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享 | 九州
一份与众不同的电子杂志
承接雨水,陪伴四季,读享九州
惊蛰
卷首语
雷震惊蛰,人生当值
今日惊蛰。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一声春雷惊出万物长。
如果雨水是一次温润,那么惊蛰无疑就是一次震动和鞭策,对于蛰虫如是,对于惶惶中、迷惘中的人们而言,更亦如是。确该从蛰伏中醒来,抖擞精神、满血复活状态的前行才是。
人生如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一季、每一节,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和节奏在其中。二十岁时,该如何过?三十岁时,该如何活?四十岁时呢?……
如果是我,我会希望能把这短暂而又绚丽的一生过得有滋有味,不留遗憾。单就如此的想一想,就在心底升腾出一种美妙和动力来。那么,为何不趁着还有梦可做的时候,全力去实现呢?
本期文字,有意无意之中在围绕“该要什么样的人生”展开。
有钱穆先生的一问:“人生如何方有味?”中国人最重“品”,人有人品,物亦称物品,乃就其人与物之价值意义而加以衡量评判,以定其高下,斯谓之“品”。人生该是落在这一个“品”字之中,有品之人生方最有味。
有周质平的另一问:“人过四十怎么活?” “人过四十以后,别是一番心境。从“来日方长”到“去日苦多”是人近中年的第一个信号。这种心境上的转变,与其说是一种“哀乐”,不如说是一种“无奈”,而在无奈之中,也多少掺杂了一些追悔”。
但是,周先生的最后感慨清晰有力:“如果在头白之前,不愿意轻易就缚,还想塑造一下自己,此正时矣。鬓微霜,又何妨,且放手做去,笑向明朝”。
有克里希那穆提的一问:“人如何克服恐惧?” 克氏的回答是“恐惧便在所难免。所以,重要的是觉察自己内心的这整个过程,观察它、了解它,而不是问如何才能去除恐惧。如果你只是想去除恐惧,你就会找到各种方法和手段逃避它,因而就永远无法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诚然,不同的人,会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人生,自知无他。不论选择哪一种人生,都该对此一生报以虔诚、崇敬和感激之心。
一如林清玄所言,茶道里讲“一生一会”,意思是我们每次与朋友对坐喝茶,都应该生起很深的珍惜。因为一生里能这样的喝茶可能只有这一回,一旦过了,就再也不可得了。一生只有这一次聚会,使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会沉入一种疼惜与深刻,不至于错失那最美好的因缘。
喝茶如此惊蛰怎么读,人生又何尝不如此呢?
最后,我愿以《大师课徒》中对钱钟书先生的评语与诸位共勉:“最聪明的人下最笨的功夫!” 大师的人生,不是仅靠做梦即可得来的。绚丽人生,自求方得之!
惊蛰之时惊蛰怎么读,是为之记。
《读·享 | 九州》编辑部
2016年3月5日
书 影
……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读·享 | 九州》免费下载通道,谢谢大家的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往期链接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