔华德福学校读书,由于他在中国读书时感觉心理不太健康,在华德福慢慢喜欢上心理学,后大学读的是心理学,目前在波士顿学院读心理学()。

今年夏天,我在成都见到春霖同学,我们一起走路去喝茶时,我说等会请他腾出点时间,给我谈谈他亲身感受的中美教育差异。他说现在也可以谈啊。于是我打开手机录音,一边走路,一边完成了这次访谈。‍‍‍

该访谈我文字整理出来后,经过春霖同学修订,现发在我的公众号,供各位对教育有兴趣的朋友参考。帮助中国父母和孩子也是春霖同学的心愿。如您读后,有问题想问春霖同学,欢迎来邮件:

也欢迎在公众号文下留言。祝各位朋友初秋快乐!

今日渭河边的芦苇(蒹葭)‍‍‍

访谈正文:

阿信:你去美国读书是你父母的选择,还是你自己的选择?

春霖:这个选择并非要不就是父母,要不就是我。中间有很多曲折,有我自己的决定,也有我父母的决定。

阿信:你去美国留学之后,感觉国内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两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个?

春霖:我当然更喜欢美国教育。

阿信:美国教育好在哪里?

春霖:好,当然要看场景、情景,不存在客观的好。但是有一些东西是共通的,可以拿来衡量,比如孩子心理健不健康,可以用这个标准来衡量。

阿信:好!你不愧在大学学的是心理学。你在中国时,心理健康不?

春霖:我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当然这个因人而异,但是普遍来讲霖怎么读,中国教育肯定是有一些致命的问题。因为大家毕竟都知道中国教育的方向和方针,大家都知道霖怎么读,他不是为了培养孩子自己的志愿,是为了追求一些标准。从大处来看,中国是集体主义,教育更多是为了服务这些,对吧?美国教育,当然美国教育并不是说就不注重个人对集体的影响,美国的公立教育和中国公立教育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大体哪,我认为美国,可能更注重个人、更注重让孩子成长为他自己原汁原味的样子,当然不是说随便什么样都行,而是尽可能让他保留一些原来的样子,而不是让他一定要变成、适应什么样的标准。当然也有标准,美国公立教育也和私立教育不太一样。

阿信:你在美国读的是私立教育,还是公立教育?

春霖:我读的是私立教育,新罕布什尔的华德福。

阿信:你在国内读书情况?

春霖;小学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小,初中是惠佳国际学校,精英教育。

阿信:请仔细说说你在美国读书的情况?是住在朋友家,学校?

春霖:我一去就住在学校。

阿信:感觉如何?挺解放?

春霖:是挺解放,和国内不一样。因为在家里被管得严嘛。我们家是属于在一些小的细节上抓的很严很严,虽然整体来讲父母也意识到成绩只是人的一个方面,不会老拿成绩来衡量,但实际上很多方面还是比较传统,必须要怎么样才行,而不是也问问我自己是怎么想的。实际上,中国父母肯定就觉得你小孩懂什么?小孩是白纸,我想让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小孩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重要?

阿信:我记得你小时候特别喜欢画画,想当画家?

春霖:也不完全是画家。可能确实是偏艺术方面。也想学过设计。

阿信:你父母不允许?

春霖:他们倒没有不允许,只是在各种价值观之间摇摆。也不是压迫,但成人的价值观慢慢就会传给我,他们的意思也不是说不能学设计,但我受他们的影响,渐渐就觉得搞艺术实际上可能解决不了经济问题,或者不一定能解决。第二,搞艺术可能是一种逃避,比较简单,因为不需要考试。

阿信: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小时候喜欢打游戏不?

春霖:喜欢。

阿信:你爸妈管不管?

春霖:管。

阿信:这次乌克兰战争我非常惊奇的发现,实际上就是电脑游戏。你看他们打仗用的办法,包括精确制导的武器,就和电脑游戏差不多吧?那是不是美国人从电脑游戏中发现了许多打仗的道理?

春霖:你倒不如说现代化战争是往信息化方面发展,所以难免有一些游戏上能够表达的内容。游戏也是随着军事发展的,而不是军事随着游戏发展,但确实游戏能够让军事更加平民化一些,就是让平民更加地接受一些军事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这些欧美、包括俄罗斯都会做得更开放一些,不会说这个军事涉及到一些问题,不太想让普通人玩。大家还是能玩到一些紧跟军事的模拟内容。中国的玩家实际上也会玩外国那些游戏。

阿信:但是中国孩子玩的少。中国父母很怕孩子玩游戏。

春霖:这是一方面,中国玩游戏的人很多,美国也多。都多。年轻人都喜欢玩游戏。

阿信:美国父母对孩子玩游戏什么态度?

