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东读诗】之九
【历代诗家说李白的七律】
清代沈寅、朱崑補輯编《李诗直解》说:“太白诗任侠豪放,不拘法律”。
清代诗家赵翼《瓯北诗话》说:“青莲集中古诗多,律诗少。五律尚有七十馀首,七律只十首而已。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
清代诗家潘德舆说:“观其一生,七律只得八首”。
胡寿之《东目馆诗见》则认为“太白律止二三首”。
清代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也只选了李白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金陵凤凰台》。
历代诗家说法不一,但有一个共识:李白的七律确很少,不超过十首。
【编者按】
盛唐时代诗人的作品,七言律诗中失粘现象并不罕见,当时的诗人并不在意,即便是以诗律著称的杜甫也不例外。
“粘”的要求,从唐朝以后,只是一种倾向和说法,并未形成必须遵守的规律。直至清朝科举考试中,失粘这才成为金科玉律,形成了现在的格律诗规则。
李白性格与诗词放荡不羁,不喜被格律束缚,很少写格律诗,却丝毫不影响他在历代诗人心中诗仙的地位。
李白的七律作品只查到八首,失粘的有六首。用清朝以后确定的规则,来评唐朝的诗,未免不妥,只是作为一种学习与探讨吧。
一起来学习诗仙李白的七律
赠郭将军
将军豪荡有英威,昔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今日相逢俱失路,何年灞上弄春晖。
第二句与第三句失粘:掌和明;第六句与第七句失粘:人和日。
别中都明府兄
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东楼喜接连枝会,南陌还为落叶分。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第二句与第三句失粘:宰、楼;第四句与第五句失粘。陌、隅。
寄崔待御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明朝分散敬亭秋。
第二句与第三句失粘:国、怜;第四句与第五句失粘:羡、人。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李白诗词,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二句与第三句失粘:去、宫;第四句与第五句失粘:代、山。
这首《登金陵凤凰台》入选了唐诗三百首,成为李白入选的唯一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一般被认为是李白最好的七言律诗。
李白登黄鹤楼不敢写诗,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搁笔气走后,在金陵凤凰台仿崔颢《黄鹤楼》写下了这首七律,也可以说是依韵吧,但仍然未超越《黄鹤楼》。
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舟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空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第一句,鹉出律;第三句,山出律;第四句结尾三平调。第二联不对仗,有人说是蜂腰体。
这首诗虽然与《黄鹤楼》不同韵,从创作手法上看,完全是崔颢《黄鹤楼》翻版,大家比较一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严羽《沧浪诗话》记载,“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后人俗称天下第一律。其实是上半首不拘格律,下半首是合符格律。
不是崔颢、严羽不懂格律,他们都有标准的七律作品。只是以这种方式告诉后人,不要死搬教条,当格律与意境冲突时,当以意为先。比如崔颢就写过不少标准七律作品,但被公认为天下第一律的却是半古半律的《黄鹤楼》。李白合格的两首七律,在意境上远差于不合律的几首作品。
题东溪公幽居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溪卜筑岁将淹。
室近青山同谢朓,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后院李白诗词,飞花送酒舞前檐。
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精盐。
第一句出律:陵、人;第二句与第三句失粘:溪、近;第四句与第五句失粘:垂、鸟;第六句与第七句也失粘:花、到。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
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宁阻洞庭归。
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
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
应制-由皇帝下诏命而作文赋诗的一种活动。
清朝初期《删订唐诗解》吴昌祺认为“太白七言诗此首为佳”。只是从格律来说没有一点瑕疵。因为这是“应制”之作,不得不依格律规则,诗的意境则不如其他出律的诗。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这首也是完全标准的七言律诗。可见李白不是不会作七律,而是不喜欢做而已。
9、10
《瓯北诗话》说:“七律只十首而已”,第九、十首,没找到。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