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昇(1876-1963),字明甫,枞阳县其林区阳和乡人。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是一位民主革命的志士。在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的统治时期,不畏强暴,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敢于同专制独裁者展开面对面的斗争。他屡遭反动政权的迫害和通缉,南北奔走,出生入死,历尽艰危,不改初衷,是共产党的同路人。解放后,历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安徽省文史馆馆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甫读pu还是fu_甫怎么读_甫读什么拼音

一、“闻孙先生之风而起”

光明甫早年为清末秀才,但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影响下,目睹清政府吏治窳败,国势日衰,民不聊生,列强环伺,内忧外患,毅然摒弃了科举道路,立志救国救民,走向革命。他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九十诞辰》一文中写道:“我在清朝末年,从旧书堆里跳出来,就喜欢谈革命,这也可以说是‘闻孙先生之风而起’的。”

一九〇四年,光明甫进入江南高等学堂读书,适值革命党人赵声奉孙中山先生之命,到南京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两人晤面,意气相投,遂在校积极联络同学,传播革命思想。他和赵声、程祖武组织南京各校的革命志士,集会于北极阁。赵声在大会上疾呼:“这个会是杀头的会,怕杀头的不要来!”会上,光明甫发表演说,慷慨陈词,声泪俱下。他列举大量事实,控诉清廷黑暗统治,认为救国图存,决不能再走改良主义道路,必须推翻清政府,重建新国家。革命志士集聚一堂,指责时政,群情激奋,酿成“北极阁学潮”事件。事后清廷侦悉,光明甫被开除学籍,返回安徽,执教于桐城学堂。

一九〇五年,光明甫怀着救国救民的热忱,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在东京,他结识了许多同盟会人士和日本朋友,与章太炎、陈独秀过从甚密,并通过他们晋见了孙中山先生。他对孙先生非常崇拜,经常聆听孙先生演说,追随左右,从而思想日益精进,读新书,谈革命,言行激烈,为国人所信服。

一九一〇年,他修业期满回国,任安徽国立法政学堂教务长兼政治教员。这时,正值辛亥革命前夕,安庆徐锡麟、熊成基起义相继失败,青年们的革命情绪受到很大挫折,他鼓励学生效仿先烈,不怕牺牲,“跌倒了,爬起来”,继续战斗。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不少青年学生重新振作起来,云起龙襄,投身革命。

武昌起义成功后,安徽赶走了最后一任巡抚朱家宝,成立了都督府。次年,光明甫受柏文蔚之请,担任都督府秘书。不久,北洋军阀当道,贪污贿赂成风,尔虞我诈,乌七八糟,他看不顺眼,不屑为伍,愤然辞职而去从事教育工作。当时,一些有志气的爱国知识分子不甘祖国沉沦,纷纷办学,培养人才,振兴中华。安徽的志士仁人也兴起了办学之风,如李光炯,阮强等人在芜湖办起了职业学校、农校、师范。光明甫和他们东西呼应,在安庆创办法政专门学校。他还和李光炯、刘希平劝说朱蕴山回六安创办省立第三甲种农校,以便形成安徽新学教育之网,以此作为革命的据点和联络点,培养革命人才,开展新文化运动。

一九一三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意欲黄袍加身。各地酝酿倒袁,安庆也竖起了讨袁义旗。光明甫以一介书生参与活动,四处游说,联络同志,运动军队,鼓动学生组织讨袁青年军。后讨袁失败,倪嗣冲受袁之命,率领反动军队进驻安庆,发布紧急命令和布告,扬言要对革命党人“依法严惩,决不宽恕”,并大肆滥捕、滥杀革命党人。光明甫险遭谋杀,被迫逃往南京。

一九一六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北洋军阀分裂为奉、直、皖三系,争夺地盘,逐鹿中原,哀鸿遍野。光明甫愤时事之维艰,慨民生之凋敝,由南京前往上海,寻找革命时机。此时,孙中山先生从日本回沪,他常去谒晤,盘旋述旧,纵谈时事。同时,积极为《新青年》写稿,宣传民主和科学。一九一八年,他从事《戊午杂志》编辑工作,与《新青年》相呼应,唤醒群众,启迪民智,为壮大民主革命潮流推波助澜。

