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以此文,纪念我曾经最爱的天涯。

如果在80后的文青里做个调查,你会发现,他们的身上都有个标记,曾经“混天涯的”。

经常上新浪和搜狐看资讯的用户不会称自己为‘新浪人’或者‘搜狐人’,但天涯的用户会说“我是混天涯的。”

似乎那样,就是一种标记、信号,可以让你找到同类。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天涯已经成为江湖里远去的传说,依稀能在镜像里,折射出她往日惊心动魄的美丽。

而那群缔造了天涯的人们,现在多数散落在知乎、豆瓣、公众号以及各种自媒体,又或者早已远离了江湖。

唯有一个人,自天涯诞生那一日起,便再也没有与它分离过。

有人说,他如果当初没有创造天涯论坛,凭借其已经具有的巨额财富,再加上才华横溢的能力,那现在必定早已身家巨万,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不再为这些俗事而忧心。

有人说,他骨子里的文人气息让他注定成不了好领导,做不好生意,如果他早一点放手,也许天涯会更有美好的前景。

但也有人说,若不是他的执念在支撑,天涯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现在虽然落寞,但依然活着。

是也好,非也好,这也许是天涯的宿命,邢明的宿命,也是那一代人的宿命。

01

1991年,23岁的邢明从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

怀揣了一肚子的康德和李泽厚,满脑子都是理想主义的他面临两个选择。

是在广州找到一份足以安身立命的工作,还是回到刚刚成为经济特区的家乡去。

1988年前的海南,是一个宁静的小渔村,而现在的它,是冒险者的乐园。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邢明的工作是貌似中规中矩的公务员,在海南信息中心从事信息搜集和软件系统建设。

但是他有幸参与了海南省公共信息网的建设,并在1995、1996年有幸接触互联网,成为中国第一代网民。

工作之余,邢明喜欢炒股。

90年代的海南,还有一个特色是股市上牛股层出不穷,曾有谚语说:海南出疯牛。

邢明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小黑博客_小黑新浪微博_小黑的博客

1996年,刑明成功投资了风华高科、东大阿尔派两只科技股,获利甚丰。1999年,他31元买入买入海虹控股,84元抛出。

几次操作下来,最初的几十万投资变成了2000万。

有了钱的邢明要做点大生意,有理想色彩的大生意。

他的目光投向了刚刚起步的互联网。

90 年代末,最早的网民都还在用拨号网络,滋啦滋啦地响半天,最终显示连接成功,大家泡在各个BBS和聊天室,忙得不亦乐乎。

邢明也是其中的一个,他很喜欢跟人在网上讨论股票。后来很多聊天室和论坛相继关闭,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就聚在一起打算开垦一块自留地,供大家自娱自乐。

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钱,一群天南地北的人飞向海口,邢明就是那个出钱的人,也是他们的头。

不久后,经过创始团队在海口艰苦的努力(天涯社区首席科学家当年未退伍的海警战士卓锐花了好几天业余时间),天涯BBS的页面上线。

那个时候,邢明并不知道,这个小小的网站会给他带来什么。

当他决定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押到一个未知的行业当中,他只不过是出于喜欢。

02

关于天涯,邢明最美好的想象,是做一个充满人文情结的个性化的网络虚拟社区,这是他的信念。

幸运的是,天涯从一开始,就带着这样的基因。

当时恰好四通利方改版为新浪网,一大批习惯了论坛的精英网友包括小黑、小李飞刀等人,这批人集体来到天涯。

这些人大都来自高校、社科院、媒体等,属于中国最先接触互联网并有知识的群体,他们是天涯的基因,也形成了天涯后来的气质,自由、宽容、独立。

邢明认为这是天涯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他像一只老母鸡一样,紧紧地守护着这点玄而又玄的“气息”。

天涯初期的发展几乎都是建立在爱好的基础上,网友自行更新内容,各个论坛自己组织活动,版主也从网友中自发产生。像后来当红的写手宁财神、邢育森、慕容雪村等都曾当过天涯的版主。

