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如何理解“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这一句夹在中间有点奇怪,上下文的意思与它毫无关联,孤独的道者突然变成了神仙,像海、像风,没有止境。既突兀又玄妙。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忽兮若海’,我独忽忽,如江海之流,莫知其所穷极也。‘漂兮若无所止’,我独漂漂,若飞若扬,无所止也,志意在神域也。”原文与其它版本不同,从昏昏沉沉一下子又飘起来了,不可理解。
王弼注:“‘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情不可睹。‘飂兮若无止’,无所系絷。”他把“我独闷闷”与“澹兮其若海”一起注为“情不可睹”,有点奇怪。大意是,看不见,留不住。看现代名人的解释:
余秋雨把这一句从原文中去掉了。(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69页。)
南怀瑾说:“‘澹兮其若海’,像大海一样,宽阔无际,容纳一切细流,容纳一切尘垢。‘飂兮若无止’,这种境界,要自己住在高山上,方能有所体会。‘飂’,不是台风,而是高雅的清风,如空中大气清远徐吹。”(南怀瑾:《老子他说》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24页。)
陈鼓应今译:“沉静的样子,好像湛深的大海;飘逸的样子尘垢的意思,好像无有止境。”(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尘垢的意思,2016年,第155页。)
澹,读dàn,本义是水波摇动的样子。《说文》:“澹,水摇也。”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白居易有诗:“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都是描写水波荡漾。
飂,有两个读音:读liù,是大风、高风,风疾速的样子;读liáo,是风声,迅疾之意。相对宁静的“澹”,“飂”应读liù,大风之意。说是“高雅清风”,那是想当然,不恰当。
这句话翻译就是:有时候,我澹荡啊,如深沉的大海;飂飕啊,像大风狂吹又无止境。不过怎么翻译理解,放在本章都是别扭的。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