甫怎么读_甫读pu还是fu_甫读什么拼音

戊午杂志

二、“你敢把我怎么样”

安庆学生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为革新安徽教育,决心要把北洋军阀倪嗣冲安插在各校的爪牙一一赶跑,而第一个目标就是对准安徽法政专门学校校长张鼎丞。一九一九年冬,革命学生在周新民、童汉璋、宋伟年、李鸿典的带动下,将张驱逐出校。翌年,又撵走了继任的丁述明。学生们的口号是:“要求法政的创办人、法学家光明甫回皖当校长!”倪嗣冲迫于形势,不得不接受学生意见。光明甫不负众望,欣然回皖就任安徽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

不久,安庆一师学生驱走赵继椿,迎来了李光炯;芜湖五中赶走潘光祖,迎进了刘希平。从此,光明甫与李、刘并肩战斗,形成了安徽教育界进步力量的中心。他们又团结了其他地区的进步校长,如安庆一女师校长徐皋甫、女职校长李寅恭、甲种工业校长史浩然、芜湖二女师校长阮强、二农校长王霭儒、滁县十中校长王雨湘、公职校长时绍武等,组成了安徽教职员联合会和安徽教育会。他们潜通声气,相互支援,每遇重大事情,事先协商,分头进行,在反对封建军阀,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反帝反军阀的斗争,光明甫和李光炯、刘希平等邀请朱蕴山主办《评议报》,经费由各校筹集。他们通过《评议报》陈述政见,评议安徽政局,臧否人物,宣传革命思想,推动爱国主义革命运动。

一九二一年六月二日下午,安庆学生忽闻省议会为迎合倪道烺(倪嗣冲胞侄,镇阳关监督)、马联甲(安徽军务帮办兼皖南镇守使)的意图,准备提议削减已决定增加的教育经费以扩大军费,即派代表去省议会请愿,不料竟遭反动当局驱逐。各校师生闻知,异常愤慨,自动结队,高呼口号前往声援。马联甲见大批学生涌去,悍然出动武装军警镇压。学生奋不顾身,前仆后继,徒手与军警搏斗,当场有五十多名学生负伤。一师学生姜高琦被刺七刀,血流遍地;一中学生周肇基身受重伤甫怎么读,仍被抓入省议会门房拘押。光明甫闻讯后,立即赶到省议会,看到周肇基满身是血,卧在房里,不禁满腔义愤,一面派人将周急送医院,一面找到马联甲,当面质问:“你屠杀学生,该当何罪?两国交战,对受伤俘虏尚且急送医院治疗,你为何竟重伤学生不放?”马联甲骄矜狂妄,凶狠残暴,反问道:“你是什么人?”光明甫理直气壮,意气高昂,回答说:“我是法政校长光明甫,你敢把我怎么样?”说罢,就用伞柄敲打马联甲的头。马联甲咬牙切齿,抓住他的衣领,劈面一掌,把他的眼镜打碎。光明甫毫不示弱,立即回手直捆其颊。马联甲像一只激怒野兽,拔出手枪,喝令卫兵,“把他捆起来,拖出去枪毙!”光明甫大义凛然,横眉冷对:“你敢!”这时,有几位省议员怕事态扩大,急忙连劝带推,将光明甫送出省议会。

光明甫当晚又赶到省议会,连夜召开各校校长紧急会议,组织六二惨案后援会,并通电全国,宣布倪道烺、马联甲屠杀革命学生的罪状。同时,推定储应时、孙本国,黎衍宜为代表,向法院起诉,要求给倪、马以法律制权。第二天,各校教职员罢课,商店罢市,工厂罢工,一致表示声援。学生分组上街演讲,开展反倪、反马斗争。消息迅速传到芜湖、蚌埠和六安,各界人士立即采取行动,罢课、罢市、罢工予以支持。全国学联和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学联,及安徽旅外学者名流,如北京王星拱、高一涵、李辛白,上海常恒芳、王韶延,南京陶行知、梅光迪,纷纷通电声援,有的还派代表回皖慰问,全国各大报如《申报》、《时事新报》等,以大字作标题,连续报道“六二惨案”消息。光明甫为此奔波操劳,做了大量工作。