天涯赋予了每个版的版主足够的自主权,让网民感觉是自己在主导内容,它绝对拒绝广告帖和“扰民”的广告。那曾经是一群人的精神乐园。

1999年11月10日,后来因《武林外传》一炮而红的宁财神在天涯杂谈发表《天涯这个烂地方》,正话反说,寄寓了对天涯的一往深情。

此时的邢明,需要做的似乎只是小心维护论坛的氛围,只要能保证用户畅所欲言的权利就行。

他小心翼翼地对待任何变动,用自己的固执和坚守,为天涯打造了一个保护罩,他努力地把那些可能会影响天涯气质的因素都排除在外。

2000年的时候,互联网第一次泡沫,无数公司风雨飘摇。

天涯也不例外,最严重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几个月不发工资的情况,甚至网友们都在讨论给天涯捐款的事情。

邢明面对资本的觊觎,他顽强地抵抗住了。

邢明用自己炒股的盈利为天涯续血,用“以短养长”的思路,上门为机关企业做网页,技术活儿,以此养活网站。

好在天涯只是海南在线的一个栏目,成本也比较低,只有两三个人维持管理。直到它在Alexa全球排名上升到三五百名的时候,网站依然只有几个人在维护。

所以,当寒冬过去,天涯依然开着最灿烂的花。

在2004年“中国bbs社区100强”的大型评选活动中,天涯与西祠、网易一起进入前三甲,综合排名第一。

2003年,在“全民话题,天涯制造”的高光时刻,天涯坐拥300万的注册用户。每天同时在线人数达3万人,当时的天涯堪称国内互联网的顶级流量担当,论坛上热帖发酵的威力比当下的微博热搜来得更加凶猛。

邢明感觉到理想实现是如此美妙。他守护着一群人的自由国。

03

邢明对于天涯的定位是社区。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社区应该是非营利性的。

因此邢明没有更多地考虑如何将一个人文社区商业化。直到时代逼得他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即使在名气最大的时候,天涯也没什么利润。资金压力大的时候,天涯有些事业部压缩到只有1人,即使有大量版主免费帮忙维板块的运营,天涯也快养不活自己的运维团队。

2004年,新浪和搜狐向天涯抛出了“橄榄枝”,但他们都想收购而不是入股,所以邢明拒绝了。

2006年,邢明接受了联想和清科创投的天使投资,2007年完成了来自谷歌和联想的融资,其中谷歌持有6%的股份。

小黑博客_小黑新浪微博_小黑的博客

之所以愿意接受资本进入,是因为邢明觉得他们不那么苛刻,对天涯比较宽厚,没有那么急躁。

但实际上,一旦资本进入小黑博客,就不由得你了。

“慢半拍”的天涯终于开始了商业化的探索,从单纯的网友分享平台转向公司化运营,调低版主的权限,组建专职团队来运营帖子。但这大大降低了贴子的自由度和技术含量。

同时天涯试图通过广告来实现流量变现,除了硬广以外,公关公司、广告公司策划的内容充斥了天涯的每一个版块。

这虽然带来了一些利润,但严重改变了天涯原有的基因。同时,随着新生代的豆瓣和新浪博客创立,一部分意见领袖的离开,损失了相当一部分用户。这是天涯最最可惜的地方。

在谷歌的牵头下,天涯计划登陆纳斯达克,并在2007年搭建好VIE架构。但可惜的是,2008年后,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之前的计划成了泡影。

碰巧当年创业板征求意见稿出台,邢明作为重点对象被深交所邀请参加座谈会,邢明随即决定带领天涯冲击创业板。

要在国内上市,就必须拆除VIE架构,意味着谷歌必须退出股权。双方进行了长达2年的谈判,用了三倍溢价做回购,2010年,天涯最终回购了股权。

但漫长程序耽误了天涯的资本旅途,创业板上市条件已大幅提高,天涯的盈利水平达不到要求,再次与绝佳的上市机会擦肩而过。

迟迟未能上市融资,导致营收出现负增长。那段时间邢明变得非常沉默,聚餐也少了,周例会中断了半年。

2010年后,国内移动互联网兴起,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纷纷崛起,精英大V和草根用户均转移到新的平台,天涯再也不是话题制造中心。天涯开始了持续的衰落。

