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关注“我的印象笔记”公众号,首次操作按提示要求,之后就可以顺畅地将微信文章一键发送至印象笔记。非常方便。
正因为方便,每天发送的文章越来越多。原先的每日整理工作(从印象笔记到)逐渐变得无法完成,对材料的囤积欲导致了文献整理工作的堰塞湖。不堪重负之下,解决办法只能是忍痛割爱——既然无法整理,那就不整理了。放弃,全心投入印象笔记!
在时代,我的文献全部按照树形逻辑结构一层层排列下来。先分教学、学术、律师、生活等几个大笔记,在大笔记下有笔记本,笔记本里有多个分区,分区里还有多层级的笔记页。分门别类的文献固然很整齐、很有成就感,用起来也很方便,但很容易被“雪藏”——分类完了以后就再也不去用了。文献一堆堆、笔记本一层层,要用的时候还得靠检索。而且每天花在整理笔记上的时间也不再少数,感觉有些费力不讨好。
现在要全面迁移至印象笔记了,印象笔记里可没那么多的层级可以让你来进行整理,怎么办?苦思的结果是:既然决定不整理了,那就彻底不整理了吧。
作为“行动笔记”的印象笔记
印象笔记不应该是用来进行“文献”管理的,而应该是进行“行动”管理的。浏览器插件“剪藏”网页、微信收集文章、里发送笔记,都可以在印象笔记里形成文献。不管文献是从哪来的,一律不加以分门别类的整理,堆在那里即可。要用的时候,搜索!
用《 100个做笔记的好方法》书里的话说,“最少整理才能更多时间处理”。从那以后每天轻松自如。佛曰,放下即自在。果然如此。
“文献”不需要整理,你的“行动”才需要。
行动如何整理?很简单,把每天要用的文档作为分类笔记本置顶即可。我大概弄了这么几个笔记本:1晨间日记、2学术写作、3律师实务、4生活常用(在笔记本名称前加上数字标号就会按序号置顶)。
这么少的笔记本,够用吗?够。
这几个笔记本是我每天下意识就会主动点开处理的,而其他途径搜集的所有文献信息则全部安静地散落存储、等待着随时搜索调用。只有会主动点开的笔记本才需要单列,这些笔记我称之为“行动笔记”。
当然,我们时不时还会有一些中短期的项目需要处理,也可以单独就项目建一个笔记本。不过切记项目完成后要将整个笔记本“归档”(归档的方法也很简单佛曰加密,无须专门建立一个名为“归档”的笔记本,只须将笔记本名称前的数字序号去掉即可)。
眼不见为净。
也有一些单独的笔记(不是笔记本)需要临时置顶,好办,在这则笔记里加个提醒。加了提醒的笔记会加入到置顶的提醒清单里,手机端还会有铃声提醒(提醒清单也可以不设铃声提醒)。
至此,我的知识管理系统由“分门别类”变成了“行动导向”。
一些具体应用场景
回到《 100个做笔记的好方法》这本书,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使用习惯,总结一下我的个人应用场景和要点:
一、经过大脑加工的笔记
开会、上课都可以用印象笔记进行文字、拍照、录音等多媒体功能进行记录,但个人不推荐做笔记时仅仅使用拍照和录音。因为这种“全程记录”式的笔记任然是只是材料堆砌,而非你自己的东西。同样的道理,网络中搜罗的各种有用文献仅仅是发送至印象笔记也只是材料堆砌,需要经过二次加工才能成为有用的能联想的活的笔记(如,利用插件在文章中的任意文字“标记重点”,高亮显示的荧光笔部分就是保存在印象笔记中的词句;在加上自己当时的想法,就是一个活笔记了)。
只有经过大脑加工、用自己的语言转述过的笔记,才是有效笔记,才有机会在将来“行动”时被联系起来。在印象笔记的“行动笔记”中应该全部都是经过大脑加工的活笔记,千万不要让堆砌的文献随意侵入该领地。
二、行动与文献的链接
如前所述,我的印象笔记有两块区域——集中的行动区和分散的文献区(包括归档文件)。前者是个人知识库,后者只是资料库。在两个库之间需要有机联系。
印象笔记提供了笔记与笔记间的链接功能,在制作“行动笔记”时可以将相关文献链接进来,形成大纲或者附录。同时,在笔记外的word、pdf文档也可直接拖拽作为附件放入印象笔记(还可以用印象笔记或直接对pdf文档进行标记操作)。
当知识像一张充满超链的大网时,活跃度就会直线上升。善用超链接很重要。比如,开会前”事先“将与会人员的个人资料、会议资料做好链接,开起回来就会得心应手。
三、在移动中收集,在PC端整理
纸质文档收集:现在的手机功能大同小异,最核心部件的其实是摄像头。有太多的情境需要用到拍照,如纸质文件的扫描(印象笔记的扫描效果赞!)、讲座ppt拍照保存、发票收据的电子存档等等。记得加上相关信息的记录,比如拍了张名片,就顺手把认识这个人的场合、事由记下来(有后续的互动也可以不断添加在此),有助于事后搜索记忆。
灵感收集:坐车、等人、候机,有可能都是灵感迸发的瞬间;灵感稍纵即逝佛曰加密,不及时记录追悔莫及。这时不一定有纸笔在身边,也不一定适合手写字,但手机总是随身携带的。马上掏出手机,打字或录音吧!写作不一定要等整块时间,哪怕只有十分钟,说不定你的论文大纲就拟出来了。
美食、旅行收集:养成习惯,看到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的杭城八大美食盘点,发给印象笔记;九大小资去处,发给印象笔记;十大时尚演出,发给印象笔记……用的时候我搜我搜我搜搜搜!不过切记,不要在移动端浪费时间整理笔记,那是事倍功半的愚蠢行为;回家后再电脑上高效率整理才是王道。比如要将多条笔记合并为一条,手机端可能十分钟还搞不定,PC端的印象笔记只要多条选中、点一下合并几秒钟即完成。当然,在PC段并非不能收集。如用的印象笔记插件“剪藏”就十分方便(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了,她会根据你剪藏的网页内容判断你可能想收藏到哪个文件夹中,而且准确度还蛮高的),Mac系统下任务栏的印象笔记小工具也很好用(快速新建笔记、截屏、录音)。
四、建立常用清单范本
利用复选框建立常用列表清单或流程清单,可以为你的生活工作增加非常多的便利。如购物清单、出国旅行准备事项清单、项目流程清单等。什么?晚上K歌的时候忘了自己那几百首的麦霸成名曲?简单,打开印象笔记,里面不是有你长期看《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积累下来的好歌清单嘛,直接照着点!中华曲库就是这样炼成的。
五、学会搜索
在百度或进行网页搜索时,可以设置直接在搜索结果中优先显示印象笔记的内容,你会惊叹先前的自己是多么的先知先觉。新版印象笔记深度嵌入Mac系统,最新版本的印象笔记已经可以直接在里搜索笔记(Ctrl+空格就可以弹出)。搜索时注意善用“+”“-”““””等语法。
六、记得加密
这是个好习惯,别嫌麻烦,关键时刻可能会救你命。整个印象笔记可以设置进入密码,任何一条笔记中的任何一段文字或图文内容也可以单独加密。
本文中提到的一些功能如何实现,烦请读者自行参阅《 100个做笔记的好方法》或之。
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
网址:
地址:杭州市朝晖路182号国都发展大厦405
电话: -
邮编:
民富为丰,法立谓国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