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见了谁要摘帽子_见的拼音_拼音见到u去掉两点顺口溜

12年后进一年级课堂,在与同年级老师交流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始终困惑着我,汉语拼音“o”到底应该怎样发音?从上小学开始,老师教我们发“o”的音时,都发“喔”的音,我的前辈们也是按老祖宗的发音方法教学至今。

记得上师范的汉语课上,老师却讲到了“o”的发音不应是“喔”而是“噢”,当时也没有去证实老师的发音是否准确,也就一改往日的习惯用在了自己的教学中。今天进课堂,我才意识到对于这个汉语拼音的发音还存在异议,于是查阅了大量资料。

拼音见到u去掉两点顺口溜_拼音见了谁要摘帽子_见的拼音

a.o.e.i.u.ü属于单韵母,也就是元音韵母。在《教师用书》中明确指出:单韵母发音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口型不变,舌位不移动。从这个要求上我不停的练习尝试,口腔半合见的拼音,舌位半高,舌头后缩,嘴唇拢圆,自始至终没有变化,发出来的声音是“噢”。

在语文书情境图中我看到:一只彩色的大公鸡,站在小河边“喔喔喔”地叫,而嘴里出来的就是“o”。这个单韵母,几乎各种版本的“教参”上都有这样一类话“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打鸣喔喔喔”,所以就更误导了老师的教学。

拼音见了谁要摘帽子_拼音见到u去掉两点顺口溜_见的拼音

“喔”字的读音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50年代。商务印书馆50年代出版的四角号码字典,这个字典中对“喔”的注音就是:(o ㄛ 哦 阴平),只有这一个读音。由此可见,汉语拼音方案在制订的时候,用“喔”字表示[o]是非常合理的。

第二阶段开始于何时不详,1978年第一版、1983年第二版、1995年北京第168次印刷的《现代汉语词典》里喔的读音就是两个:[o]和[wo],可见“喔”字增加一个[wo]音至迟在70年代后期就已被确认。在这段时间里,“喔”字成了一个多音字,可读[o],也可读[wo]。将汉语拼音字母o读作[wo],应该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

第三阶段始于1985年至今,以当年12月国家语委、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和广电部(现广电总局)联合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标志。这个审音表中明确规定:“喔wō(统读)”。自此“喔”字正式失去了[o]音。由于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韵母表中的汉字并未修改,而后来的字典对“喔”字的注音都以这个审音表为准,因此这种情况对汉语拼音字母o的读音误导就更大。

根据以上分析,基本可以确认:当年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者们在选择用“喔”字来为字母o注音的时候,他们对“喔”字的发音是[o]而非[wo]。

拼音见到u去掉两点顺口溜_拼音见了谁要摘帽子_见的拼音

看来在教学中要发现问题,及时学习探讨,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见的拼音,遵照标准而行。相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把“o”的发音读成“喔”,真希望大家都能改过来。

用文字记录生活,

让温暖如影随形。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