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星岛报业集团的老板胡仙把办得火火红红的加拿大《星岛日报》超过一半的股权,以4000万元卖了给《多伦多星报》集团;同年,经济在飞腾的香港,鼓乐喧天地庆祝主权回归中国。

今年7月25日,在全球报业不景气下,加拿大星岛传媒集团宣布,有44年历的加拿大《星岛日报》由8月28日起停止印行,转为发展新媒体,进入“新里程”;也是今年,经历修例风波、新冠疫情后,满身伤痕的香港,热烈庆祝香港主权回归25周年。新任特首李家超说,要为香港展开“新篇章”。

一份来自香港的中文报章,何其巧合的与香港血脉相连!

加拿大星岛传媒集团宣布停止印行《星岛日报》的消息,对加拿大东西两岸的华人而言,即使不算震惊,也是教人错愕。

事后回首,事情都似早有先兆。

星岛网_星岛网_星岛网

星岛日报温哥华办事处大楼。(本刊记者摄)

今年四月,创刊38年的温哥华《星岛日报》解散了生产部门,将印报的工作外判,把大家认为是上佳住宅地段的报社办公大楼放售。

台湾富豪买入星岛大楼

六月,这幢位于温哥华Ash街的办公大楼,以1980万元卖出,买家据说是来自台湾的低调富豪潘立中(Leigh PAN)、张理玱(Carol Pan)夫妇。

资料显示,该幅土地并没有放在MLS上,成交日为2022年6月20日,成交价格比卑诗估价局的估值高了近240万加元。

星岛温哥华社址买卖登记

温哥华《星岛日报》的报社地址位于温哥华甘比街( St.)与海旁大道( Dr.)交界处南侧的Ash St. 8000号路段。土地面积3.64万呎,办公大厦建于1995年,卑诗省估价局(BC )最近估价合共1746.16万加元。其中物业估价仅为6万加元,土地价格1742.1万加元,与去年估价1335.83万加元相比,上涨406.27万加元,涨幅30%。

坊间传闻,大约在三、四个月前,潘立中夫妇曾往星岛办公大厦看地。之后便传出该幅土地易手的消息。因此盛传卖家就是这一对隐形富豪。

张理玱出身台湾医生世家,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两夫妇平日相当低调。据台湾大学温哥华校友会2019年发表的文章,两人分别于1966、1968年毕业于台大经济系,结婚逾五十载,育有三名子女。

星岛网_星岛网_星岛网

星岛办公室估价超过一千七百万元。(屏幕截图)

潘立中曾于加拿大联邦政府和私营机构任职16年。搬到西岸后,张先在维多利亚创立半宝石珠宝生意,随着业务成长,于1989年搬迁到温哥华。潘先生对地产买卖有兴趣,经营多年并获得丰厚回报。

过去数十年中,两人不但致力于为台湾侨社服务,也热心本地慈善事业,2019年还向卑诗癌症基金会捐赠了一百万加元以购一台PET/CT扫描仪。

而事有凑巧地,多伦多星岛日报在万锦市的厂房和办公楼今年年底也租约期满,而这处的租金,一年要好几十万,现时《星岛日报》停印,也就可以另租面积较少的地方,节省租金的开支。

星岛网_星岛网_星岛网

星岛日报周一未有在报纸上公布停刊消息,当天只在网上发布消息。

新股东无意发展海外

偌大的一个集团星岛网,当然不会因为出售办公大楼和租约到期而结束或大规模缩小出版业务。

有消息说,由于新入股香港星岛集团的蔡加赞无意发展海外业务,导致了加拿大《星岛日报》要作出停刊决定。而在公布停刊前几天,作为大股东的多伦多星报曾和香港星岛集团曾就此事举行过会议。

加拿大星岛传媒集团总裁黄敬强认为,是自置物业还是租用办公室,并不影响星岛继续为读者服务。“如果没有印刷房就不需要那样大的地方。何况,在过去两年的疫情大流行,很多员工逐渐适应了线上工作方式,比如线上访问,开会等。固定的办工场所可能不是必须的,未来我们会租用办公室。”

