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前晚十一点多美国知名心脏医生李剑明教授在锻练身体时,疑似心脏病突发,骤然辞世,令人扼腕,谨致沉痛哀悼!李教授曾在本平台前身创立之初,给予平台大量的支持与帮助,今日特回顾当年李教授在本平台前身所发的一篇旧文,以纪念李教授为推动中国心脏学科对外交流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李剑明教授是华人心血管病学界杰出的医生、科学家、教育家,毕生致力于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传道授业、教书育人。长期深耕心脏电生理领域,治学严谨李剑博客,功底深厚,成果丰硕,桃李芬芬。
李剑明教授对祖国一片赤诚,他为中美两国心血管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曾担任美国华裔心脏协会主席、明尼苏达华裔医生协会主席以及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委员。曾获中国心律协会心脏起搏杰出贡献奖和美国心脏协会年度心脏医生英雄奖。作为中美心血管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他非常重视我国年轻一代心血管医生的成长和全民心血管健康,在他的组织下,“青年心锋”中美青年医师临床心技能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两届;他倡议并联合葛均波院士、霍勇教授等一大批中国心血管病专家于2019年启动中国心肺复苏周,两年来,心肺复苏周很好地激发了全民学习心肺复技能的热情,显著提升了我国心脏急救能力。医者无界,大爱无疆是对李剑明教授一生的最好写照。李剑明教授猝然离世是中美心血管领域的巨大损失,但是他的精神和意志将继续指引所有心血管人不断向前,探索心血管事业的新高峰,造福中美乃至全世界的心血管病患者。
谨向贵协会并通过贵协会向李剑明教授家属致以最诚挚慰问,万望节哀珍重!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
东方心脏病学会议组委会
2020年06月13日”
截图源自:胡大一主任的公众号
本旧文原发于2010年5月号(本公众号前身)。当年李教授出版了至今仍颇受欢迎的新书《爱心启示录:一个美国心脏病专家的经历和忠告》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在此之后,李教授积极为中国心脏学事业而奔忙,直至近日。
引:作为在美国行医多年的心脏病专科医生,李博士积累了很多预防、诊断和治疗心脏病的经验,并曾亲身经历生死瞬间。李博士将其经历整理成册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远离心脏疾病。受平台邀请,李博士撰写本人与读者介绍其新书的内容。
从20岁来美留学,一晃我已经浪迹海外26载了。我既没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也没有用中文写作的经验,为什么会有勇气写这本书呢?作为在美国行医多年的心脏病专科医生,我积累了很多预防、诊断和治疗心脏病的经验。但是,我担心我的文笔不会那么通畅,我的行医经历也不是那么吸引人。最终,在两年前的一天,我还是鼓足了勇气在电脑前敲下了此书第一个字。我的勇气来自于内心的呼唤,她不断地提醒着我要完成几年前许下的一个心愿。
那是在2004年,作为一个心脏病医生,我经历了一场改变人生的生死劫难。多年来我为人诊治心脏病,但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急性冠心病综合征病人。写这本书的想法就是在我住院期间产生的。概括起来,3个原因使我在死里逃生之后作出了写这本书的决定。第一,在发生急性冠心病的时刻,我没有典型的心绞痛病症。如果不是心脏病专科医生,我肯定不会意识到自己有心脏的问题。我想通过此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告诫读者,时刻注意聆听自己身体内发出的警告。第二,在住院期间,我隔壁有位五十几岁的病友,在接受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后突然发生了心脏猝死。后半夜从隔壁传来的抢救人员的喧哗声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当时,我内心深处产生了很强的使命感和迫切感。迫切感是因为我觉得那个病友的噩运完全可能降在自己身上,使命感是因为我感到有责任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预防心脏病的知识传给更多的人。第三,住院期间,因为及时接受了先进的手术治疗,我没有发生任何心肌损伤和心脏猝死。我写书的心愿是让读者了解先进的心脏病治疗方法,以便在生命攸关的时刻能与医生一起作出最佳的治疗选择。
