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周国平说,我对于娟不仅仅是钦佩和感动,更是喜欢,这个小女子实在可爱,在她被疾病折磨的不成样子的躯体里,仍蕴藏着活泼的生命力。

于娟,青年博士,复旦大学教师,癌症病人,在与癌症斗争了一年半后与世长辞。《此生未完成》是于娟在病痛中、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写下的生命日记。这位坚强的母亲、风华正茂的知识分子,在人生蒸蒸日上之时被突如其来的癌症夺取了一切,然而,她没有太多的抱怨,她说此生未完成,“我想给儿子土豆留下点什么”。她说“再大的苦痛,都会过去。”她说,“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走。”她说,“是我从前看不穿。”于娟在书里记录了她认为过去33年最有意义的日子,满载着人们在平凡的日子里难以获得的人生感悟。正向本书封面所说的那样,“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1、那些碎落在身后的时光

于娟出生在山东济宁,一路在爱的呵护下,于娟长成了一个目光炯炯,豪爽大气,颇有几分大丈夫气概的姑娘。1996年,于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并在这里遇到了她未来的老公——光头,互为初恋的两人自此并行十五年,直到于娟逝世。

于娟身上有股争强好胜的劲儿,2000年,两个年轻人登记结婚,在上海组建了自己的家,工作数月后,于娟决定报考复旦的研究生,白天上完班,晚上熬夜复习,用于娟的话说,那段时间她几乎没在凌晨之前睡过觉。2001年,于娟考入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4年,于娟公派留学到挪威,随后的几年里,于娟加快了人生的节奏,2007年,她获得了奥斯陆大学的硕士学位,顺利考上了复旦大学的博士,2008年,她留在了复旦大学任教,同年,她生下了儿子土豆。2009年,哺乳期结束后,于娟满怀期待和热情重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与研究中,她还给自己提出一个目标——希望在三年内评上副教授。也许是拼的太凶太猛,正在于娟打算大展拳脚之际,上天给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她的生活开始了急转弯。

2009年10月,于娟骑车闪了一下腰,第二天腰痛的起不来床,却接二连三被诊断为腰肌劳损,几周治下来,情况愈发严重,对一个癌症已经发生转移的病人来说,腰肌劳损对症下的药道道都是催命符,骨转移的愈发厉害。经过痛苦的骨髓穿刺,确诊了乳腺癌晚期,医生说,于娟的骨头都发黑了,她只剩下了一两年的时间。

消化这个事实是很艰难的事,但是于娟很坚强,她甚至还在博客上调侃似的写了一篇“为啥是我得癌症”的非学术报告,从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到环境问题,最后她说,“在能控制的时候多控制,在能早睡的时候尽量善待自己的身体。”于娟曾经试图用三年半的时间同时搞定一个挪威硕士学位、一个复旦博士学位,她拼命日夜兼程,最终也没有完成这个目标,很是不开心,得病后,她回想起来才发现,拼命得来的结果也不过是早一年毕业,唯一踩在脚下的,却是曾经健康的身体。到生死临界点的时候才发现,房子、车子、票子、地位、钱权都不过是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一重要的,是和亲人爱人温暖的在一起。

2、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于娟分享了很多位病友的故事,有一个病友名叫小瑞,小瑞乳腺癌中晚期,是一位五个月女婴的妈妈。小瑞的故事有些悲情,虽然在医院,除了产科病区,每个病区都在上演着各样的悲情故事,然而小瑞的经历在其中也可以说是数得上的戏剧了。小瑞和她大学同学的老公结婚六年,却一直没有顺利怀孕,做了生殖检查才发现了问题,多种努力后终于如愿以偿。可怀孕五个月时,小瑞越来越觉得乳房似乎不太对劲,犹豫再三做了穿刺手术后,确诊了乳腺癌,医生建议马上引产,需要尽快做手术并进行术后化疗,艰难的选择摆在了小瑞面前,夫妻俩抱头痛哭。

医生劝说她,也有很多女人一辈子不生孩子,自己的命才最重要,可是小瑞却觉得,有孩子才完整,否则活着和死了也没有太大区别。最终,小瑞选择生下孩子后再做手术。于娟在书中说,小瑞赌赢了,她顺利分娩了一个健康的女婴。然而在故事的最后,却有一行被括号扩住的残忍句子——“化名为小瑞的刘恒女士,已去逝”。

