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第三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成功举办。目前,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已成为北京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产业活动。在前两届大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此次大会,内容更加丰富多元,设置了“1+9”的总体结构,即1个开幕式(主论坛),9个分论坛,吸引了约5000余名政府领导、企业高管、学术专家等业界代表参加。
在“AI+计算视听”分论坛中,集结数位视听行业领袖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题演讲和讨论,分享人工智能赋能视听领域的应用成效和实践经验、探讨视听产业创新思路与产业发展趋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正高级工程师、国重虚拟现实实验室副主任谭阳发表了题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AIGC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专题演讲。
他表示,总台作为国家级媒体,依托国重实验室科研实力,联合国内企业、研究机构建立AIGC技术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体系,以丰富的媒体制播场景为试验基础,以行业应用为导向,以技术+传播的思路寻找突破点,推动人工智能高效发展,加快形成视听领域新质生产力。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兴义发表了题为“可灵AI助力开启视频创作新业态”的专题演讲。
他表示,快手可灵AI作为国产视频大模型的代表,自去年6月发布以来,始终在全球保持领先水平。与其它社交平台相比,可灵AI工具能够在内容生成、特效制作等多领域实现高效整合。近期,可灵AI又携手青年导演团队“异类”,推出全球首部AI单元剧集《新世界加载中》,是截止目前业内题材涉猎最广、视觉风格最丰富的短剧集,也是AIGC技术在影视短剧行业的新尝试、新突破。
爱奇艺AI科技创意指导王庆丰发表了题为“AI赋能影视的创新实践”的专题演讲。
他表示,爱奇艺将大模型与平台数据、影视艺术家的经验智慧结合起来,沿着策划、制作、运营的业务主线开发出一站式智能工具集,推动AI技术在影视垂直领域落地。目前爱奇艺已经推出了剧本工坊、影像工坊和奇声配音系统等重要AI工具助力影视创作。未来,爱奇艺希望和更多AI技术和服务公司开放合作,整合最优资源,赋能更多领域,实现影视创作的生产力跃迁。
阿里大文娱集团技术中心副总经理许佳发表了题为“虚拟拍摄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提效降本”的专题演讲。
他表示,虚拟拍摄对影视制作效率的提升已经成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行业共识,阿里大文娱从剧组实际应用需求出发,不断突破虚拟拍摄制作效率和应用规模,同时将AI与前期概念图制作、场景拍摄预演、资产程序化生成以及现场校准等重点影视制作环节深度结合,正在加速打通影视工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华策集团副总编辑、北京文心华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尧发表了题为“AI赋能影视内容制作和国际传播”的专题演讲。
他表示,华策集团通过成立 AIGC应用研究院,实现了从评估研发、IP 创意筛选,到大场面制作,再到后期制作和海外宣发的全流程技术赋能。AI不是替代创意的工具,而是解放生产力的钥匙。华策集团未来将持续探索 AI影视应用边界,同时开放“国色”和“有风”大模型能力,和行业伙伴共建影视AIGC生态,给“将每一部剧都死嗑到底”的坚持赋予更智能的底色,用技术点燃创意,让中国故事闪耀世界。
咪咕文化深圳研究院数字人实验室主任林靖发表了题为“AI+元宇宙打造文旅视听新范式”的专题演讲。
她表示,咪咕以元宇宙为基座、文体大模型为智慧内核、数智人为互动载体,重塑“虚实共生”的文旅视听范式思路高清论坛,通过“数字空间造景+大模型注智+数智人互动”的黄金三角构建全链数智化生态,赋能文博行业从文物保护到消费场景创新的价值闭环思路高清论坛,打造有AI的文化记忆体与可运营的比特山水。
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许涛发表了题为“助力开发者实现从创意到应用的全链路创新”的专题演讲。
他表示,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整个信息服务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服务模式向智能化、高效化、个性化服务的深刻转变。首都在线在这场变革中致力于加强与国产算力的合作,推动国产异构算力适配,助力模型训练,驱动垂直模型创新,赋能多行业。公司持续优化“一云多模、一云多芯、一云多池”的战略布局,构建高度灵活的AI服务平台,不断拓展支持的模型种类,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北京生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川发表了题为“视频大模型Vidu的创新与实践”的专题演讲。
