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观察
津城异景
4月4日津城天气继续上演“季节颠覆”的闹剧,天津的最高气温仅为9℃,相对周一33℃的气温,降幅超过20℃!形成了人字拖和雪地靴齐飞,羽绒服和超短裙共舞的盛况!
昨天下午4时,户外能感觉到雨雪夹杂着小冰晶纷纷落下,淋湿了路面。小伙伴们的朋友圈瞬间炸开了锅——
那么问题来了——
今天下午四点左右下的到底是雨?雪?冰雹?还是塑料泡沫?
,有气象预报员给出了答复,今天下的似雪非雹的物体叫:霰!
“你说啥?我听不懂。”
客官们莫着急,咱往下看——
“霰”是什么?
“这么小?看不清耶......”
给你大图!
再大点!
“霰”通常是由于大气层温度下降过于迅速,且大气层中水份充足而形成的固态降水,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霰又称雪丸或软雹,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有时呈圆锥形)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直径2-5mm,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
霰与冰雹的怎么区别呢?
01
从外观上看
霰是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颗粒固态降水,直径一般为2~5毫米,落到地上会反弹、易破碎,而冰雹是一种很硬的、半透明的结晶体,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别是对农业危害很大。
02
从形成的条件看
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产生于扰动强烈的云中,由雪晶或雪团大量地碰撞过冷云滴,使之冻结并合而成,下降时常呈阵性,而冰雹的产生要具备强烈的对流天气和充足的水汽补充,只有在强烈对流的条件下霰是什么,才能维持初始形成的冰雹在不断地向上和下降做往返运动,雹核在冷却中不断增大体积,就好像“滚元宵”似的越滚越大,直到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冰雹的重力时,便一落千丈地掉了下来。
03
从出现的时间段看
霰多在冬春季节的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而冰雹常出现在对流活动较强的夏秋季节里。此外,霰出现的几率较小,冰雹出现的几率较大。
小伙伴们这下明白“霰”是什么了吧?
涨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暖呦~我们来看看近日天气吧!
清明放假啦!!!
雨夹雪?待在宿舍?
不可能!! 去嗨呀!!!
要记得看天气预报呀!!
未来几天
天气预报
4月5日
小雪转多云,雨夹雪在5日白天会停止。白天到夜间,阴转晴。微风霰是什么,西南风2至3级。
最高气温12℃,清晨最低气温3℃
预计4日20时至5日20时,天津北部部分地区还将有大雪(5~8毫米)。新增积雪深度1~3厘米,局地可达4~6厘米。
受冷空气影响,5日后半夜到6日有西北风5级阵风6~7级
4月6日
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西北风到北风4-5级,气温5到12度
4月7日
白天到夜间,多云转晴,西北风到北风4-5级,气温6到13度
6~7日气温继续偏低,最高气温在12℃左右,市区最低气温3~4℃,北部地区1~2℃。
4月8日
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微风,气温6到16度
文字 / 边思琪 廖微微
图片 / 边思琪 部分源于网络
资料 / 中国气象局
编辑 / 雷婷
审校 /林雯彬菁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