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这些字的拼音被改了”的消息迅速登上了热搜,引发广泛热议。许多人称“怕自己上了个假学”。
不少网友查字典发现,许多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现如今竟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经常读错的字音,现在已经成为了对的……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看看,传闻中被“改了读音”的词。
确凿(què záo),
原读音:确凿(zuò)。
后因从俗改为:确凿(záo)
荨(xún)麻疹
荨(qián)麻疹
改为荨(xún)麻疹
呆板(dāi bǎn)
“呆板”本来读 ái bǎn,
但是后来为了尊重大众的习惯,
所以从 1987 年开始,
这个词的读音更改为 dāi bǎn。
铁骑(tiě qí)
铁骑(tiě jì)是古代发音。
“骑”字在类似动词词义时读 qí,比如骑兵。
其他的类似名词词义的全部都读 jì。
轻骑,车骑,骠骑。
说服(shuō fú)
“说服”的汉语拼音注音是“shuō fú”
而不是“shuì fú”。
唯(wéi)唯(wéi)诺诺
唯(wěi)唯(wěi)诺诺
改为唯(wéi)唯(wéi)诺诺。
靡靡之音(mí)
靡(统读mí):
“靡靡之音”一词中曾经读作mǐ。
箪食壶浆(dānshíhú jiāng)
箪食壶浆,
《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注音 dānsìhú jiāng ,
第 6 版注音 dānshíhú jiāng。
除了这些,还有——
“说客”的“说”原来读“shuì”,但现在规定读“shuō”,另外还有说(shuō)服;
“粳米”的“粳”原来读“jīng”,但现在要读“gěng”;
橙,统读 chéng,取消 chén(橙子);
从,统读 cóng,取消 cōng(从容);
脊,统读 jǐ,取消 jí(脊梁);
迹,统读 jì,取消 jī(事迹);
绩,统读 jì,取消 jī(成绩);
框,统读 kuàng,取消 kuāng(门框);
拎,统读 līn,取消 līng(拎东西);
澎,统读 péng,取消 pēng(澎湃);
绕,统读 rào,取消 ráo(回绕);
往似的读音是什么,统读 wǎng,取消 wàng(往前走);
寻,统读 xún,取消 xín(寻思);
荫,统读 yìn,取消 yīn;
咱,统读 zán,取消 zá(咱们);
作,在“作坊、洗衣作、豆腐作、小器作”中读 zuō,其他场合都读 zuò,即取消 zuó(作料)和部分词语中的 zuō(作弄、作揖、作死、自作自受)。
看了这些,大家是不是都和小编一样茫然了呢?
说好的铁骑(tiě jì)、唯(wěi)唯(wěi)诺诺呢?
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到如今却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
除了这些词汇,还有一些诗句里的字音竟然也被更改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对于这个变化,小编可是说什么都不同意的,毕竟“作者他老人家费劲心思完成的押韵,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怎么能就这么被改了?”
大部分网友也是表示反对和不解的:
尤其是对古诗的更改,更是不赞同:
然而就在网友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时,其实“现在网上流传的标准读音并非正式稿”!
据@时间视频报道,19日,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称,改后的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据新闻晨报报道,教育部语用所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汉字与汉语拼音办公室(隶属于国家语委)的何副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审音委已经对当初做的审音表的修订工作做了提交,语委相关部门正在进行相关部门的审核,(审核结果)还没有出来,所以还没有正式对外发布。这个审音表征求意见稿里有些读音还在调整。
那么上述这些有争议的字词到底怎么读?
正确答案可能在2019年由教育部正式公布。
其实关于这些熟悉的“陌生字”还有许多,既然上述那些字词的读音还在纠正阶段,我们不妨先不纠结于这些字修改读音。
小编这儿还有更让你措手不及的“陌生字”!
不信?来试试这些人名你都能读对吗?
什么?觉得小菜一碟?
那来跟答案对照一下!
李适(kuò)
贾平凹(wā)
万俟卨(mò qí Xiè)
温庭筠(yún)
怎么样?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除了比较生僻的“俟”、“卨”,那些看似寻常的字,放到人名中却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变得我们好像都不认得了?
再举几个网友们提供的例子:
不知道你都能读对吗?
此外,还有一个具有较强的“争议性”的例子:那就是费玉清的“费”读作“bì”?
从爸妈那代就听着他的歌到现在,竟一下成为了你我“熟悉的陌生人”?
但也有网友指出“费”是否读作“bì”,还有待商榷。
还有粉丝指出,“费玉清”是艺名,他本就不姓“feì”。
许多字的读音向来有很多争议,而这也是文化继承的一部分。
语言是社会交流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进化”似的读音是什么,所以这才可能对部分字词修改拼音。
对我们已熟悉的字词作出的调整,大家肯定一时间难以接受,但更重要的是“此调整是否符合字面本身的含义、是否适应其所在的语境和情感”。
那么你还知道哪些“颠覆你的认知”的字音和人名呢?不妨在留言里和小编分享下吧~
部分素材来源:根据扬子晚报、微信公众号“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中国青年报”等内容整理。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