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好好聊聊汉语拼音教学

陈德兵

拼音今天_拼音今日_今的拼音

一年一度开学季,今天,我们就聊聊汉语拼音吧!

孩子们从幼儿园走进小学,是不小的一步。为了消除孩子们对汉语拼音的恐惧心理,统编教材一改开课即学拼音的做法,在汉语拼音前增加了一个识字单元。

但,汉语拼音不能不学啊!

以前,汉语拼音得花6—8周的时间,老师们还觉得效果不理想。

原因何在?精力用错了地方!重点弄错了方向!所以,学生累,老师累,收效微!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么几个问题!

一、汉语拼音是什么?

汉语拼音是什么?

答:是一套符号!

是一套表音符号!

是一套人为制定的表音符号!

a为什么读“啊”?b为什么读“播”?t为什么读“特”?ang为什么读“昂”?

没有道理可讲,人为规定的!这跟国际音标符号为什么发这个音是一个道理,都是人为规定的!大家都按照规定的来学、来用,这套符号就通用了,就可以用来解决很多问题了。

但是,汉语拼音的制定,不是随意乱来的,它的诞生是有历史渊源的。专家们根据对我们汉语历史的研究,发现老祖宗很早很早就发现了汉语语音有声、韵之分,现代汉语有400多个基本音节,如果每个基本音节配一个符号,那就太复杂了,难学、难记、难推广。于是,将这400多个基本音节进行归类整理,进一步发现其实只有20多个声母、30多个韵母,哈哈,这就简单啦!造出21个声母、39个韵母就彻底解决问题!

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声母?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韵母?

这是个大问题!建国前有过一套符号,叫做注音字母,目前我国台湾地区还在使用,很像缺胳膊少腿的汉字,大家看看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还能看到这套注音符号。1958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汉语拉丁化”的建议,给了大家启发,于是,借用外语里的拉丁字母来做这套拼音符号,只是,我们根据我们表音的需要,重新赋予它们读音。这么难的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我们要记住一位了不起的前辈——“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老人家活了112岁,2017年1月14日去世。

后来,在教学中,大家发现这60个符号放在一起还是有点复杂,便进一步做了教学上的调整和变通,将声母调整为23个(看似多了两个声母,但省事不少),韵母调整为24个,增加整体认读音节16个,这样教学起来就简便了许多!不得不说,我们的专家们真的很厉害!很为我们的小朋友着想(当然,也有想法很好,实际为难了小朋友的,比如,j、q、x和ü相拼省掉两点的规则,我觉得就是人为制造麻烦,哈哈,允许我吐一下槽)!

汉语拼音从本质上说,就是一套独立的表音符号系统。它的诞生,就是为汉语表音服务的。它本身不表示任何意义。

拼音今天_拼音今日_今的拼音

周有光先生

二、为什么要学汉语拼音?

简单点说,汉语拼音是拐杖。学习汉字、汉语的拐杖。

一个个方块字,念什么?一句话,若干个汉字摆在一起,怎么读?这对于小朋友来说,可是个难题。怎么办?在古代,只能由先生一个一个汉字教。否则,孩子们永远不知道这些汉字怎么念。这样学习,效率格外低下,而且孩子们学习的欲望被严重遏制。

但是,有了汉语拼音,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离开了老师,孩子们也可以自己识字啦!不会认的字,读读拼音就会了!没有注音?没关系,我们自己查字典呀!这就好比我们登山,有了一根得力的拐杖,爬山可就顺溜多了安全多了!掌握了汉语拼音,一年级的小朋友就可以开始阅读啦!

后来,人们发现,汉语拼音除了可以帮助我们识字、阅读,还有很多很多功能呢!

比如,电脑输入。现在,好多人使用电脑、手机,都是采用拼音输入。尽管输入方法很多,但是,拼音输入是最为普及的一种输入方法。深圳有所小学,孩子们七八岁就可以用电脑写几百字上千字的文章啦!超级厉害吧!很多字不会写,没关系,按照读音输入,再进行选择就可以啦!

比如,字典编排。以前的字典编排,花样可多了,有的是按照这个顺序编排,有的是按照那个顺序编排,真是五花八门,大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有了汉语拼音,嘿,大家都按照音序编排今的拼音,使用起来,特别便捷!

比如,国际交流。很早以前,我们和国外的朋友交流,为说清一个地名、人名,要费老大的劲!而且,同一个人同一个地方,这个人是这个人的说法,那个人是那个人的说法,不懂的人还以为是两个人(地方)甚至多个人(地方)呢!有了汉语拼音,一个人,一个地方,就一个名字!多方便啊!

总之,汉语拼音对于今天的我们今的拼音,实在太重要,我们必须好好学!必须学好!

拼音今日_拼音今天_今的拼音

三、怎样叫学好了汉语拼音?

