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识字2 姓氏歌
统编版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通过诵读儿歌,会认“氏、什”等10个生字,会写“姓、什”等6个生字,认识偏旁弓字旁和子字旁。
2.正确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诵读《姓氏歌》,熟练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4. 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了解中国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掌握生字,背诵课文。
2.了解中国的传统姓氏文化,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借助拼音初步认识生字,而且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对加一加、换一换、编儿歌、拆字等识字方法较为熟练。在写字方面,学生初步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兴趣较高。人人都有姓氏, “姓氏”于学生们又是陌生的事物。本课的学习活动要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教学辅助
PPT、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百家姓和向他人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姓名”于孩子来说是熟悉的,请他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从而开启本课的学习,由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点燃课堂活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了美好的气氛。)
师生交流。
师:你的姓氏是什么?
生1:我姓王。
生2:我姓赵。
生3:我姓张。
师:为什么大家的姓都不一样?
2.出示课件,了解常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什么是姓氏呢?
(1)姓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关系的种族称号,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氏则是姓的分支。
(2)《百家姓》中国古代的蒙学课本收录姓氏四百九十八个,其中单姓四百三十六个,复姓六十二个。
3.板书课题,注意正音,识记方法:
(1)“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
(2)加一加:女+生=姓; 减一减:纸-纟=氏
4.学生齐读课题。
学习任务二:自主识字,了解儿歌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准、读通儿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圈画姓氏,初步了解儿歌内容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1.朗读儿歌。朗读要求:
(1)大声朗读儿歌。
(2)标一标儿歌小节。
(3)圈出儿歌中要求会认的生字。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全班齐读。
3.认读生字。
(1)出示需要认识的字。
氏 什 李 张 弓 古 胡 吴 言 孙
(2)学生朗读,教师重点指导发音。
平舌音:孙
翘舌音:氏 什 长
前鼻音:什 言 孙
后鼻音:张 弓
整体认读音节:氏 吴
学习任务三:趣味识字,巧记姓氏
(设计意图: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增强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识记字形、朗读课文,同时认识生字。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姓氏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1.再读儿歌,一边读一边圈出文中出现的姓氏。
预设:李、张、胡、吴、徐、许、赵、钱、孙、周、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2.读课文,通过加一加的方法,拆分部件识字。
(1)问答游戏1
①读课文,提问班里姓李的同学。
师:你姓什么? 生:我姓李。 师:什么李? 生:木子李。
②课件出示“李”,观察发现介绍方法——拆分部件,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李”。
“加一加”的方法:木+子=李。
③读课文,用加一加的方式,认识“张”。
师:你姓什么? 生:我姓张。 师:什么张? 生:弓长张。
“加一加”的方法:弓+长=张,
④认识新偏旁“弓字旁”。
教师介绍:弓是古代兵器之一,带有“弓”的字大多与弓箭类武器、丝弦类乐器等有关。例如:弦 引 强 弛
(2)问答游戏2
①读课文,用加一加的方式,认识“胡、吴”。
师:你姓什么? 生:我姓胡。 师:什么胡? 生:古月胡。
师:你姓什么? 生:我姓吴。 师:什么吴? 生:口天吴。
②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古、吴”两个字。
预设:古+月=胡 口+天+吴
③总结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木+子=李 弓+长=张 古+月=胡 口+天+吴
④我还知道哪些字可以加一加:
明=日+月 尖=小+大
男=田+力 尘=小+土
2.偏旁识字
①读课文观察,思考:“徐”和“许”姓的介绍方法和以上几个姓氏有什么不同?
师:你姓什么? 生:我姓徐。 师:什么徐? 生:双人徐。
师:你姓什么? 生:我姓许。 师:什么许? 生:言午许。
明确:“徐”和“许”是通过“说偏旁”的方法来介绍的。
②试一试,用学会的方法介绍这几个姓氏?
预设:章:立早章 吕:双口吕 林:双木林 陈:耳东陈
3.读第二小节,认识新偏旁
①读课文,找出文章中姓氏。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② 除了刚才我们学的李、吴,赵、钱、孙、周、郑、王,也都是姓氏。
③学习新偏旁“子字旁”。
孙=子+小
“孙”,它的偏旁是子字旁,含有子字旁的字通常表示与孩子或后代相关的意义,如:孩、孔、孕、孝……
4.认一认,了解复姓。
①课件出示第二小节,多种形式朗读。
④观察:在这些姓氏中,有一些很特别的姓氏,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不是一个字,是两个字。
小结:我国的姓氏,大多数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⑤历史上有许多有名的人物,他们都是复姓,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人物呢?
预设:诸葛亮、司马光、欧阳修……
3.开展多种形式诵读比赛,如小组赛、男女生赛、小组长挑战赛……,并尝试背诵课文。
4.思考:除了分解偏旁和说部首的方法,还可以有哪些识字方法呢?
①预设:方向的方 组词法
②仿照课文说一说你自己的姓氏吧!
学习任务四:指导写字,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在教授学生书写汉字时,除了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占格位置之外,重点还要指导他们正确的笔顺。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可以提高书写效率和质量,更有助于日后的阅读和理解。)
1.出示生字“姓、什、么、国、言、古”,观察、描红、临写。
教师指导:
姓:左右结构,“女”作偏旁时,第三笔“横”改为“提”,且不能超过撇。右边三横距离均等,竖画写端正。
什:左右结构,单人旁的撇起笔稍重,右边“十”的竖要写直,且要垂直于横中线法字组词,收笔可略顿。
么:独体字,撇折起笔稍重,向左下方写撇,然后顿笔向右上方写折,折角处要干脆利落,不能过于圆滑,且折的长度不宜过长。
国:全包围结构,国字框要写得方正,上下宽度要相等。
言:独体字,首点居正,横画平行且间距均匀,首横最长,下两横较。
古:上下结构,上“十”横短竖长,竖画稍向右斜;下“口”呈扁方形,上宽下窄。
2.教师范写讲解,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
4.同桌互评修改。
5.拓展延伸。
(1)读一读:《百家姓》节选。
(2)中国姓氏知多少:
最古老的姓(中国上古时期):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笔画最少的姓:笔画最少的姓为一法字组词,一是傈僳族姓。
字数最多的姓:十七字姓“鲁纳娄于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补啊喜”,是云南巧家县彝族的一个姓氏。
板书设计:
姓氏歌
新偏旁
弓字旁
子字旁
识字方法
拆分部件
说偏旁
组词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