作为心脏病专科医生和冠心病患者,在此书中我试图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诊治病人的医生经历相结合,向大家阐述为什么我会发生急性冠心病。除了个人的双重经历,我还为读者提出了很多有关心脏健康和预防心脏病的忠告。它汇集了我多年诊治心脏病患者的经验以及最新科学临床研究的心得,是我在躲过了人生劫难后的肺腑之言。作为一个心脏病专家和一个获得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我相信健康的生活是需要医学科学来指导的。我在本书引用了很多循证医学科学的最新证据,为读者提供预防冠心病和心脏猝死的最新知识以及对心脏健康有益的生活指南。为了方便阅读,我还在书后提供了医学术语索引,以便查阅。通过阅读此书,如果能避免一个读者的生活悲剧,那将是对我撰写此书的巨大安慰。
我是在2007年的夏天开始写这本书的,在2008年的8月,我完成了这本书的初稿。作为心脏起搏和心脏电生理中心的负责人,我负责来自5个州6个医院患有心律失常的病人,为他们做起搏器,除颤器的手术和介入射频消融手术。另外我是医院训练心律专科医生中心主任,明尼苏达大学心律专科医生培训中心副主任。繁忙的教学,临床和科研活动使我只能从晚上,周末和长途旅行中抢时间写作。为了这本书献给读者,我从睡眠,休息和与两个女儿的玩耍中挤时间。没有我的妻子的支持和理解,我是无法发现那些夜晚,周末和到中国讲学的“自由时间”来完成这本书的。他们知道我是一定要完成这本书而且知道写该书的意义。因此,这本书的完成有他们的理解和不可磨灭的功劳。
这本书是在2009年7月1日由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印刷发行,由全国新华书店销售的。在6月底,我应邀参加了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外办主持的海外百名生物医药专家博士江苏行活动。我的第一本书是在南京签的字。这100名海外“精英”们读了此书,很多人都感到在个人事业走向成功的路上,心脏健康是多么的重要。有的人告诉我,他们拿起这本书就放不下,想一下子就把它读完,喜欢我用我经历过的故事来介绍心脏健康知识,有独到风格。2009年10月,我参加了国际长城心血管会议和亚太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国际会议。在会议期间,我为1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脏科医生和其它医务人员签书。很多人都觉得这本书会对他们的病人很实用, 认为该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我在会后在北京新华书店,上海书城,南京电台先后做了公众健康讲座和为读者签书仪式。南京电台还在每天晚上5点钟为我专门进行了15分钟的实况健康追踪采访,从北京,到山东曲阜,济南,上海,最后到达南京。从读者对心脏健康知识的渴望,我感到了写这本书的实际意义。
下面是一些读者的评论, 我心里十分感谢他们的支持:
“我刚从北京休假返回纽约,在协和医院对面买到你的书,十分欣喜!通俗易懂的语言,亲切友好的风格,深入浅出,令人耳目一新同时轻轻松松学到了很多心脏知识!你的作品让我想起” 妈呀!中国”歌,你们几乎同时走红华人世界,所以,我想把你们联系在一起!”
“你的书开头象一部惊险电影片:应该救人命的人,突然急需被别人救命!一下抓住了读者的兴趣!感到这也会发生在我身上!”
“不是一二三四地罗列保护心脏要注意什么,而是讲你每天碰到的病人,栩栩如生,好象是我们周围熟人的经历!其实,我们认识事物除了在课堂里按本宣科地学习,不也常常是听到邻居,同事,亲友得病,治病的经历才学到知识吗?学生也去医院实习呀。这样感受一个事物会很具体。没见到其它保健书这样写。不唱高调,不讲大道理李剑博客,而是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令人耳目一新!”
“您介绍的知识太好了。我70岁查出患高血压病,曾在北医三院住院,同时查出糖尿病,十年来,持续服药,现在控制的很好。读了你的讲解,我一定遵循去做。我同时觉得,对于高龄老人来说,心理状态最为重要。请指教。多谢!”
“刚刚拿到剑明博士的大作《爱心启示录:一个美国心脏病专家的经历和忠告》,一口气读了前面几章,说实话,很有些意外,没想到一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科普能写的如此引人入胜!令我自叹弗如! 04年李博土突发冠心病,与死神擦肩而过,其既是心脏病专家,又是心脏病患者,其有太多的感言和忠告,只为着把自己作为心脏病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以及作为心脏病病人的经历和感受告诉读者,给他们以启发,以警示,以忠告,帮助人们爱心,护心,永远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和美好的人生。 爱心启示录,对每个人,都是一个“NEVER TOO LATE”的故事!”
我在这本书出版后就在构思我的下一本书了。在国内的讲学期间,我顺便做了一些健康科普方面的调查研究,对国内读者有哪些需求有一些了解。我也希望国内医生同僚们和读者们给我多提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在我的健康博客上与我联系。
多事的2020年,发生了无数的悲欢离合,愿一切都能早日过去...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