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电子教材

课文朗读

视频讲解

版本一

版本二

版本三

版本四

知识点

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福建泉州,后一直生活在厦门。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德国、法国、美国、荷兰、日本等多个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写作背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年头。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二:赏析意象,把握诗歌情感

1.反复朗读诗歌。

2.第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含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意象:“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两个意象,象征祖国的贫穷落后和长期停滞的生产力;“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几个意象,进一步概括了祖国的饥馑、闭塞和百废待兴的状况。总之,第一节主要写祖国母亲贫穷落后的历史和种种沉重的负累。作者以诸多落后以及沉重的意象表达了自己深沉、悲痛的感情。

3.第二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明确:第二节通过直抒胸臆来描写祖国的过去,表明祖国的“贫困”“悲哀”,这也是对第一节中诸意象的诠释,长期潜伏蜗行于黑暗的隧道里固然是贫困蹒跚的拼音,而船的纤绳深深勒进肩脖则是悲哀。同时又用“‘飞天’袖间”的“花朵”象征着希望。这一节正是起着过渡的作用,从“贫困”“悲哀”过渡到希望之中。作者在此处的情感与第一节是一以贯之的,仍旧带着深沉与悲痛,但其中又带着一股看向历史的自信与看向未来的希望。

4.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赏析第三节,说说第三节中的意象有怎样的象征意义。通过这些意象,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明确:意象:“神话的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神话的蛛网”象征束缚生产力发展,钳制思想解放的专制统治和陈腐意识,只有挣脱了“神话的蛛网”才能诞生“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这些意象在时空上大幅度跳跃,构成了立体交叉象征义,象征着祖国成长的苦难历程、再生的悲喜、新长征的开始和未来的美景。上述意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开始。作者正是用这些意象,表现着自己的欣喜与激动。

5.作者在第四节将“祖国”比喻为什么?作者在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在第四节将“祖国”比喻为伤痕累累的母亲。作者在此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深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意志,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去换取祖国的富饶、荣光以及自由。

6.请你简要分析作者在整首诗歌中的情感变化。

明确:作者在第一节中回望祖国所经受的苦难与现实的贫困,心中是痛苦的,悲伤的;第二节承接第一节的情感,虽然痛苦,却看见了祖辈们痛苦的希望;第三节则因为看见了簇新的理想,看到了全新的希望,作者从痛苦中摆脱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喜悦,是激动;第四节激动喜悦进一步得到升华,表明了要为祖国献身一切的愿望。

7.探究:这首诗读来情感强烈,除了体现在意象使用上,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1)作为抒情主体,作者让自己与诗中的意象相互融合,即用“我是……”的句式,让物化的自我形象,汇注于祖国的形象之中,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浓烈。(2)诗的每一节,都用“祖国啊”作为结尾,这是反复手法的运用,而这种运用又使每一节的抒情呈现了不同的效果。第一节的“祖国啊”是深沉的感叹,表达出作者难以言状的悲哀;第二节的“祖国啊”是痛苦的呼唤,包含着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希望;第三节的“祖国啊”是欣喜的呼唤,流露着诗人抑制不住的喜悦;第四节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庄严的誓词,倾吐了献身祖国的热望。四个“祖国啊”,反复吟咏,将感情逐层推进,给全诗营造了回肠荡气的咏叹气氛。

三:解读,深度把握诗歌内容

1.“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你是如何理解“飞天”这个意象的?

明确:“飞天”这个意象奇伟而瑰怪,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蹒跚的拼音,这个意象虽然看起来只是表明美好的希望未变成现实,因而叫人痛苦;但是它又说明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曾经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有过极盛的世纪,有着追求理想的光荣传统。这种意象的大幅度跳跃开拓了诗意的空间,引起了我们对现实和历史的思索,迫使我们去追寻那实现希望的途径与答案。

2.你如何理解“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明确:从个体上说,“我”是中国十亿人口中的一个,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四:深情朗读,体味诗歌

