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书友们:

晚上好!非常开心能在读书的时间里遇见您。

【原文】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十章: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经典心裁】

孔子问他的儿子伯鱼,你有没有研究过《诗经》《国风》中《周南》、《召南》两篇诗?若没有学习、研究过《周南》、《召南》,那就等于正面对着墙壁而立,墙外面什么也看不见,背后有什么更看不见,就是文盲、白痴了。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生命起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160篇,是周代各地,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雅》105篇,是周人正声雅乐,分《小雅》和《大雅》;《颂》40篇,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风》指《国风》,是《诗经》的第一部分,它包括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调。《周南》、《召南》是《国风》头两篇。《周南》十一首,描述的是周文王辖地的民风。《召南》十五首,描述的是周武王辖地的民风。

《诗经》第一篇《周南》第一首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此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表达的正是中和之美诗三百,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情感的外观都是那么恰到好处。从这样的审美,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和谐,合礼”。在春秋战国时代,《诗经》可以说是包括了一切知识的通才之学,虫鱼鸟兽的名称,以及人情风土的知识,在《诗经》的内涵中都可以了解。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具备学识的基本修养,必须先读诗,“颂诗三百,授之以政。”应该是告诉学生们,要从《诗经》的《国风》中了解民风民情诗三百,唯有如此方能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这是走仕途的必要条件。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咱们今天就读到这里,明天再见。

梦轩 2025年1月15日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