2015年4月,天涯悄悄登陆新三板。邢明听到关于天涯登录新三板,内心并不喜悦。较之当初登陆纳斯达克,去新三板挺冤的,挺掉价的。

上市的三年多时间里,天涯仅通过增发获得1亿元的融资。因为资质的问题,天涯自2016年底起一直处于停牌状态,融资功能基本丧失。

2018年4月,天涯申请终止挂牌。

邢明有点后悔当初回归国内资本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看的是未来愿景,但在国内上市,只看能赚多少钱,通过营业额算PE估值,这让他悔不当初匆忙拆除VIE架构。

2016年下半年,邢明又看中了横空出世的“区块链”,他认为去中心化,跟天涯的内核非常契合,天涯早期正是因去中心化而繁荣起来。所以,邢明期望通过区块链重构天涯。

然而,区块链的风口呼啸而过,邢明的又一次突围似乎失败了。

他该何去何从呢?天涯又该何去何从呢?

04

2015年10月,天涯社区发布公告,天涯社区董事长兼总经理邢明辞去总经理职务,将由杨小敏接任。

据说天涯内部的反应都是:邢明同志交出了所有权力。

也许邢明离开,天涯未必会好起来;但是他在,肯定是好不了,这似乎是所有人的共识。

小黑的博客_小黑新浪微博_小黑博客

当邢明把天涯设定在一个保护罩内的时候,就注定了他想牢牢地把握住它。

2006年,天涯曾经开设了用于员工讨论的内部论坛。当时的员工发现邢明从来不在论坛上说话,后来去查看用户的访问时长,发现邢明基本上一两年才登录一次。这也许直接影响到了邢明对于天涯核心价值的判定。“他一直在运营自己想象中的天涯。”

对于邢明的“独裁”与“霸道”的批评不绝于耳。

公司内部业务员的一张很小很小的单子,都要经过邢明审批之后,才能到财务那里拿到钱;公司内部的人事选用,最后的面试关必须是在邢明那的;每天找邢明的在他办公室门口排起长龙,有秘书专门把关。

邢明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引入战略投资人时,空降了一些人,导致局面有些失控。邢明在重新掌控局面之后,他觉得公司的事情必须要自己掌控得到。

什么都抓在手里的后果自然是很忙。

忙得素来讲究的邢明身上竟然一股馊味。这对于熟悉他的人来说绝对是破天荒的事情,就如同他下巴的胡子有那么一丁点没刮干净一样罕见。

有一次,在车上,把电话都打没电了,一把抓过下属的手机,继续打。

而且一把抓的后果还在于会因为个人认知偏差导致失败。

邢明曾经感慨,“假如我把这些精力、资金、资源围绕原创内容社区展开,包括用户体验维护、产品提升、移动端转型等,天涯肯定不是现在这样。”

但是,时间是不可能倒退的。

对于邢明的用人政策,也诟病不少。

有人在论坛上问:邢明为什么不放弃天涯,把它交给有能力的人呢?

答:关键是他不知道谁是有能力的。

邢明骨子里头的“文艺”,让他在用人方面,更多是注重他所认同的品位儿。

比如天涯社区总编辑胡彬,喜欢留着一撮小胡子,当年就是玩玩艺术,兼码字儿,而被邢明“收容”;

比如有的叛将,几进几出,结果邢明还是容忍;

比如无论员工犯了再大的错误也不会辞退。

05

邢明办公室墙上挂着一把吉他,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对着墙小黑博客,边看街景,边弹吉他。

这把吉他,是文艺的邢明的一个符号。

所以对于天涯的窘境,他做了一个很文艺的比方。

这些年,我们看到一些同行,比我们光鲜,但突然就不见了,我们经历了这么多挫折却还在场上,是因为我们的根基扎得比较深。海南岛的椰子树,被风刮到快贴近地面了,还能够活下来,天涯也像海南岛的椰子树一样,坚韧,顽强。

关于天涯,关于邢明,有一句话非常恰当。

若邢明全是不好,那天涯早就不在了,若邢明英明神武,那天涯早就腾飞了。

可邢明只是邢明,所以天涯便是现在的天涯。

真希望,还有更好的天涯。

参考:

《天涯解码——以邢明为路径的个人观察》

《邢明:天涯17年,我得出的5个反思》

《天涯论坛,沦落天涯【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二十三)】 》

《天涯社区摘牌新三板,几次错过资本风口,创始人反思商业敏感性弱》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