姜高琦伤势严重,抢救无效身死,安庆各界三万人送殡。光明甫亲写一副挽联,悬于烈士纪念堂上。文曰:“天柱徒高,何如义士垄?江流不转,常屹党人碑!”接着,周肇基也因伤势过重而逝。光明甫又撰挽联一副:“扶伤吊死,奔命已疲,痛史相承,忍健忘六月二日;伸法雪冤,吾侪有责,人权欲绝,誓争持一发千钧!”这些挽联,既颂扬了烈士不屈的斗争精神,控诉了反动统治者残暴罪行,也表示了他为革命继续奋斗的决心。

甫读pu还是fu_甫读什么拼音_甫怎么读

安庆师大菱湖校区俯瞰图

三、“我的伤痕就是证据”

一九二四年一月,在孙中山先生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规定了改组国民党的各项原则,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光明甫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归皖后,在共产党人的具体帮助下,团结安徽的国民党左派,以孙中山制定的三大政策为指导,开展了反对北洋军阀、反对蒋介石的斗争。

一九二六年元月,光明甫和共产党人薛卓汉等组成国民党左派安徽临时党部,他担任常务委员,为国共合作做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但是,安徽的国民党右派陈紫枫、李次宋、张秋白、方治等却顽固地反对三大政策,千方百计地破坏国共合作,开历史倒车。他们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西山会议派)指导下,也挂起了“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筹委会”的招牌,除了公开与左派对立外,还借用军阀势力对进步团体、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加以迫害。光明甫毫不畏惧,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一九二六年七月,由于北洋军阀嫡系安徽军务督办陈调元大肆迫害革命势力,光明甫被迫随国民党左派安徽临时党部迁往上海。是年冬,北伐军攻下武汉,他又随安徽临时党部迁至武汉。在武汉,他协助共产党人于武昌办安徽省党务干部训练班,并介绍大批进步青年入校学习。这所学校为安徽各县训练党务干部一百二十余人,其中有桂尊夏、陈雪吾、章逐明、吴宅田等。他们在后来革命斗争中,大多英勇献身。

一九二七年春,北伐军抵安庆。披着叫“北伐军总司令”外衣的蒋介石来到了安庆。这时,蒋介石自以为羽翼已丰,准备叛变革命,篡夺革命胜利果实。他在江西已经策动了一系列反革命事件,这次抵达安庆后,就密令其特务处长杨虎指使劣绅潘怡然,在颐和园酒馆宴请“鲁班阁夜总会”(国民党右派群团组织)中的暴徒,商议如何进行暴举。三月二十二日下午,“鲁班阁夜总会”的暴徒们,便向设在省长公署的总司令行营前蜂拥而来,进行“请愿”,要求蒋介石明令重新组织省党部,保障他们合法地位。蒋介石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声称:“你们是受了压迫,本总司令是要秉公办理。”正在这时,省党部常务委员光明甫往见蒋介石,在总司令行营门前与暴徒相遇,即遭到围攻,衣被扯破,眼镜被打落,颈部被殴伤。他愤怒地冲进行营,要求将介石制裁这伙暴徒。时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亦闻讯赶到。性情狷狭的蒋介石却责问郭沫若:“今天的事情你晓得么?”接着又说:“你以后对于民众团体的态度,总要不偏不袒才好。你去调查一下,把他们两个工会合并起来,调和起来好了。”郭沫若据理驳斥:“只要有调和的余地,我们当然替他们调和。不过,恐怕事实上很难,总司令是看见的,他们在行营门前居然敢用武力打人。”当光明甫竭力要求处理此暴行时甫怎么读,蒋介石敷衍地说:“好啦,好啦,调查好啦!让政治部调查好啦!”光明甫义愤填膺,厉声反驳:“今天的事无需调查,他们是在总司令行营门前行凶,为总司令亲眼所见。我的衣服,我的伤痕便是真实的证据!总司令要立刻查办一下,我们做党的工作的人才能得到生命的保障。不然,我们同志的生命不足惜,我们的党却是永远站不住脚的。”然而,蒋介石对光明甫的要求置若罔闻,却颠倒黑白地说:“你们指导工作没有做好,你们偏袒一方,才激起了这样的事变。我已经叫总政治部去调查了。我看最好还是把两个工会合并起来才好。”光明甫又义正词严,据理力争:“工会是一回事,凶横打人又是一回事。工会的合并可由政治部去调查,只是今天暴徒的凶横行为总要总司令惩办一下。”蒋介石自知理屈词穷,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说:“好啦,好啦,我警告他们好啦!”

