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既古老又神秘的汉字——隼。这个字,别看它长得有点复杂,其实背后的故事可精彩了。咱们就从它的构造说起,一步步揭开这个字的神秘面纱。
隼字的读音是sǔn。许多古籍中对隼字的读音做了记录,例如在《集韵》、《韵会》、《唐韵》等古籍中有这样的记录:息允切、聳尹切、聳允切等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隼字的拼音是sǔn。
隼字是个会意字。啥叫会意字?就是通过字的构造来表达意思的字。金文时期的隼字,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架着一只鸟,这鸟可不是普通的鸟,而是猎鹰。到了古篆时期,这个字就简化了,把鹰爪和人合在一起,变成了“十”。到了隶书时期,这个字就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楷书“隼”。
①说到本义,隼字最初的意思就是猎鹰。在古代,猎鹰可是猎人的好帮手,它们翅膀窄而尖,飞得快,眼睛锐利,捕猎起来那叫一个准。《说文解字》里说:“隼,雄或从隹、一。一曰鹑字。”这里的“鹑”字,后来被用来指代隼科的各种猛禽。所以,隼字,后来就成了隼科猛禽的通称。
②咱们再来看看隼字的演变。隼字,除了指猎鹰,还用来比喻像鹰嘴似的鼻子,比如“隆隼庞眉,方口广颡”,这里的“隼”就是形容鼻子高挺的样子。不过,这个意思后来被“準”(准)字取代了。
③随着时间的推移,隼这个字的用途也越来越多。它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作为偏旁。虽然《说文解字》里没有把它列为部首,但现在我们把它归入了隹部。据说,猎鹰捕食非常准确,每发必中,所以从隼取义的字,都和“准确”有关。
现在,我们来深入解读一下古籍中的例句。《国语·鲁语》里有一句话:“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只隼鸟聚集在陈侯的庭院中,然后死了。这里讲述了《国语·鲁语》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孔子在陈国时,陈国国君向他请教这只鹰身上的箭是从哪里来的,孔子根据箭的特征隼是什么意思,推断出这是北方肃慎国的贡品,是周武王分给陈国的,说明了周武王的仁德和威望,以及古代帝王的分封制度。
《国语·鲁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孔子在陈国时,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有一天,陈国国君的庭院里,突然飞来了一只鹰,没有飞走,而是坠落在地死了。国君派人去看,发现这只鹰身上,插着一支箭,箭头是用尖石做的,箭身是用楛木做的,非常粗壮,有一尺八寸长。
国君觉得很奇怪,就把这只鹰和箭,送到孔子住的地方,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孔子说:从前,周武王打败了商朝,开通了南北方各族的交通,让他们都向周朝进贡,表达对周朝的尊敬和服从。肃慎国就是北方的一个国家,他们的贡品,就是这种用尖石和楛木做的箭,很长很粗,可以射穿老虎和熊。
周武王为了显示他的仁德和威望,让后人都知道他的功绩,就在箭尾刻上了‘肃慎国进贡之箭’的字样,把这些箭,送给了他的大女儿,她嫁给了虞胡公,一起去了陈国。
所以,陈国就有了肃慎国的贡品,这只鹰,可能是从陈国的仓库里飞过,不小心被箭射中了。国君如果不信隼是什么意思,可以派人去存放箭宇的旧宫殿里找找,应该还能找到这样的箭。”
陈国国君听了孔子的话,很惊讶,就派人去找,果然在一个金色的木箱里,找到了一些和鹰身上的箭一样的箭,上面都刻着‘肃慎国进贡之箭’的字样。
国君对孔子的博学和智慧,十分敬佩,也对周武王的仁德和威望,十分钦佩,从此对周朝更加忠诚。
好了,今天的汉字科普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在了解隼这个字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汉字的魅力。下次再见,别忘了,汉字的世界,精彩无限!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