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之后,疫情降级的北京轻松了不少,但还是不能打球。六类行业暂不开放,包括影剧院、游戏厅、网吧、KTV、棋牌室和足篮排运动。这么长时间看不上球,也打不上球,从我记事儿以来还是头一回。这两天我还在腾讯体育说乔丹经典赛呢,用大徐的话说,扬州炒饭使劲炒。那真是,饭也炒了,三国也说了,后浪也拍了——昨天那话题有点儿严肃。生活还得继续,总得有点儿意思。

今天说点儿闲话儿,继续讲讲历史。

这之前有一期,早在我开说三国评书之前,咱们说历史,讲到三国时期的大疫,让曹操两次南征不成()。在史书和小说里,被演义成了英雄人物们的壮举。有些朋友在后台说了,老杨你就会说三国,离开三国你动不了地儿了。那也不是。咱们上回说了,自汉末三国之后,因为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出现,中国再也没出现那样致死数千万人的大瘟疫,但恐怖的瘟疫还是发生过。

这场瘟疫的核心故事,就得说到我的家乡瘟疫打击,生我养我的北京了。

大明朝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一场鼠疫在山西省爆发了。

此后的十年间,鼠疫横扫了大明帝国的北部领土,南北直隶、山东、山西无一幸免,甚至还蔓延到了浙江。大明王朝的首都也没能幸免于难,再经过鼠疫一年多的蹂躏之后,巩固京师的京军三大营绝大部分士兵已经丧失了战斗力。鼠疫不仅对士兵造成极大杀伤,战马也损失惨重。据史料记载,整个明军的战骑里,就还有27000匹战马活着,但绝大部分也已经病得站不起来了,其中还可供士兵骑乘的,只有1000多匹。

这些侥幸活下来的士兵,史书上描述他们:“衣装狼狈,等于乞儿”,即使用鞭子抽打,也不能让这些遭受了身体和精神双重打击的士兵们,再次振奋起来。当时李闯王兴兵而起,明朝的抵御实际上已经形容虚设了。

瘟疫打击_瘟疫打击是什么技能_瘟疫袭击

所以,当1644年4月25日,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时候,他麾下那支以难民为主构成的50万大军,面对的其实就是这样一座“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自明永乐大帝朱棣开始建立的天子守国门的传统,到崇祯这一帝,守的其实是座空门。

照例,这一段您在普通的历史故事上是看不见的。我小时候看过不少故事是写这一段,还有很多配图,都是李闯进京的时候,京城百姓手舞足蹈瘟疫打击,开城欢迎。有那么一首诗,说:“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其实这完全是演义,为了展现闯王得民心,所以能进北京。当时的北京城在瘟疫笼罩之下,哪儿还有牛羊?狗都死绝了。再说了,闯王手下那支实际战斗力并不强的难民军,如果不是趁疫起事,哪儿能攻得到北京?

从人类历史上看,这场鼠疫爆发的时间与当时英国伦敦大瘟疫的时间差不多。那个时期全球变冷,世界许多地方都出现了粮食歉收,这为鼠疫的全世界爆发奠定了气候基础。

瘟疫打击_瘟疫打击是什么技能_瘟疫袭击

再加上,明末的中国天灾人祸不断。公元1556年,山西省南部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了一场特大地震,造成了83万人死亡,都够《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打一场赤壁大战了。此后的万历、崇祯两朝更是少有的倒霉,旱灾、水灾、雪灾、瘟疫轮着番儿的蹂躏着神州大地,这属于天要亡大明。加上明末政治腐败,以辽饷、剿饷、练饷这“三饷”为代表的杂税,将对民众的盘剥加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

在中国的古代王朝,“安土重迁”本是农民的天性。只要不是活不下去了,绝大部分人都不会离开自己的老家,会选择安分守己的过日子。即使爆发了瘟疫,由于人口不会自由流动,影响范围也往往限制在一村、一县,不会造成大范围的爆发。

但明末频繁的天灾人祸,让耕种的农民变成了逃荒的难民。山西、陕西两省的难民,借由明蒙边境的变乱,趁机逃往草原谋生。在草原上,接触了啮齿类动物而携带病毒的难民,年末返回家乡时,又将病毒带了回来。这样,鼠疫的爆发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瘟疫打击是什么技能_瘟疫袭击_瘟疫打击

公元1637年到1641年,崇祯统治下的大明朝又罕见的出现了连续4年的大旱,饥不择食的灾民们开始吃老鼠洞中的食物,甚至吃死在路边的老鼠。感染了鼠疫的难民,又将它们传染到了更多的地区。

终于,席卷全国的鼠疫大爆发开始了。

当时的惨状,史书是这样记载的:“京师大疫,天津大疫。”“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广平府大饥疫,人相食。”“河南全省大疫,开封府阳武县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荣阳,民死不隔户,三月路无人行。”连苏杭地区都未能幸免,据《吴江县志》记载,县内“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者仅存。”疫情过后,苏州23万户人口仅仅剩下了5万余户。