第二天就发生了血腥的“三·二三”事件。“鲁班阁”的暴徒们把国民党左派安徽省党部及各进步的民众团体,统统捣毁。事变发生后,我党指定舒传贤、葛文宗、童汉璋、周新民留守安庆,进行护党反蒋斗争;光明甫、周松圃、朱蕴山率领各县、市代表前往武汉,继续召开国民党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三月二十四日,蒋介石去上海。不久,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惨案,公开叛变革命。安徽的国民党右派组成“清党委员会”,张贴“枪毙共产党”的反动标语,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公告通缉光明甫、周新民、朱蕴山等一百多人。光明甫在拉车工人掩护下,连夜乘民船前往枞阳,后化名前往南京。未久,复往武汉,继续与共产党人合作,参加国民党左派省党部工作。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公开叛变,他再遭通缉,又流亡上海。

甫怎么读_甫读什么拼音_甫读pu还是fu

四、为抗战而呼号

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件爆发,光明甫曾随十九路军赴淞沪参战,任淞沪卫戍司令长官公署顾问。当时十九路军重要文告、檄文、通电多出自其手。

一九三八年,抗战军兴,光明甫应李宗仁邀请,到达金寨,与周新民共同负责安徽省抗日动员委员会工作。他虽年过花甲,仍老当益壮,积极动员全省各阶层进步力量抗日救国。他与章乃器、周新民、张劲夫、陈国栋、狄超白、朱蕴山、朱子帆、余亚农等人,对以方治为首的CC分子破坏统一战线、破坏抗日行为,进行了斗争。是年秋,他前往武汉,出席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会后,不畏艰辛,取道湖南进入四川,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群众生活,宣讲团结抗日救国方针政策。

参政会虽为蒋介石欺骗社会舆论,愚弄人民的花招,光明甫还是巧妙地利用这个组织,为抗日救亡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每届参政会开会,他和沈钧儒、张澜、黄炎培、许德珩配合,呼吁民主,团结抗日,抨击蒋介石集团搜刮民脂民膏、破坏抗战的种种劣迹。其发言多次刊载于重庆《新华日报》。同时,他又与沈钧儒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同盟。光明甫也是一位博览群书的学者。他的书房、卧室,四壁陈列书橱,悬挂中外地图,在奔走革命之暇,仍手不释卷,潜心典籍。他擅长古典诗文,尤精申、韩诸子之学。著有《法治建国论》,主张法不淫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理论上抨击了封建军阀和蒋介石反动的专横统治。

解放后,他主持安徽省教育厅工作,百废待兴,日夜操劳,为整治和发展安徽教育事业,做了大量工作。一九六三年元旦,他与世长辞。安徽省、安庆地区和安庆市各界人士在安庆举行公祭。治丧委员会赠墓表一付立于墓园两侧,文曰:“文章昭百世,风月共千秋”。

光明甫谢世二十多年了,但他热爱祖国,为民主革命奋斗一生的精神,永远值得人民纪念。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于合肥

甫怎么读_甫读pu还是fu_甫读什么拼音

审 核| 汪学华

校 对 | 周园园

编 辑 | 殷凯文

甫读什么拼音_甫读pu还是fu_甫怎么读

欢迎投稿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