无独有偶,纪录片《人间世》里也有类似的故事。吴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曾经因为身体原因流产过两次,第三次怀孕,面对所有人包括医生的反对,哪怕是老父亲的一跪,她仍然坚决要生下这个孩子。这个典型的高危产妇最终如愿生下了孩子,然而,她却没能见到孩子一眼,25岁的吴莹在ICU里抢救了14天,最终仍是没能出现奇迹。

吴莹说,“我认为人生要是圆满,就是有个孩子。”这让很多人疑惑不解,真的值得吗?或许是太年轻,或许是不想遗憾,小瑞和吴莹们拼了命把孩子带到世界上,却没有办法陪着孩子长大。斯人已逝,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她们是否有过后悔,如果再给小瑞和吴莹们一次机会,她们是否还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否还会让自己输了这场生命的赌博,此生未完成

吴莹在《人间世》中的同期声

3、世间最美的告别词

2007年,于娟到挪威留学,为了让父母能来挪威看看,不惜每天凌晨四点在及膝的大雪中送报纸攒钱,在奥斯陆湖边,她和妈妈看着挪威的森林,对妈妈说,“我们把挪威的森林搬回去吧!”此后此生未完成,把“挪威的森林”搬回家乡就成为了专业从事生物质能源政策研究的于娟的心愿,也是母女俩的约定。

此生为完成在线阅读_此生完成任务是什么意思_此生未完成

于娟和母亲在挪威

在她的规划中,她想结合在学校的项目研究,在家乡济宁的曲阜山区建立一个能源林研究基地,无论是从社会角度还是经济角度来说,发展能源林都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生前,于娟和复旦、挪威的导师多次讨论过这个想法,并与母亲提起如何将其付诸实践。弥留之际,于娟最为挂念的仍旧是这片还未起步的能源林项目。2009年末,于娟第一次挣扎在生死边缘,看着自己的生命之灯一点点黯淡,她叫来母亲,留下了遗言,她说,“如果她去了,在上海火化,然后把她的骨灰带回山东,在那片她曾经试图做能源林的曲阜山坡里随便找个地方埋了,至少那里有虫鸣鸟叫、清溪绿树。”临去世之前,她再次重申了这个遗愿。

十多年过去了,于妈妈真的把这个遗愿变成了现实。2022年,于妈妈接受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如果于娟还活着,还有不到一个月,她就44岁了。真想让她来看一看这片绿水青山,告诉她我们做到了。”11年前,女儿去世,痛失爱女的于妈妈一度想要随她而去,“她可能看出来了,和我说,妈妈你要带孩子,还要去种树。我知道,她是担心我才给我留下这两个任务。”之后,万念俱灰的于妈妈抱着女儿的骨灰回到了曲阜九仙山,想要完成母女俩的约定。十一年间,于妈妈种下了十万余株黄连木,曾经光秃秃的荒山,如今已是郁郁葱葱,参与植树的人们也从一个人、两个人到如今的三十余万人,曲阜这片“挪威森林”也有了它正式的名字:曲阜复生能源林。母亲替于娟种出了一片“挪威森林”,完成了她的心愿,把世间最美的告别词做到了圆满。

此生完成任务是什么意思_此生未完成_此生为完成在线阅读

于娟母亲和曲阜复生能源林

4、此生未完成

第六次化疗结束后,于娟回到了家。化疗很痛,但她没有哭,她想,坚持下去,她就能活下去。回到家后,一岁多的儿子土豆开心的给于娟唱歌,他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于娟哭的很伤心,她想,也许就差那么一点点,我的孩子,就变成了草。命运并没有善待这个年轻的妈妈,一年后,于娟撒手人寰,土豆没有了妈妈。

此去经年,于娟的儿子土豆长成了大小伙子,已经升入初中,成为了一名学霸。于娟的爱人光头没有再婚,依旧思念于娟。于娟的妈妈在曲阜为她种下一片“挪威的森林”,完成了她未竟的梦想。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二十几岁的于娟觉得是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三十岁的她觉得默默无闻一贫如洗并不是没有出息,做个踏实厚道的傻瓜,或许更开心。于娟的此生未完成,但是她留下的这本生命日记,鼓舞了无数读者,去珍惜、去敬畏、去更好的完成此生。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