他表示,生数科技旗下的中国首个长视频大模型 Vidu,引领视频生成技术革命。作为全球首个突破“一致性”难题的大模型,Vidu 解决了AI视频创作中连贯性差、制作门槛高等痛点,大幅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Vidu 为文旅、广电、动漫、泛互娱等行业提供强大赋能,助力用户高效创作优质内容,现产品已覆盖超过200+国家及地区。
北京清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郎清平发表了题为“共建AI视听生态,共赢数智未来——华为云助力清博驱动产业智能化转型”的专题演讲。
他表示,清博智能是一家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企业,致力于实现“具身智能”目标,开发AI创新算法,挖掘海量数据潜在价值,让物理设备和实体世界融合为智能化整体。公司通过将AI技术赋予感知、分析和决策的能力,从而为客户提供更智能、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公司旗下不仅拥有提供全面且深入的大数据服务的研究院,还拥有元镜、元裳、元娲、先问等前沿AI大模型产品,高效赋能政府、企业及研究机构,激活数据潜能,共筑智慧社会。
华为云媒体服务产品部总监郑裕孟发表了题为“AI推动传统媒体向社交媒体演进”的专题演讲。
他表示,华为云在AI浪潮下赋能传统媒体向AI社交媒体转型,迎接AIGC时代的到来。作为技术底座,华为云提供数字人制作、语音传译、实时协同等能力,支持影视制作、游戏、零售等行业的创新。通过边缘云网络、实时渲染、编解码等核心技术,华为云助力千行百业提升效率与用户体验。
火山引擎视频直播产品总监刘畅发表了题为“智启新视界 驱动体验变革”的专题演讲。
她表示,当下,数字视频时代正向AI视频时代跃迁,用户需求从流畅、实时、高清升级为智能、交互、沉浸。火山引擎视频云通过全链路AI升级,推动音视频生产、交互与消费的革新。在生产端,多模态视频理解与生成方案实现高光自动化提取与解说生成,显著缩短制作周期;跨语言同声复刻直播服务则高度还原人声与口型,提升虚拟人直播的自然感。在交互端,AI实时交互方案实现毫秒级响应,优化人机交互体验。在消费端,3D生成、大场景重建及6DoF直播方案,为用户带来沉浸式XR体验,广泛应用于虚拟直播与VR场景,全面满足智能化需求。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陈渌萍发表了题为“视听产业发展特点及建议”的专题演讲。
她提出,未来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一是推动终端普及,加快实施超高清入户工程,提升终端设备覆盖率;二是丰富内容供给,加快超高清制播升级改造,推动高质量内容创作与传播;三是开展应用示范,推广超高清视听在医疗、教育、文旅等行业的创新应用;四是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通过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构建完善的超高清视听产业生态,助力我国在全球超高清领域的领先地位。
北京市智慧广电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靳聪发布了题为“智媒时代十大趋势”的专题演讲。
她提出,智媒时代变革正迎来十大趋势,多模态大模型驱动内容创作、智能化审查与价值观对齐、个性化推荐与精准营销等创新技术正在重塑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AI不仅提升了内容生成的效率与质量,还通过动态伦理框架和深度伪造治理,确保内容合规与信息安全。同时,艺术性与创意表达、数据标注与模型训练等关键领域也在不断突破,推动智媒时代迈向智能化、多样化与伦理化的新高度。
(本天幕投影系统由北京元点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本次分论坛也向现场观众实时展示了AI技术在天幕投影中的赋能与加持。北京元点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根据会议现场视听元素,通过其自主研发的图像融合软件""实现多维度优化,将绚丽多彩的画面在会场顶部空间进行了呈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一环正加快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带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转型、促进社会进步。
作为大会发起单位之一,京西智谷带来了过去一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亮眼成绩单。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入驻京西智谷、越来越多的AI论坛在这里举办、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在这里汇聚,从而带动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发展。
供稿:北京京西智谷科技有限公司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