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聊天记录(2025.1.6)

1.见异思迁

扬正:爸爸,这个题——“见异( )( )”怎么填?

止于一:这个词语在课外书中你肯定见过见异思迁,只不过你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因此记不到。

扬正:能说说他是什么意思吗?

止于一: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

扬正:见异思迁

止于一:对。关于“见异思迁”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春秋时期,齐桓公问管仲是如何使民众安居乐业的?管仲说,把民众分士、农、工、商四个行业,分开居住,使他们便于学习与钻研本行业的技能,而不会“见异物而迁也”,这样可以安居乐业。

再来猜个谜语:这山望着那山高

扬正——谜底是:见异思迁

止于一:对呀见异思迁,人要想有所成就,千万不能见异思迁。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腊八粥

扬立:明朝有个皇帝叫朱元璋。做皇帝前,他跟地主放牛。一个寒冷的冬天,他把牛弄丢了,地主罚他不许吃饭。他看到一个老鼠洞,用铲子去挖,没挖出老鼠,只看见洞里有花生、黄豆、大米……于是,他把这些食材洗干净后煮了一锅粥,吃了以后感觉身体暖暖的。

止于一:小立,今天这么棒,给大家讲了个故事。为你点赞。

扬立:爸爸,你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止于一:我不知道(估意的)。你能告诉我吗?

扬立:腊八节。刚刚我讲的是腊八粥的来历。

(附)腊八粥的来历

腊八粥的由来故事丰富多样,以下是几种主要的传说:

1.和尚的乾坤袋

很久以前,一个管烧饭的和尚有一个乾坤袋,他会把稻柴上未打尽的穗头和洗碗时剩下的饭粒收集起来,晒干后放入乾坤袋。

在佛祖成道纪念日(十二月初八)时,寺院的和尚都去念佛,无人管理厨房,烧饭的和尚便用这些材料煮成一锅粥,结果大受欢迎。

从此,每年这一天,和尚们和老百姓都会煮这种粥,称为“腊八粥”。

2.传统祭日

汉代开始,腊月初八被定为祭祀腊神的日。民间在这一天准备一种特别的粥,称为“腊八粥”,通常包含五谷杂粮、花生、栗子、红枣、核桃仁、杏仁等,用微火煮熟炖烂,再添加红糖。

这种粥不仅是祭祀的一部分,也是庆祝丰收和吉祥的方式。

3.皇帝儿时的美味

安徽流传的故事中,朱元璋小时候家境贫困,曾在一个老鼠洞中发现大量食物,包括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红枣等,他将这些材料煮成一锅粥,觉得非常美味。

后来,朱元璋成为皇帝,在一次宴会上,他命令御厨用各色五谷杂粮煮成粥,命名为“腊八粥”,以此纪念他的童年时光。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