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代码_恶意代码主要分类包含_恶意代码分析实战

自成立之初,拼多多就一直争议不断,假货泛滥、六万人砍不下来一刀,然而一路狂奔的拼多多这次在海外翻了车。

01

拼多多出海遭暴捶

近日,拼多多被谷歌商店强行下架,对于已经安装了拼多多的用户谷歌将会发出警告,提示进行卸载。

原因是该APP存在恶意软件问题,其程序中含有病毒后门,不经授权就可以访问和操作用户手机内的数据。

有美国媒体指出,拼多多这次不是窃取用户数据这么简单,而是直接调用了空间管理,可以随意获取并删除相册照片,同时识别后用相册照片发商品评论。

如果说面对谷歌的指控,拼多多还能勉强挣扎一下,反驳说是故意抹黑,那么接连而来的暴击可就坐实了证据。

仅仅在被谷歌商店下架的一周之后恶意代码,俄罗斯卡巴斯基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份关于拼多多的调查报告,证实在拼多多的程序中包含恶意代码,会利用已知的安卓漏洞提权,下载、执行额外的恶意操作。

而这些恶意代码的目的是为了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并将其传输到远程服务器,进而被黑客用来进行诈骗、恶意营销等各种违法活动。

这下实锤了!

对此,拼多多方面也承认了这一问题,并表示这是由于第三方供应商的失误导致的。

02

老美也没能脱逃拼多多的“砍一刀”

尽管存在安全问题,拼多多仍吸引着不少用户,并且凭借低廉的价格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相信大家都感受过拼多多“砍一刀”的困扰,殊不知,就是这样一款流氓软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竟然能超越亚马逊,霸榜美国APP下载量第一,没错,这就是拼多多海外版——Temu。

恶意代码主要分类包含_恶意代码分析实战_恶意代码

与国内的做法如出一辙,在美国恶意代码,Temu的套路是拉人头赚奖励,每邀请5个新用户注册就能获得20美元现金,邀请的人越多奖励越丰厚。

再加上平台上低到让人难以置信的价格,一件连衣裙九块九美元、一件卫衣两块四美元,还有0.01元新用户专区等等,这羊毛谁都忍不住想薅一把。

仅仅在美国上线的第一个月,Temu的市场营销费用就高达10亿人民币。不仅如此,眼看着国内拼多多广告打到了央视春晚,美版Temu也不甘落后,在美国春晚超级碗上投放两条30秒长的广告,据悉,每秒的费用在23万美金,等于直接烧掉上亿人民币。

03

一边疯狂撒钱,一边赚的盆满钵满

上月底,拼多多终于发布了姗姗来迟的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2年拼多多总营收为1306亿元,同比增长39%;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315亿元,同比增长了306%,作为对比,2022年京东集团的归母净利润为104亿元,仅为拼多多的三分之一。

而拼多多其实并不是靠低廉的商品盈利的,拼多多的三大核心业务分别为线上营销服务、交易服务以及商品销售。

其中,线上营销服务2022年营收为1027.22亿元,交易服务为276.27亿元,商品销售占比最小,仅为2.092亿元。

拼多多CEO陈磊表示,盈利能力并不是拼多多当前的首要任务,现在还处于发展初期。面对国内趋于饱和的市场,进军海外、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了拼多多接下来的主要目标。

出海第一站,拼多多则选在了北美,北美市场跨境电商发展相对成熟,且人群消费能力高,能够快速建立起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接下来就是欧洲、非洲。

原来,全球都逃不掉被拼多多支配的恶梦。

04

结语

从这次被谷歌下架可以看出,想要在监管更严格的海外市场站稳脚跟,拼多多必须及时做出调整,不能侵犯个人隐私数据,放弃诱骗式营销手段,提高商品品质把控,寻找质量与价格的平衡点。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