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广西,有哪所大学离大海最近,能够让你面朝大海,感受春暖花开的话,那么钦州学院肯定算一所。
它不仅是广西沿海地区唯一公立本科院校,还是广西唯一获得国家高级海船船员和国家一级渔业船员培养培训资质的本科高校;
率先在广西高校中开设涉海专业,填补了广西高校无海洋专业的历史空白。
或许不久以后,钦州学院将更名“北部湾大学”,这不仅是一个档次的提升,也说明综合实力将更强。
虽然对于经历更名前后的学子来说,也许有诸多不舍;对于已毕业的学子来说,“钦院”代表着一份情愫;但想到母校以后被称为“北大”或“湾大”时,钦院学子的心中就充满自豪和期待。
(一)
此去经年,东校区的记忆,就像10栋男生宿舍和22栋女生宿舍之间的桉树,越发浓郁,越发葱茏。
在钦院搬迁至滨海校区之前,东西两个校区就是钦院的全部。
“请问东校区和西校区距离多远啊”?
“搭6路公交车20分钟”。
东校区主要是化工学院和音乐学院的学生。即使现在东校区已经另作他用,但对于曾经在东校区学习生活过的钦院学子来说,这里仍然是一片充满青春热情的乐土。
东校区的柳树是钦院奇特的一道风景,不论春寒料峭还是夏日骄阳,不论秋风萧瑟还是严冬肃杀,四季常绿钦州学院网,以绿意抚慰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学子。
10栋宿舍楼下的木菠萝,每到夏天便硕果累累,以致月黑风高的夜晚,总有“鬼祟”的身影在树下徘徊,琢磨怎么“打”两个回宿舍和舍友尝鲜。
那些年留下过的“怨念”钦州学院网,变成回忆,深深藏在脑海。
因为东校区陈旧,所以有钦院学子把东校区称为“革命根据地”。
你是否记得宿舍内,天上飞的,地上爬的,墙上跑的都有。是不是有点“恐怖”?
你是否记得,你在LOL的时候,老鼠在脚下一蹿而过?
是否记得半夜三更,老鼠在垃圾筐里㗭㗭嗦嗦?还有那万恶的小强从你眼前划过一道优美的抛物线后,消失在某个角落。
还记得曾经从北方来的兄弟说,真心受不了这种天气——又湿又热的空气让人快要窒息。于是买了一把小风扇挂在床上,才能缓解湿热。
看到狭小的校园和“硬伤”式的宿舍,就连教室的桌椅板凳,都带着历史久远的气息,钦院学子不免“黯然神伤”。
不过后来惊喜发现东校区就在市区,逛超市、看电影、吃东西、泡吧唱K很方便,挤半小时的公交车对于在东校区的学子来说是不存在的。而且东校区几乎没有门禁,晚上想几点回就几点回...
还记得校门口对面的那个快餐店,虽然菜式的口味一般,但价格便宜,加饭不用钱,不少饭量大的男生钟情于此;
出了校门口右边的川菜馆,是社团和宿舍小聚最爱去的地方...还记得东区对面那个水果店的果汁,味道纯正,在这里一边玩手机一边喝果汁,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还有金穗街上的面馆,干拌面和辣椒是不少北方的学子最爱;永福西大街上的猪脚粉,让不少同学在吃过一次后,念念不忘趋之若鹜...
只有这些便利才能稍稍抚慰“受伤”的心。
无论是毕业后,还是搬到新校区后,东校区留在你脑海里的,不是校园里那些疯长的杂草,也不是那篮球场旁边的野战盲区,而是那些在食堂荔枝树下摘荔枝的点滴,那些日夜相处的辅导员和老师,那些每到台风天雨水淹没校园时,仍挽手并肩踏水而行的基友或闺蜜...
还有很多你忘记了的,或没齿难忘的那些记忆。
(二)
对于钦院学子来说,在钦院,也许最有钦州味,也最熟悉的,就是校门口“摩的”司机的那句:“妹崽,搭车某”?(钦州话:妹子,坐车吗?)
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现!在!开!始!
