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变化真快,以至于一周一篇可能都不够了,以后可能会根据一些变化周中更新,比如上周布拉德的讲话导致市场超预期下跌,本周1月FOMC会议纪要等等。

今年市场其实就2个问题,第一,中国宽信用能否成功,第二,美联储的紧缩是否会持续超预期

2个变量排列组合就会产生4种结果,分别是,一,中国宽信用成功,美联储紧缩超预期,市场会变成和去年截然相反,价值股牛,成长股熊,二,中国宽信用成功,美联储紧缩不超预期,现在已经完全price in,那么价值股基本面边际改善,成长股类似去年,市场会变成全面牛市,价值股因为起点低,对手盘少,会更牛一点,三,中国宽信用失败,美联储紧缩超预期,那么将是一个熊市,四,中国宽信用失败,美联储紧缩不超预期,已经完全price in,这不就是去年一模一样的情况么,只不过去年的拥挤赛道是白酒,CXO,今年变成了锂电而已。

而这2个问题的核心分别是,国内是否松地产,美国通胀是否持续走高。到上周为止,我一直担心的是这届会2季度以后才松地产,当时市场里不少人的说法是这届铁了心不会松地产(指放松销售限制,不是指不放松房地产企业融资),我们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中国14年开始松货币,16年才鼓励地产,所以经济在16年中才见底,18年4季度松货币,19年2季度才开始逐步松地产,所以经济直到19年底才企稳,20年则是货币地产一起松,所以经济在2020年6月就开始回升,再往前,2011年底开始刺激经济,但是一直没有松地产,所以效果不大,2009年货币地产一起松,所以2009年6月经济开始回升。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的根本不是流动性,松流动性最多保证经济不再大幅下滑,而真正要经济企稳,必须要松房地产销售限制。因为自从2010年以后,房地产是中国经济信用派生的主要方向,所以宽信用的核心是是否松房地产销售限制。

本周媒体报道菏泽等地房地产首付降低,这个事情的核心不是首付降低,而是媒体报道。本质上稳楼市是为了稳预期,为转型赢得时间窗口。我们回头看,16年的楼市去库存计划导致了房价暴涨,居民杠杆率暴增,这明显是错的。去年把房地产往死里打,叠加疫情,导致很多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到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来,全国卖地几乎都停滞,经济数据断崖式下滑,同时由于新开工近乎停滞,导致多地房地产处于被动去库存的情况。明显也是不对的。

这次地产放松,首先我们要记得房住不炒,稳楼市预期是为了稳定大家对经济的预期,这样才能宽信用成功(比如1月的社融就是大家对经济没信心类似19年初),所以现在的核心是喊,必须大声喊出来政府放松房地产销售限制了,政府要稳楼市,这样才能改变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喊比直接放的好处是,因为现在很多地方的房价已经跌不少,直接放而不喊,很容易被大多数人忽略,结果就是政策松了依然没人买,大家继续等房产税,结果只能逼得政策更松,最后松到一定程度房价开始涨了又不敢马上收紧,就可能导致房价又暴涨。所以我认为这次政府的手段应该主要是喊,然后逐步放松对1-2套一手房的销售限制,鼓励刚需一套房的消费,而二次改善需求的消费,同时继续收紧2套及以上的销售限制,同时继续收紧二手房贷款的限制(因为政策还有个目标是减少银行对地产的敞口)。所以从二级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16-17这个周期,房地产股是负债率越高越牛,19-21则都不怎么样,这轮则是负债率越低越牛,因为这轮周期政策的目标就是奖励稳健经营,惩治高负债率企业。政策会松,但是明显不会像16年那样鼓励大干快上。

也因为媒体被允许报道了,说明了政府态度的转变,只要经济够差,地产是可以松一点口子的,那么之后只要经济够差,口子自然是可以越开越大的,而只要松了地产销售限制,宽信用就必然成功。历史经验从松地产销售政策开始,2个季度以后经济就会企稳。也就是说今年3季度经济就是底了。

因此本文开头讲的2个变量,4种情况就变成了1个变量,2种情况,一,中国宽信用成功,美联储超预期收紧,稳增长行业基本面逐步反转,景气逐季边际改善变量,资金持续卖成长买稳增长,因此价值股震荡上行,成长股震荡下行,二,中国宽信用成功,美联储不超预期收紧,稳增长基本面逐步反转,景气边际改善,短期成长股继续占优,中期资金会持续换仓,稳增长更占优