星岛网_星岛网_星岛网

星岛多伦多办事处大楼位于万锦市。(维基图片)

“我们不会遣散所有的员工。”黄敬强说,但真的不再需要用那么大的地方。

对于将日报及其随报附送的一系列周刊停刊,黄敬强说:“媒体整个的形式已经改变了,相信媒体人都有这个感觉。从20年前开始数字化革命让普通人的日常行为模式发生彻底改变,包括获取新闻、娱乐、消息的方式。”

他说,尽管很多人以为,年龄在60岁以上的读者仍然主要依赖纸媒,但是最近的主流媒体的调查结果显示,即使是60岁以上的读者得到的新闻消息,有一半来源于社交媒体或自媒体,这个比例在年轻一代中更高达九成。“做出这个决定并不轻松。但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时机来做这件事,现在就是了。”

星岛网_星岛网_星岛网

加拿大星岛传媒集团总裁黄敬强(星岛日报图片)

黄敬强说,星岛未来会持续通过新闻生活资讯电子平台、AI中文电台、星CLUB电子商贸平台及社交媒体等方式,为读者提供服务。

以为会渐进 惊闻一刀切

8月28日是温哥华星岛的报庆,这天停刊,温哥华《星岛日报》恰恰走完38年。

周一早上停刊消息公布后,当天下午,温哥华办公室员工开会时被告知,加西编辑部员工坦言对停刊早有心理准备,只是大家以为可能是一个渐进的状态。忽然听说一刀切不印报纸,感到比较意外。

“早前编辑部高层曾经跟大家提起,说歇业只是早晚,但当时他预估起码还要经过三、五年的时间,没想到这么快。”

据称,编辑部很多人都是到周一当天看到公司在网站上的公告才知道,“相信连总编辑也不太清楚要怎样。加西这边7月25日一早管理层开会,然后下午员工才开会,但也没有说详细情况,到底谁留谁走不知道。”

星岛网_星岛网_星岛网

香港星岛集团新股东蔡加赞据说无意发展星岛海外报业。

至于多伦多的员工,他们早上收到公司有关的电邮,但并无提及遣散的安排。而一些不会被裁撤的员工,当日下午就收到留任的通知。

黄敬强7月25日宣布停刊的当天身在多伦多,周三则到了温哥华。他证实裁员83人,而集团员工总数有160多人。“对温哥华星岛日报来说,原来为日报工作的雇员会影响,也包括编辑部。”

黄敬强称,他在温哥华工作过15年,与许多员工熟悉。现在公司改变发展方向做出此次决定,虽感不舍,但强调是最好的时机。

对那些要离开的人,黄说:“我会想念他们的。”

星岛网_星岛网_星岛网

怎会没人看报纸!

温哥华时事评论员谢坚说,周一听到《星岛日报》会在8月28日停刊的消息亦感错愕。“我还是习惯于每天读报纸获取信息。坦白讲不太理解也不太熟悉现在社交媒体或自媒体的运作。”

谢坚在加拿大居住几十年,坦言亲眼见证了若干媒体兴盛与消失,星岛停刊令他有些感慨和不解:“我总觉得加拿大的华人愈来愈多,需求也愈多,中文媒体不是应该愈来愈兴旺吗?怎么是反其道行之?”