这是在初中、高中一直被洗脑的声音,谁知到了大学还萦绕在耳边。对于钦院的大一新生来说,早操,是逃不过的“梦魇”,即使已经饱受了多年的“摧残”。
滨海校区的傍晚,静静的河边亮起点点的灯
曾经钦院的那些夜晚,校门外就是热闹的夜宵摊,宿舍楼门口就是食堂,食堂隔壁就是球场,球场旁就是图书馆。
晚上不打球,就去吃夜宵,不吃夜宵就去图书馆待着看杂志。在这里学习和生活,在学长学姐的关照下如鱼得水,是多么美好的时光。
曾经希望食堂的粥不要那么稀,肉包多放肉,别总是面粉比肉还多;
曾经希望食堂可以更换不同菜式,不要‘一万年’总是炒肉片,而且肉还很肥。
食堂三楼的桂林米粉好吃是好吃,但如果打粉阿姨态度友善点就更好了...
大学第一堂游泳课还记得吗?不少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游泳课一直持续到冬天,那时都是穿上了外套去上的游泳课。
相信钦院的航海文化节,让你在大一时的感觉是很新鲜,很好玩,但是渐渐就不再关注了。
那年,一帮抽烟的学长别出心裁,用烟盒做成的轮船模型,让萌新们羡慕不已。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海洋楼上看夕阳。
在钦院学子口中,只有酒,没有爱情,单纯得只剩下青春。男生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海洋楼的楼顶。别不相信,绝对不止一帮人在那上面醉过,笑过,还有哭过。
夏天,一帮宿舍的兄弟光着膀子在海洋楼顶吹风喝酒,少不了要聊起某个女生。
当初宿舍所有人为了陪失恋的兄弟,半夜扛两箱啤酒去海洋楼顶,喝酒喝到情深意浓时,便借着醉意唱起《友情岁月》,结果在下楼时被保安追赶的情景,仍记忆尤深。
还记得刚到钦院,当听说要刮台风时的那股兴奋劲吗?不过当听到学长学姐们说刮台风要断水断电时,就兴奋不起来了。后来亲身体验到台风时,整个人顿时不好了。
台风,往往伴随着下雨,南方海边的风和雨,一点都不“温婉柔弱”,还记得撑伞去上课完全没用,撑一把吹翻一把;
淋雨去打饭,路过创业园,看到树木都被风吹弯、吹折。台风带来的入学第一课,比任何课程的印象都要深刻。
国庆过后,钦州就迎来了国际性的摩托艇赛事,这时就可以拿着学生会帮写好的请假条,光明正大地向辅导员请假。
白天看沙滩摩托艇,晚上看文艺演出。男生们,别说你们不是冲着参加活动的外国参赛妹子去的。当然,男生们大多去做一些扛桌子、维护现场秩序的工作,女生们就在活动现场帮赞助商家卖东西。
那些年一起在楼顶喝酒,一起在微笑堂一杯茶从早喝到晚,一起在台风雨中共撑一把伞的朋友,你们还好吗?
(三)
从1973年的钦州地区师范学校,到2006年升格成钦州学院,再到2016年,整体搬到滨海新城,只有40多年历史的钦院充满活力和朝气。
无论是作为前身的钦州地区师范学校,还是如今的钦州学院,或许不久的将来,还将是“北部湾大学”,钦院一直为广西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先后成为广西唯一获得国家高级海船船员和国家一级渔业船员培养培训资质的本科高校,广西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是建设中国特色海洋经济的排头兵和布道者。
尽管没少“埋怨”钦院的食堂、宿舍,还有各种不称心如意,但钦院给予学子们最深的烙印,也许更多的是“海涵春育,鹏举南天”的大学精神和“博观内省,达道知行”的人文风骨吧。
山一程,水一程,聒碎乡心梦不成。一朝成为钦院人,无论以后在哪里从事哪种工作,广西沿海边那抹湛蓝的回忆,都将是人生旅途上最美的风景。
ps:对于钦州学院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底部留言交流。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图片均来源网络,文字由广西高校生活原创,转载请注明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