春霖;因人而异。中国也是因人而异。但是整体来讲,美国父母会管孩子管的少一些。尤其是孩子成年以后,管的更少。

阿信:你说的成年是18岁以后,还是?

春霖:这也是每个家庭比较不太一样。比如说18岁,有些家庭觉得那我就不管你,爱干嘛干嘛!当然也有20多岁、30多岁也和家里人一起住的。但是美国还是崇尚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不代表家长不管,家长该骂还是要骂,但是实际上他是知道他是管不住的。

阿信:你刚才说到美国教育更注重个体、更注重孩子喜欢什么,但从教育上他有哪些办法让你感觉他尊重个体?比方说你想做什么事情,老师怎么知道?沟通上进步了,还是有啥技巧?

春霖:当然有技巧,也有看老师自己的想法。整体来讲,老师会更加注重各体。因为老师也是在这个环境中长大的,老师也不是说从石头理蹦出来,老师也是受到这种个人主义的影响。他长大以后,他对学生的态度也是比较支持个人主义,但是也有界限,美国也是一个社会国家。所以他还是有一些界限,不过这些界限稍微宽松一些。就是我完全能够容忍学生不完全在一个标准线上。我能够容忍学生稍微朝自己的个性发展。

阿信:你有一个优点,去美国读高中之后,你爸爸妈妈就不管你啦,你没有这方面的压力。

春霖:高中,他们确实能管我管的不多。单还是要管,比方,我要买个什么东西,必须向他们要钱嘛,他们如果不想给我买,我也没办法。你说打游戏他们的确是管不了了。

阿信:那你的美国老师管你吗?

春霖:美国老师会设立一些制度来尽量减少这些行为,但他实际上,大体来讲还是管不了的。

阿信:他制定什么制度呢?

春霖:比如说,最基本的,拿手机来说,学生自愿上交手机。

阿信:自愿?

春霖:一开始自愿,但效果不好,也有可能强迫执行。这个没有办法。

阿信:交手机之后,是一天之内交手机,还是?

春霖:都有。随时在变。

阿信:学生可能也有办法,比方兜里揣两个手机,交一个,拿另一个偷偷用,老师也不管?

春霖:老师当然知道能管的有限。美国个人主义有一个反映,就是人和人之间,包括父母、老师和孩子之间,有很强的界限,老师会觉得你作为学生,你不应该玩手机,但如果我强迫你不玩手机,那我就跨过一个更严重的界限。那我就违反了基本的人权。我不可能逼着你不玩手机。比起这个,哪怕你玩手机,也比我逼着你好!

阿信:对啊。这个很好,属于价值观的范畴。

春霖:实际上,我学心理,这方面我是有我自己的看法的。人是需要自主性的。这点是我心理学、我目前价值观的一个核心。人是需要自主性的,需要自治。当你管他的时候,你在剥削他的自治,那他干事的效率就会下降。有人可能会说:给他自治,但他不干正事怎么办呢?总得管啊!但是没有办法,人必须要自治。你管他,那你就剥夺了他的自治。那他干事情就不是在为自己干,不会用最好的方式去干。人类社会上各种事情都是这样,在我看来人是需要自治的。

阿信:那你到了美国,在华德福学习之后,你发现你喜欢什么没有?发现你的爱好没有?学心理学?

春霖:对。一开始是受老师的影响。华德福教育比较尊重孩子个性,但是孩子个性也是受外界影响的。也不是说自己一开始就定好了,然后一成不变,也是慢慢来,一点一滴积累,也会变,也会受周围人的影响。当时我们学校刚好有一个新来的、特别好的生物老师,是他开始把我往科学这个方面带,科学使我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心理等。我就开始向这方面发展,也是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看人这一块,包括心理、哲学,等等。

阿信:这老师怎么个带法?

春霖:更多的还是上课,但他会以有意思的方式来讲,这个就得看老师了。华德福也不是所有老师都好,但是老师不会把内容强加到学生身上。他不会说,你必须给我学,为了考试成绩这些。他会说:我就把这个教给你,我会尽我自己最大努力去教,你不喜欢,那没有办法。对吧?管不了你,也不是说你必须喜欢。也不是说一定要达到什么标准,我们这个学校也不是为了达到什么标准办的。我们衡量我们教育质量标准,是看你孩子最后各方面综合指标怎么样,比如你开不开心,你为人处事。而不是考试成绩如何。当然考试成绩好也是好事,但前提是你是自愿的。你不是为了别人在考试。

阿信:你在华德福学了几年?

