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兵荒马乱_兵荒马乱打一生肖_兵荒马乱是什么生肖数字

小妹从老家保存的旧物中,找到一张年代久远的奖状。由于时间长,纸质损坏严重,有的字已经模糊不清了。这是1970年1月江门市革命委员会奖给谭壬同志的,荣获一九六九年五好职工光荣称号。谭壬,是我的祖父。这是属于爷爷的、殊属难得的荣耀,当年,他老人家已经68岁了。

爷爷谭壬,字万耀,1902年农历12月出生,生肖水虎。由于出生在“壬寅年”,取名为“壬”。字辈“万耀”,其万字取自新会司前兴篁谭家,耀字取新会双水上凌谭家,爷爷结婚后与同族兄弟从兴篁迁徙至上凌,从认祖归宗计,分别从司前和双水的谭家族谱中各取一字而成。

爷爷出世时,正值晚清内忧外患、兵荒马乱之时。四邑地区更是匪患贼多,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据后来祖母回忆,祖父和祖母结婚当晚,全村遭土匪抢掠,他们幸运躲过一劫后,即离乡背井,远走他乡了。

爷爷一生颠沛流离,漂浮在大时代风口浪尖上。

先是少年时负籍远行,出走南洋;后是在战乱中骨肉相离;再是遭罪印尼反华排华,在祖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回国;后又经历“文革”十年动乱。爷爷离世时,跟他有缘的周恩来总理先期走了。周总理是1976年1月8日走的,爷爷是春节过后走的。时常关心国家大事,平时喜欢读报、听广播的爷爷,对总理的离世十分悲痛。

爷爷一生高光时刻,是在万隆会议期间。1955年4月,举世瞩目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在印尼召开,远隔重洋、离乡背井多年的四邑华侨,盼来了祖国亲人,见到了周总理率领的新中国代表团。由于当年中国代表团先遣队遭台湾国民党反动派谋杀,中国代表团的安全受到了爱国华侨组织的极度关心。爷爷与许多侨居印尼的新会乡亲一起,参加了爱国华侨团体组织的代表团外围保护工作,并到机场欢迎周总理。作为普通的中国人、平凡的四邑乡亲,爷爷对见到祖国亲人、目睹周总理的风采非常开心,对与海外侨胞一起,参加迎送、守护周总理的工作,感到无比自豪。

1958年7月5日,周总理在粤中视察时,从新会到台山,同从印尼、加拿大回国的归侨座谈,访问侨眷。还向台山县委打听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曾组织许多华侨接待中国代表团的开平籍爱国归侨关崇涧先生,派车把关先生接到台山,亲切慰问。

1960年,印尼当局迫害华侨、大肆排华。中国政府对海外游子十分关心。2月29日,“人民中国”(这是爷爷当年对新中国的称谓)历史上首次派往海外、接运华侨的第一批4艘轮船,载着2100多名印尼归国侨胞,回到广州港。爷爷是其中之一人。随之参加了新中国建设,直至70岁时才正式退休。

敬爱的周总理对当年大规模撤侨,倾注了大量心血。我年少时,时常听到爷爷对这些往事的回忆,铭记在心,铭记周总理的大爱。爷爷对周总理不一般的情感,深深影响了我自己。

爷爷回国时,随身行李仅有几件换洗衣服和几样“小宝贝”。

一是一块巴掌大的小皮革。他在印尼一直是木匠,当时参与了万隆会议会场的装修。听说人民中国有“猛人”来万隆开会,他悄悄地留了块做沙发的皮革边角料,以作纪念兵荒马乱打一生肖,并带着它回国。爷爷是想,他与这块小皮革一起,见证过重大历史吧。

二是他在印尼加入进步工会的会员证、爱国华侨团体开具的证明书等。

三就是一件竹编的“传家宝”,是用竹篾片编成的小筐子,类似于一个饭碗,但比一般的碗稍大。虽然是用竹料编成,但织得严缝细密。那是他小时候的手工绝活。我们祖家在司前兴篁时,就是做这个手工活,包括后来迁到双水上凌立“新墟”村,也是靠织箩编筐作生计。

这个竹制饭碗,有段凄凉的故事。1942年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印度尼西亚也遭到日本军国主义蹂躏,战火蔓延,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国内,抗战也极其艰难,爷爷的长女,我年幼的大姑妈在“走日本仔”(新会方言,意为躲避日寇抢掠追杀)中,不幸夭折了。这是小日本欠我们的血债。与爷爷一起在南洋谋生的兄弟相继病死了。战火纷飞、缺衣少食,他携着侄儿侄女们到处流浪乞食,几个大人小孩仅靠这个竹碗去慈善派粥档前,排队“领粥”,借以充饥。因为这个“碗”是用竹编的、会漏水,打满了,粥水会流走,掌勺的“救济人员”只能再打一勺,这样子,剩下来的,是稍微稠一点的稀饭,可以让每人多吃一小口。小时候,祖母跟我们讲起这些旧事,泪流满面,哽咽不已。这个小竹碗,盛载了我们谭家一段辛酸史。

爷爷对新中国充满向往,充满感情。他在登上祖国接侨邮轮时,把身上所有的钱物、金器全部交给接侨机构。他认为,之前没钱回国,现在祖国来接难侨了,他觉得应当献上自己一份心意。因此,爷爷在回到广州之后,身上没有分毫之钱。