在反复朗读诗歌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诗歌的内容、感情和语调。

内容

感情

语调

第一小节

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舒缓、低沉

第二小节

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

舒缓

第三小节

新生、希望的祖国

希望、欣喜

高昂

第四小节

养育、献身的祖国

深情、强烈

高昂

五: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贫困落后——深沉悲痛

痛苦追求——悲怆祈愿

新生希望——欣喜亢奋

富饶自由——自豪献身

图文讲解

同步练习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预习自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干瘪(biě)驳船(bó)wō(蜗)行

胚芽(pēi)纤绳(qiàn)yū(淤)滩

挣脱(zhèng)簇新(cù)迷惘(wǎng)

suì(隧)洞富ráo(饶)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疲惫:非常疲乏。

(2)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簇新:极新,全新。

(3)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绯红:鲜红。

(4)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迷惘:因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B.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C.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D.我亲爱的/祖国

【解析】正确划分应为“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D)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D.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诗的第一节选取了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表现了祖国的贫困与落后。

B.第二节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一句,紧承上句中“痛苦的希望”,表现了千百年来人们盼望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能“落到地面”,变成现实。

C.第三节中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比喻思想解放的艰难,以“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比喻希望就在现在。

D.第四节中“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两句,既是写自己,又是写这一代充满希望的青年。

【解析】“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比喻为了实现前方的理想即将开展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6.诗中所描写的对象,有的有下句承接,如“老水车”在“纺着疲惫的歌”;有的则没有下句承接,如“干瘪的稻穗”。仿照课文,在下面的诗句后补写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干瘪的稻穗,示例: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

(2)我是失修的路基,示例: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基础运用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想约你行走在彩虹里

那是青藏铁路正在穿越世界屋脊

那是西气东输通向天际的呼吸

那是杭州湾跨海大桥xián接太平洋的蔚蓝色跑道

那是三峡大坝云蒸霞蔚的雄起

那是南水北调挥洒出的一行浪漫诗句

我想约你去新农村做客

那里的土地正翻种着时代的新绿

如歌的田野传唱着三农新曲

连续增产增收的丰收锣鼓啊

让城里打工的兄妹都想重新扶起钯犁

去犁平城乡间千年的差距

去快乐地拓展小康人家花团锦簇的新天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屋脊(jǐ)xián(衔)接花团锦簇(jǐn)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钯犁”,正确写法是“耙犁”。

(3)“云蒸霞蔚”中“蔚”的意思是(B)

A.草木茂盛

B.(云气)弥漫

C.有文采

D.盛大

(4)选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8.某中学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更好地感受时代魅力,领略大国风采,校团委决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组织九年级全体同学到大礼堂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请你代校团委拟一则通知。

示例:

通知

九年级全体同学:

兹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在大礼堂播放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请同学们准时前来观看。

校团委

2020年2月12日

(2)看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后,某同学写了一篇观后感。下面是其观后感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甲]影片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共享小康……等几个方面,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所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尖端科研领域的“振华30”“蓝鲸2号”“天宫二号”等大国重器显露真容,看完后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的科学家、劳动模范,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助推了中国腾飞,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①[甲]处画线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删掉;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的成就”。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助推了中国腾飞”与“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调换位置。

(3)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请你结合此次活动感想,写一句座右铭,激励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示例:追个人小梦,筑祖国大梦。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课内精读

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回答问题。

9.下列对每一节诗末尾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

B.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痛苦与希望。

C.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腾飞的赞美。

D.第四句是诗人为祖国的美好未来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

【解析】第四句表达了诗人忠贞不渝、献身祖国的心愿。

10.第一节诗中,诗人为什么要在句中的“老水车”和“矿灯”两词前分别加上“破旧”和“熏黑”这样的词语?

明确:“老水车”“矿灯”分别代表的是农业生产方式与工业生产方式,加上“破旧”“熏黑”可以表现生产方式非常陈旧与落后。

11.诗人将陈旧的与新生的对比,将痛苦的与欢乐的对比,旨在表达什么?

明确:旨在表达新生的中国充满了蓬勃的朝气,正在向明天进发。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1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怎样理解诗中的“我”?