这里要提醒的一点是,不是松了地产销售政策,稳增长的行业业绩就会起来,实际上房地产产业链很长,不同细分行业它的周期性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房地产股,股价和业绩基本上没直接关系,股价波动主要源于政策,因此政策放松的时候股价就会开始涨。而建材的基本面则会晚1个季度以上,机械会更晚,2-3个季度后房地产销售会回暖,这时候经济才正式见底,白酒一般这时候见底,由于房地产销售回暖,于是家具,家电等行业业绩也会见底,再之后伴随经济复苏,制造业投资开始回升,于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公司基本面也会见底。

所以如果美联储紧缩不超预期,现在市场已经完全price in的话,那么由于稳增长行业的景气改善是逐步的,所以资金短期依然会在成长股里,然后伴随景气的边际变化逐步换仓。而如果美联储紧缩超预期,那么每一次美联储超预期hike的时候,市场整体就会下跌,这时候由于有些稳增长的行业景气依然在下行,股价就可能继续新低,然后随着时间逐步见底。一般股价见底会提前业绩一个季度左右。

而美联储的紧缩是否已经完全price in,这点很难说,大概率还没有。上周布拉德讲话非常鹰派,于是导致当时美联储3月加息50bp变成了100%概率,加息75bp概率都达到了7%,于是市场继续暴跌。而本周1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大多数人赞同3月开始加息,但是并未讨论加息50bp,同时还有不少人担心紧缩过快导致经济出问题,同时QT美联储也倾向于到期不续作和卖出MBS买国债的思路,比市场预期温和不少。所以市场开始反弹(美股跌感觉主要是因为乌克兰)。

但是我综合看下来,美联储还是鹰的,1月fomc会议纪要里有一段关于充分就业的说法就是没有任何指标可以表明是否已经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否完全是凭借美联储的经验判断的。这说明很可能去年美联储持续说通胀是暂时的是因为去年美联储的KPI就是经济,而今年180度转弯可能就是因为今年美联储的KPI是通胀,所以去年无论通胀多高都是暂时的,而今年无论就业多差都是暂时的,都是因为。另外还有一点,之前说过,美联储态度转变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ECI( cost index)持续上涨,说明通胀持续的背后有工资持续上涨的推动,所以美联储认为通胀是持续的,所以今年我们也得跟踪这个数据。

我个人觉得1月FOMC纪要比市场预期鸽派仅仅是因为布拉德在1月cpi数据出来后讲话极其鹰派导致市场已经price in了短期利空,并不能说明美联储会更鸽。之前说过,美联储的工作充满不确定性,美联储没有既定轨道,美联储会根据经济数据做出决定,目前市场走在美联储前面,美联储很满意,同时现在一切工具都已经放到桌子上了,我们不排除使用任何工具的可能。这段话直白一点说就是美联储也不知道通胀和经济会怎么样,但是美联储认为目前市场的下跌以及对加息6.5次的预期是合理的,是美联储希望看到的,并没有超美联储预期。同时美联储已经准备动用一切手段来对抗通胀,包括但不仅限于加息,或者到期不续作。只要通胀足够高,美联储什么都做得出来。

所以现在对于景气赛道而言,类似去年3月的底部,下跌短期告一段落,市场开始反弹,但是前景是模糊的,如果之后通胀逐步下行变量,美联储不做更激进的紧缩,那么景气赛道股现在就是底部,无非今年特别拥挤的赛道会跟去年白酒CXO一样空间不大,但是会有新赛道跑出来。去年最后行情变成那样,就是因为年初一把紧缩预期打满,然后逐步边际好转,今年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现在未必打满了预期,边际可能还会持续恶化。

总结,由于房地产销售限制松了一个口子,所以判断今年宽信用大概率能成功,行业的景气对比边际上开始有利于价值股,同时因为美联储后面收紧大概率没有完全pirce in,甚至不排除缩表,所以DCF模型考虑,资金会逐步更青睐短久期的资产,赛道股也受损。所以建议赛道股反弹减仓,稳增长行业按景气度改善顺序不同,可以逐步逢低买入(不一定要着急追,美联储大概率还会hike,大多数宏观经济相关的行业业绩还在加速下行,所以大多数都会有坑给你买),简单来说就是现在对于稳增长而言,政策已经右侧,业绩还在左侧,估值在底部,对于成长股而言,现在类似于去年3月那个底部,后面能不能上去完全看美联储政策是否超预期了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