多伦多的星岛日报于2000年成立了工会,工会代表说,他们事前未被知会停刊的消息,对星岛的决定感到意外,并说报纸读者逐年虽有减少,但不相信会没人看报纸。对于今次受影响的员工,工会将与资方商讨遣散的安排。

星岛网_星岛网_星岛网

星岛报社附近的海旁大道夹甘比街地区,随着加拿大线( Line)通车,

不断发展已成为一个商住区。(省府图片)

《星岛》44年加国路吴友安曾说买《明报》

将于8月28日停刊的加拿大《星岛日报》虽说创刊44年,但其实更早已在加拿大印行。

1978年之前,香港《星岛日报》与香港的《明报》、《成报》、《新报》就以空运菲林片的方法,将香港新闻的版面运到北美印制出版发行,而主其事的是美国华人印刷商张孟铮。

后来星岛集团老板胡仙与张孟铮对簿公堂,取回《星岛日报》北美出版权,并于1978年由香港派出两人到多伦多筹办加拿大《星岛日报》,两人中一人管财务、一人管业务。管业务的就是后来多伦多《星岛日报》的总经理姚守一。

一出即雄霸市场

当时多伦多的中文报章都是小型社区报,没有如星岛集团式经营的规模,所以《星岛日报》创刊未久,就已雄霸中文日报市场。

到了1983年,《星岛日报》在温哥华创刊。据悉,由于多伦多星岛创刊较早,大家以为加拿大星岛的总部会设在多伦多,但最终总部却设在温哥华。再加上后来香港总公司改变多伦多星岛管理层广告收入提成制度星岛网,埋下了姚守一于1993年过档创刊加拿大《明报》的伏线。

1991年,台湾联合报系也在多伦多创办《世界日报》,加上1993年加拿大《明报》的创刊,加拿大中文报业进入了全盛时期,当时三张中文日报都各有盈利。

1997年,当时任职多伦多《星报》集团的菲律宾华人吴友安找香港星岛集团的老板胡仙,表示多伦多《星报》有意收购加拿大《星岛日报》股权。

星岛网_星岛网_星岛网

吴友安2021年宣布退休,不再出任集团主席。(星岛日报图片)

4千万卖出51% 《星报》入主

据当年有参与此次收购的人士说,当时胡仙并不缺钱,但考虑到多伦多《星报》是安省最大的报业集团,并且是上市公司,认为彼此合作有利加拿大星岛发展,加上吴友安的父亲曾在菲律宾办报,与她父亲胡文虎有交情,所以一拍即合。

收购中,加拿大星岛分成两家公司,一间是拥有非出版权的公司,资产包括加拿大星岛多伦多及温哥华的各两块地皮连建筑物、印刷机等,这家公司一半股权售予多伦多《星报》。另一间拥有加拿大《星岛日报》出版权的公司,多伦多《星报》就购入75%股权,以符合加拿大上市公司的规定,而星岛两间公司合起来时,多伦多《星报》约共占51%股权,买入价是4000万加元。

香港星岛想回购 不敢开价钱

2001年,当整个星岛报业集团由何柱国从胡仙手上买入后,香港星岛曾想过从多伦多《星报》手上买回股份。当时主管星岛海外业务的一名高层说,星岛想出价回购,但怕开价太低,多伦多《星报》非但不肯卖,还可用大股东的身份,用同样的价钱全数买入加拿大星岛的49%股权。如若开价过高,多伦多《星报》将51%股权全数售回星岛,一来一回,星岛就会有亏损,唯有作罢。

在买入加拿大星岛集团股权后,吴友安入主加拿大星岛,香港《明报》的一名高层说,吴友安在一次会晤中还提及要收购加拿大《明报》。

这位高层来自马来西亚,一次来加拿大视察时,找了中间人约吴友安见面,想商谈一些《明报》和《星岛》在业务上的协调问题。双方早上吃早餐会面后,这位《明报》高层回到公司怒气冲冲,说吴友安不跟他谈业务问题,开口就说要收购《明报》。他气的不是吴友安,而是质疑中间人究竟有没有跟对方说清楚见面内容。

不过,一位当年任职加拿大星岛的高层说,他从未听过多伦多《星报》有收购《明报》的想法。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报业的黄金时期,随着之后数码新媒体的出现,印刷媒体出现不景气,先是加拿大《世界日报》于2015年年底停刊;7年之后,加拿大《星岛日报》随其后。目前只余最迟进入加拿大中文报业市场的《明报》,独力肩负起每日出版报章的工作。

星岛网_星岛网_星岛网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