明确:诗中“我是你……”(或“我是……”)的句式反复出现,将“我”与“你”(祖国)两者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和祖国的大形象熔铸在一起。“我”代表了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承担起重任的一代人,这代人和祖国一起从苦难中走过,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担起了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意思对即可)

拓展阅读

(江西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黄河一掬

余光中

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我存和幼珊都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跟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这是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车沿着二环东路一直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

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夐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

“河面怎么不很规则?”我转问建辉。

“黄河从西边来,”建辉说,“到这里朝北一个大转弯。”

这才看出,黄浪滔滔,远来的这条浑龙一扭腰身,转出了一个大锐角,对岸变成了一个半岛,岛尖正对着我们。回头再望此岸的堤坝,已经落在远处,像瓦灰色的一长段堡墙。又回头对建辉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永波和建辉领路,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带着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山大副校长徐显明在席间痛陈国情,说他每次过黄河大桥都不禁要流泪。这话简直有《世说新语》的慷慨,我完全懂得。

想到这里,【甲】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我存和幼姗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乙】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丙】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丁】

(有删改)

13.文章围绕“看黃河”写景叙事。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写文字,概括“我”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及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

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长风挟着细沙卷地刮来——①黄河及两岸空廓而寂寥——②浑龙似的黄河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堤坝像瓦灰色堡墙

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黄河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遭受的磨难——③在山大与听众共诵《民歌》——④流沙河告诉“我”他读《黄河》的感慨——徐显明过黄河感慨流泪

14.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B)

我的眼睛就湿了。

A.【甲】B.【乙】C.【丙】D.【丁】

15.结合全文,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意。

(1)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

明确:黄河像母亲一样哺育了中华文明,如果没有黄河,中华文明的血脉将由此断裂。(意思对即可)

(2)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明确: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作者总会想起黄河,想起探访黄河的情景。黄河是祖国母亲的象征,作者对祖国的眷念之情永存心中。(意思对即可)

16.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语言特点。

明确:文中画线语句长短句相结合,句式富于变化,节奏感强;运用反问句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7.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中一处细节描写具体分析。

明确: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细节分析:示例一:“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这个细节表现了“我”触摸黄河水时紧张、激动又谨慎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示例二:“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这个细节中“我”投名片的系列动作,写出了“我”投入祖国怀抱的虔诚,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示例三:“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这段文字描写了女儿认河后“我”流泪的细节,写出了“我”愿望实现后,既伤感又欣慰的复杂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示例四:“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这段文字描写了“我”刮泥土、珍藏泥土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写法借鉴提升能力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全诗呈现出一系列构思精妙的意象群,意象群又代表着同一种比喻意义,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比喻祖国承受的巨大灾难和面临的严重困难;“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比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意象群体通过递进组合,既表现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又表达了诗人及青年一代从迷惘到深思再到沸腾的心灵的情感过程。

18.请你选择合适的意象仿照《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写一首诗歌,表达你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片段示例】

我是你草屋里斑驳的旧石磨,

数百年来磨着贫瘠的岁月;

我是你身下迟缓的牛车,

载你在历史的泥泞中踉跄走过;

我是粗黑的窝头;是杂乱的街道;

是运河上的木机船

喷黑烟滚滚

蹒跚起航远泊;

——祖国啊!

我是积贫,

我是积弱。

我是你世世代代

焦灼的期盼啊,

是“乐天”手中

千百年来未弹出声响的琴瑟;

——祖国啊!

我是你强健的手脚,

刚从历史的桎梏中解脱;

我是你冻土中泛青的禾苗;

我是你点亮天空的烟火;

我是新铺就的宽敞的柏油路;

是雨后的春笋

正在蓬勃;

——祖国啊!

我是你大河里的泥沙一粒,

是你长城的巍峨万里;

你用粗粝生茧的大手

抚养了

蒙昧的我、警醒的我、奋发的我;

那就用我滚烫的热血

去浇铸

你的富强、你的尊严、你的昌盛;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整理中……

备注

备注:本资料电子教材来自人教社;音频朗读来自百度网盘;视频讲解来自腾讯视频;知识点来自绿色圃;图文素材来自七彩课堂;同步练习来自语文备课大师。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