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对于初识星空的人来说非常重要,犹如我们认识星空的一把钥匙。利用北斗七星除了能很方便地找到北极星外,还可以找到10颗以上的亮星。
如果你之前还不认识除太阳以外的任何恒星或者星座,那么不妨先在北方的夜空中找到那把大汤勺,然后试着通过它在星空中寻找这些亮星。比如夏夜的织女一和天津四,之后再借助它们认识更多的恒星和星座。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同样为我们描述了北斗和一些重要星官之间的联系,这就是: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
角宿、斗宿和参宿是二十八宿中非常重要的三宿,将北斗与此三宿拴系在一起,巩固了北斗居于天之中央的地位。同时在天文观测中,即使星宿在地平线以下,只要看看恒显不没的北斗七星,就可以清楚它们的大致位置了。
山东嘉祥武梁祠东汉画像石斗为帝车图
斗为帝车——天帝的御用车马
虽然古希腊人将北斗及其附近的一些恒星看作一头熊,但同时他们也将北斗七星视为一辆战车。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就有这样的句子:“绰号战车的大熊,围着天轴之树在打转。”其实杓,将北斗看作天空之车的民族还真不少,古巴比伦人就把北斗看作一辆巨大的货车;古埃及人将其视作伊西斯女神之车;北欧神话中它被认为是大神奥丁的战车;英国也称其为亚瑟王或查理王的马车;阿拉伯人称北斗为车星,斗魁四星为车轮,斗柄三星为三匹马,开阳旁的辅星是赶车人。
绕着北极昼夜旋转的北斗,的确容易让人产生车的联想。中国古人虽然将北斗看作酒斗,但在星占家的眼中它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功用——天帝的御用车马。在《史记·天官书》中司马迁认为,这驾天帝的御车,载着天帝,运行于天之中央,统领四方。区分阴阳,建立四季,调节五行,决定节气变化,规划太阳的行度,这些都由北斗的运转决定。
王莽威斗——北斗厌胜兵事
王莽篡位称帝,改“汉”为“新”,却无能力治理国家,朝令夕改,法令苛酷,赋役繁重,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而起。但王莽却不思悔改杓,反而亲自监制了一个北斗状的器物“威斗”。此物系用掺了五色石的铜铸成,长二尺五寸。王莽幻想有了这个“神器”,上应天象,便可战胜各路义军,所以命人扛着,吃喝拉撒时刻不离其左右。直到起义军攻入皇宫,王莽不设法逃命,却命令天文官推算北斗斗柄所指,自己则不断变换坐向和威斗的指向,以为掌握着斗转星移乾坤变幻,谁也奈何他不得,即便死到临头,仍然抱着威斗。
王莽虽为昏君,但并不愚蠢,他迷信北斗到如此程度,不怕别人讥笑,显然说明当时对北斗的信仰是相当强烈的。人们认为运用某种法术,便可借助北斗的神力趋利避害,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时社会上流行将北斗形象画入符录,以求达到辟邪驱鬼的目的。兵家则认为作战时顺着斗柄的指向进攻才能取得胜利。汉武帝在征伐南越时,为祈祷出兵获胜,专门命人缝制一面灵旗,上绣“日、月、北斗和登龙”,汉代对北斗信仰程度可见一斑。知道了这些,王莽的荒唐举动也就没那么不可思议了。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