到了公元1643年,也就是大明灭亡前的一年,鼠疫又造成了京城约60%的人口死亡。就是说啊,北京城里三分之二的人都死了,以至于京城九门“日出万棺”。到了这年的冬天,大雪飘零,老鼠差不多都被冻死;人,也死的差不多了。

据国内人口学家统计,明末崇祯年间,在鼠疫流行核心区,也就是山西、直隶、河南三省,死于鼠疫的人口占到这三个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据外国学者估算,持续的干旱、蝗虫、鼠疫、天花和饥荒,造成大明损失了40%的人口,约为四五千万,整个明朝元气大伤。

瘟疫打击是什么技能_瘟疫打击_瘟疫袭击

2013年的电影《大明劫》就描述了当时华北鼠疫的惨状。也讲述了明末瘟疫中的名医吴又可写就《瘟疫论》,控制疫情的故事。

之前咱们说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伟大。但到了明末流行的鼠疫,《伤寒杂病论》却不再起作用了。电影《大明劫》中药局提领赵川展现了当时医者的普遍形象。赵川学了几十年医术,救死扶伤无数,但这场瘟疫却让他束手无策。患者喝了他熬的药却一点效果都没有,还是无法逃离死神的魔爪。“麻黄桂枝解表,黄芪白术补气”,都是祖宗留下的经方,怎么一点都不管用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医家传统,祖宗良方,突然都毫无作用,直接颠覆了他的三观。

一个自认为在专业领域出类拔萃的人,一个被其他人十分认可的人,如果突然有一天被穷尽毕生学识也解决不了的难题难倒,对他造成的打击可想而知。电影里,赵川一边问“到底哪里不对了”,一边撞在了士兵的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瘟疫打击_瘟疫打击是什么技能_瘟疫袭击

名医赵川解决不了的难题,被江湖游医吴又可查出了端倪。吴又可在史上确有此人,姓吴,名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东山人。吴又可从屋内阳光下现身的灰尘身上,推测出导致瘟疫的病邪可能就像灰尘一样,来无影去无踪,却能通过空气快速传播。于是当传统医学和求神祈福都阻止不了瘟疫扩散的时候,吴又可的隔离疗法展现了效果。

他让感染者住在一个地方,未感染者住在另一个地方,进行隔离。让所有人用布蒙面,相当于现在的戴口罩。两项措施双管齐下,有效的控制了疫情,让每天新增的感染者数量大大减小。

这一理论与400年后的今天,我们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如出一辙,每个人自我隔离两周,找出所有的感染者,进一步控制疫情。

吴又可又在他的著作《瘟疫论》里提出,虽然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提出了“时行之气有传染”之说,也就是说当四季气候反常,就容易有传染病。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行之气”未必有疫,因此时行之说就不那么令人信服了。吴又可提出,人是否得疫病,是由厉气所致。厉气是杂气的一种,每年都存在。厉气的盛衰多少,与地区、四时和岁运有关。感受厉气之后,老少都会得病。

瘟疫打击是什么技能_瘟疫打击_瘟疫袭击

可以说,吴又可在张仲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瘟疫的传染性。有人认为,吴又可猜想到了病原体的存在,这比欧洲早了近200年。

此外,吴又可还明确指出,瘟疫由口鼻侵入,通过呼吸传播,除了强调与病患隔离的意义,他还发明了对治疗鼠疫颇有疗效的“达原饮”,成为了中国温病学——也就是瘟疫病学——的开创人物。据说啊,“达原饮”2003年还为抗击非典型性肺炎做出了贡献,到底是真是假,我就没法考证了,您自己判断。

可是吴又可还是无法拯救大明朝的命运。正像影片《大明劫》中吴又可回答孙传庭时所说的。

孙传庭:“你觉得,我大明朝气数尽了么?”

吴又可:“自古王朝,始兴终乱,我朝积弊已久,非一剂猛药可以医治。”

最终,孙传庭没能阻挡住闯王李世民东进的步伐,1644年,闯军攻破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尽。

瘟疫袭击_瘟疫打击是什么技能_瘟疫打击

同一年,清军南下,吴又可因为抗拒剃发而被杀害,他的家小也随之自尽。但吴又可的医学成功,在清朝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温病学体系。在清末的鼠疫大流行中,中医和西药共同发挥了重大作用。这场鼠疫爆发于云南,进而传染到了世界各地,在中国造成死亡200万人;在印度,死亡人口多达900万。

所以您说,大明是死在了天灾里,还是死在了人祸里?前后咱们一共写了两段和瘟疫有关的历史,瘟疫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原本怎么高估都不为过。但它却像历史这座豪宅中的巨象一般,几乎被除了医学工作者以外的所有人忽视。他所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人类对于自身历史的视觉偏差越来越大。所以数千年来,我们敬畏道,敬畏法,敬畏权,敬畏英雄,唯独很少真正敬畏自然。

哎呀。写完这段历史,我觉得现在在北京活着真好,政府管控疫情真有效。炒炒冷饭没球打,顿时也没那么难受了。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