标准很简单:见了字母能认、见了音节会拼!认得要准、要快!拼得要对、要熟!

我认为这就够了。十多年前,有些教材要求学生能够直呼音节,我个人认为没有多大必要。

如果进一步提高要求,会分解音节。所谓分解音节,就是能根据汉字的读音,分解出它的声母、韵母。

如果再进一步提高要求,会默写音节。就是听到的某个汉字的音,能立即用汉语拼音把它记下来。

四、汉语拼音学习难在哪?

汉语拼音学习为什么难?

因为它是一套独立的表音符号,它没有任何意义,每个符号的读音和符号的形状没有任何关联!这就导致了汉语拼音学习的难!

汉语拼音学习,难在哪?

汉语拼音学习的难处,不在符号的发音,而在把这个符号和这个读音联系起来!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个玩意儿,非要把它们捆绑在一起,让孩子牢牢记住,这就难了!这是一难。第二难就是音节的拼读,尤其是三拼音节的拼读。

为什么说符号的发音不难?因为这些音基本上都存在于学生的口头上和生活中。学生在生活中几乎都听过这些音、用过这些音,所以发出这些音一点儿都不难。除非是孩子们从来没有听过的音、用过的音,可能有点难度。比如,有些方言区的孩子,没有听过翘舌音,发起翘舌音可能有点困难;有些方言区的孩子,没有听过鼻音n,发这个音可能有点困难……这些难点,只是方言地区不同程度存在。而现在,即便是方言地区,孩子们也经常看电视,很早就接触了标准的普通话了,尽管没有自己发过某些音,但至少耳朵已经无数次听过。

所以,课堂上,我们使劲地教学生如何发准一个个音,跟学生讲口型、讲舌位,几乎就是对牛弹琴!浪费光阴!发音的学习,对孩子们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模仿!就是跟着老师学!老师怎么发音,学生跟着怎么发音。一次不会,两次!两次不会,三次!……反反复复若干次,直到会了为止!如果学生从来没有听过这个音,那就一遍遍听,不断刺激听觉神经,直到能跟着发出这个音!没有听觉做基础,是学不会发音的!

拼音今天_今的拼音_拼音今日

五、怎样突破汉语拼音教学?

前面讲到,汉语拼音教学最大的难点在建立起符号和读音之间的联系。在孩子们看来,一个个空洞的符号没有意义,一个个孤立的读音也没有意义,现在却要把它们“亲亲热热”地联系在一起,看到这个形状(符号),就要想到这个声音(读音),那不是一般的痛苦!怎么办?

最有可能的办法就是大量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著名实验,用在这里特别合适。这里丝毫没有贬低学生和老师的意思,条件反射,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而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大量训练,通过大量训练,形成记忆和固定的反射。这是我们的学习对象和儿童年龄特征决定的。

除了大量训练,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利用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见长的特点,多利用形象的事物帮助孩子们建立起这种联系。比如,学习声母“h”,就让学生把它想象成一把椅子,一个孩子坐在椅子上喝水,于是,孩子们就形成这样的条件反射:由“h”立马想到椅子,由椅子立马想到喝水,那么,符号“h”就和读音“喝”建立起联系了。我们的教材正是利用孩子们这一心理特点,在这方面花了很大的工夫。不过,很多老师过于强调插图的使用,过多地强调了形象思维的运用,而忽视了大量的训练,我觉得有点本末倒置。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大量的机械的重复,孩子们不会厌烦吗?答案是:当然会啊!这就告诉我们,我们要变着花样地带着学生训练,既要达到我们既定的量,又要让孩子们不觉得厌烦。那么,各种游戏啊,各种比赛啊,各种奖励啊,我们都可以用上。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大量训练,最后形成条件反射。

关于第二大难题,拼读困难,怎么办?用《卖油翁》里的一句话回答,就是:“无他,唯手熟尔!”我们化用过来:“无他,唯嘴熟尔!”练得多,自然熟练。熟能生巧,熟能内化规律。

拼音今天_今的拼音_拼音今日

六、汉语拼音学习快好还是慢好?

这本身应该不是一个问题。

汉语拼音学习,成效决定于训练量的大小、训练方式的趣味与否。一味图快,训练量达不到,条件反射没有形成,肯定要返工;速度很慢,训练量也达不到,再慢也无益。

陈琴老师的做法值得一试,用声母歌、韵母歌的形式,成批量学习声母、韵母,然后不断复习巩固、练习拼读,时间不久,学生均能很好掌握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教学,不要想着毕其功于一役,以为六周时间就完全解决问题,这不现实。要承认遗忘规律的存在,要允许学生回生,要在后面的阅读教学中不断复习、运用。

不知以上这些,对大家完成汉语拼音教学有所帮助否?

如果大家觉得有所助益,欢迎转发(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要求哦)。谢啦!

拼音今天_拼音今日_今的拼音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