春霖:三年。然后读大学。

阿信:听说美国的大学是容易进,出来很难,是吧?

春霖:这我不好比较,我没有读过国内大学。美国大学也不是那么容易进。第一看你是什么样的人,也是本地人互相竞争,移民互相竞争,国际生互相竞争。门槛不太一样。

阿信:你是以什么身份参与竞争的?

春霖:我高中在那里读了三年,但也不完全算本地人,可能放到移民这一类人之中,或和华人一起,有可能哈。

阿信:你在美国华德福读书三年,感觉愉快不?

春霖:整体来讲还是愉快的。他们真的给你很多个人空间。中国孩子可能根本想象不到。也许在中国孩子看来就是根本不管,但实际上在他们来看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人是需要发展空间的。他不会老是在一些小事上去管你。

阿信:中国家长喜欢管小事,屋子打扫干净。我记得你在中国时,屋子乱得很,你妈经常说,美国不管你?

春霖:他们不会管。你的屋子怎么样,那是你自己决定的。当然,你屋子太乱,他们会担心你,他们会从实务的角度担心你,比如你以后会有什么问题,或你的心理有没有什么问题,而不是你必须得怎么怎么样。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实际上不会有太多要求,他们的要求大多数都是非常明确,而且大多数比较合理。

阿信:那就比方说,中国人很关注孩子的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写字的习惯,美国不管?

春霖:要管。但他们是有很强的界限性。就像我刚才所说,到过了一定线,他们就完全不管。小孩从小就能感受到这种界限。他们长大后,觉得这个界限就是人权。人权就是这么来的,就是从小从这一习惯培养出来的。我干涉你到一个限度,我立马就停止了。不能越界。美国人界限感很强,不越界。一越界就有很大的问题。中国人是随时越界。小孩,你懂啥?恨不得你干什么,我都像傀儡一样操纵你。因为我觉得是对你好,是吧?美国界限感很强,这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阿信:你们高中多少人一个房间?

春霖:对。这一点就可以体验出来。我刚去,是两个人一个房间。你年级越大,你就越有选择权。最后有可能就一个人一个房间。界限感就这么培养出来的。

阿信:宿舍在学校里面,还是外面?

春霖:学校里面。

阿信:老师检查你们卫生不?

春霖:这个我还真不记得。就是检查也不是什么硬性的检查,我还真不记得。

阿信:我觉得很多孩子就喜欢家里乱糟糟的,我就喜欢家里乱糟糟的,但太太就不喜欢。

春霖:但你知道东西在哪?

阿信:知道。搞整齐了反倒找不到了。我记得你以前家里就乱糟糟的,你喜欢吗?

春霖:乱糟糟有很多原因,有些人是喜欢,有些人是顾及不了。他不想这方面的事,你知道吗?他就不关心这个。你给他说,你怎么不把卫生收拾一下,你相当于在问他:你为什么不干一件跟他生活完全不相干的事情?跟他完全没有关系。乱,他根本就不在乎,但是家长在乎。家长还很在乎。那就出现一个自主性的问题,他打扫卫生,就不是为他自己打扫,是为你打扫。这个问题就很大。现在很多社会问题,就像巨婴之类,都是这种情况积累起来的。总干涉他,他的自主性总也培养不起来,让他总感觉是在为别人在干事。自主性总也培养不出来,自己也不想担责任,就是这样子的。就是这种社会。

阿信:那你在华德福几年,挨过处罚没?

春霖:不怎么多。最严重的一次是系主任和我谈话,因为我当时脾气不太好,砸东西。他就问我家里有没有这种遗传等等。他们从这方面考虑问题。

阿信:你现在学习心理学是想服务美国社会?

春霖:我是想服务全人类。但我目前愿意呆在美国,因为我觉得美国资源多嘛。你要想服务全人类,得呆在一个资源多的地方,对吧?

阿信:你女朋友是美国人,你和她相处都四年了,你在和她相处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冲突?

春霖:我个人不是很典型的中国文化的传承人,但是少数时候还是会有。比如说有时候说话,情绪表达上面,我就不太好。因为我的家人不太善于情绪表达。当然中国有很多家庭,情绪表达方面做得很好,但是依传统的情况来看,中国是不讲究情绪表达的。你就听、就孝敬、服从、听话长辈就行,都给你安排好了,你就别说话。所以我很多时候,在和女朋友说话、处理情绪时会用一种非常冷漠的态度。

阿信:“冷漠”是什么意思?

春霖:冷漠的意思是我不愿意表达情绪,我也不愿意听她表达情绪。因为我的家长对我就这样。

阿信,2023年8月11-12日整理

2023年9曰13日定稿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