接侨部门、侨办工作人员跟他说,所有归侨将分到南方各个华侨农场,您有什么打算?爷爷回答,我有儿子,在老家区公所做事,我想回新会老家。于是,他被安排坐船返江门。

爷爷回国时,农村已经成立人民公社了,他还记着是区公所。儿子在新中国的区公所工作,是爷爷一大骄傲。爷爷不大识字,半文盲。小时候,他带我去电影院看红线女主演的移植革命样板戏粤剧“沙家浜”,他将海报中的“沙家浜”念作“沙家兵”。

他在印尼托人写信寄回家,写信先生问寄哪里?他答:广东省新会县第二区公所。先生抬头一望,新中国的区公所,是人民政府啊,你儿子了不起。他就高兴了好几天。解放初的区公所,其实也是一个乡镇办事机构,那时候,所有的干部都是以人民勤务员为荣,不论职务大小,一样称同志。那是新中国的新气象。

回国后的祖父被就近安排在江门市木器工业公司工作。做木工,符合他的专长。

爷爷是一个“冇乜口码”的人,新会方言指不大会说话。这是祖母对他的评价。意思是,他是一个木讷之人,少言寡语。但爷爷为人处事,老实、真诚,细致认真。那是他人生的经历、生活的磨砺所致。试想,少年时飘洋过海,坐木船在风浪颠波的海上飘流10多20日才上岸,经历多少艰难辛酸。途中,若有人身体不适、生病,弥留之际,船主就会把奄奄一息的患者,抛入大海。爷爷上船前,家中乡亲嘱咐,用小瓶子装上一把家乡的泥巴,贴身带着。遇到身体不适,用少许泥巴冲水饮,就可以治病,百病可医。爷爷就一直带着,偶有小疾,屡试不爽。我小时候听到,觉得这些泥巴是灵丹妙药,可治百病,真神奇啊。今天看来,那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罢了。家乡的泥巴,犹如亲人的庇佑,形成了无比坚强、无所畏惧的信念和力量。

回国后,有了全新的工作,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一分子的光荣,爷爷非常投入,虽是年近花甲,浑身却有着用不完的劲。由于他工作认真细致,加上手艺好、技术精,埋头苦干,成了公司名副其实的“老师傅”、“老行尊”,车间安排他带了一班徒弟。

爷爷在印尼已经加入了进步工会,回国时,当地的侨团开具了他爱国侨胞证明,因此,木器工业公司平时非常关心、重视他这个归国华侨。这张荣获市级嘉奖的奖状,就是他平时工作努力的写照。

爷爷在木工岗位上做了10年,1970年底才办理退休。这也是他回国参加工作需做满10年才能享受退休待遇的原因吧。

退休后的爷爷并未有离开公司,工会安排他在莲平路职工俱乐部继续发挥余热。具体工作是打理图书室、乒乓球活动室。两年多后,才正式离职返乡,赋闲在家,享受老家的田园生活。

爷爷在管理图书室时,因为识字不多,且不常用笔,新书登记入册,常常由我帮忙。那时候,我已经上小学三、四年级了。每到星期日,我会步行、过江到爷爷处。每回,爷爷会带我去长堤边上的小饭店,吃一碗叉烧饭,几小块薄薄的叉烧肉、两三条青菜,计一角五分钱。我吃时,风卷残云一气呵成碗底见光。爷爷静静坐在旁边,看着我吃完。每次都是这样。我年少不懂性,后来长大了,每每想起这个情景,心疼不已,真想掴自己一把掌。光顾自己吃,不知道爷爷有没有吃过。真蠢!我一直心怀愧疚,每到清明拜山,在爷爷坟前总会数落自己的不是。在我印象中,最美好的回忆就是爷爷、父亲和我,祖孙三代一起饮茶的时光,可惜,这些场合不多。

爷爷走时,是1976年的春节过后,在老家双水平静去世。当年交通闭塞不便,路上汽车不多,乡下班车难乘。江门市木器工业公司的工会主席,单身一人,冒着寒风冷雨,骑着一辆三轮摩托车,跑几十里路、摆渡银洲湖兵荒马乱打一生肖,代表公司前来慰问,让我们全家和亲戚朋友,以及全村乡亲,非常感动。工会主席对我父亲说,壬叔是个好人!父亲瞬间泪洒双腮。

爷爷在外面飘泊一生,终于叶落归根,长眠在家乡上凌将军山上,得以宽慰。

爷爷是一个爱国之士,他对祖国内心有一股深沉的爱意。小时候,每年清明回上凌将军山祭祖,拜过曾祖父之后,他会带我们往山上走,爬上一个高坡,那里有一座相当大气的坟墓,据说是一个祖籍上凌的国民党空军军官的祖坟。爷爷叫我们细心认认墓碑上的文字,同我们讲解,当年这个国民党飞行员从广州离开大陆、飞往台湾时,特意绕道飞到上凌村、将军山上空盘旋一番,向家乡再见、也向祖先致意。爷爷的深意,是叫我们不忘故乡、不忘祖辈,这是最为朴素的家教,让我们铭记在心。

谢谢爷爷!腊月初九,是您的生辰纪念日,谨以此文,遥寄我们的思念。

今年1月8日,适逢腊月初九,是周总理的忌辰,也是一个充满哀思和纪念的日子。

谨献上许多年前怀念周总理的诗句,特此拜别。

山川晴明日,

思公感念时。

海棠春待发,

掬酒泪沾衣。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