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亨利享_贞元亨利排序_元亨利贞

新冠之后不容易恢复,是因为冬天发烧伤了肾气。冬天发烧,皮肤开泄,还记得冬三月养生那句“无泄皮肤,使气亟夺……逆之则伤肾”吗?本应藏精的冬季,结果身体为了和病毒战斗,把肝肾的精都发出来了,肾都空了,得慢慢填补上,最快也需要两个六天的周期。所以“风家,表解不了了者,十二日愈”。遇到恢复得慢的,可能得三周、四周,跟女人坐月子一样,一个月内不能洗头,不能沾凉水,尤其不能在外面吹着风。女生生完孩子气血弱,在外面吹到风很容易“中风”,被风所伤落下一辈子的病,一个月之后身体才基本能恢复如初。大家想想,这次感染有人感觉比生孩子都疼、都累,生孩子都没这么累过,可见新冠对气血的耗损不亚于女人生孩子,怎能不要更多的时间恢复呢?

村长讲中医都是先讲理法,不是给你一个方子让你治某个病。不从理法上去悟,天天只简单地想找方子治病,怎么能用好经方?千万不要建立这个思维,一旦这样学经方就容易落入邪思邪见。理法不通,也不可能用好方子。比如像这一次阳康之后动不动爱出汗的,自汗后很不舒服的,你知道是营卫不和的原因,喝点桂枝汤,调和一下营卫,汗就不出了,要懂这个理法才行,

现代人所谓的“养生”,都是在“养医生”。有人问桂枝汤可以常喝吗?没有一味药可以常喝。什么东西能常喝?只有水可以常喝;也只有饭可以常吃,这两样可以天天吃,天天喝。没有一味药可以常吃,没病吃药干什么呢?药能当饭吃吗?即使是小建中汤,虽说小孩子老人都可以吃,但是村长也不提倡天天吃。村长说的常吃,比如小建中汤膏,也是一周吃个一两次而已。没有药能天天吃的,水喝多了都可能形成高血压的症状,何况是药?总想吃药的人,是思想出了毛病,病得挺严重的,这个病还不好治!

大家不能局限于问“病”,而是要自己去学透理法,这样才能做自己身体的主人。《伤寒杂病论》里方子的剂量都不是固定的,那是“术数”范畴的内容。比如治疗肺部的病用水七升、百合七枚,用“七”这个“数”代表是西方肺金。这是洛书的数,“左三右七”,左边三是肝、右边七是肺。这是术数的范畴,并不是刻板地一定要用多少水,不必局限在这个度量上。《伤寒杂病论》几乎每个方子的用水量都不一样,其实都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再比如用枳实,枳实是巽卦,代表风位,对应的数字是四,所以一般都是枳实四枚。脏、腑、经络都是与数相对应的。这里面包含了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内容。我们在用药的时候,不要局限于一定用多少克。

比如小孩子与40岁的壮年人用的量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上我们在学中医的时候一定要灵活权变,重要的是比例而不是数量。用药的时候完全可以灵活调节,比如小孩子一两对应1克,一般人一两对应3克,体壮的强人一两对应5克,是比例问题,不是量的问题,千万别死读书。大家不需要去研究汉代一两到底是多少克,它本身不是一个固定的量,要学会打破这个思维。

村长再强调一遍,经方可不是用哪个方子去治哪个现代医疗取名的疾病,千万不能这样学,你要学会的是背后的理法,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如果有人告诉你某方治某病,那不是和西医或后世中医一样了吗?

经方不能这么使用,经方是调节你人体气机平衡的;至于治病元亨利贞,是身体的五脏六腑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方起作用,可能是补也可能是泄。

经方是上古那些精通天地大道之人用于调理身体的,他们通过内观能“看”到自己的经络脏腑。他们从天地之间选取一定气、味的金石药草去调节各种阴阳气血的失衡,每一味药都是精心挑选的。绝不是后世中医所说的什么药就对应治什么病。

有些人把后世的方子当成宝贝,虽然后世中医所用的药也有经方中的药,比如用桂枝、柴胡、白术等,但他们的问题就在于未得其道。不是用了经方的药就能称之为经方,关键还是在于你懂不懂经方的理法。

任何药材要恰到好处才能治病,就拿生石膏举例,不明白生石膏的用法,很多人用了会出现胃疼。后世中医把生石膏当做阳明的药来用,还有当做退烧药来用的,用生石膏确实能退烧,但是你只盯着退烧就对了吗?烧退了之后会不会影响人体的气血和五脏六腑的功能呢?生石膏的用法村长侃的公众号里也有写过,感兴趣的可以去看去学。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大道从来不会远离任何人,都是因为你的邪见导致自己偏离了大道。

贞元亨利享_元亨利贞_贞元亨利排序

道家修行最重要的是要打通“玄关”一窍,成语“一窍不通”最早也是出自这个。小周天、大周天、五脏六腑、任督二脉全都通了,玄关一窍不通,也得不了道。玄关一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可悟不可言。

禅宗无门关中有言:“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玄关即无门关,玄关是什么?它是门非门,不在人体的任何部位。玄关即玄牝之门,为天地之根,生育天地的,找得到玄关就能返先天,找不到的话连门儿都入不了。它既不在外也不在内,不在两边也不在中间,也不在心里。见性方可找到玄关。“一窍不通”就是指这个。

村长前几天啃《诗经》的时候也提过玄关,感兴趣的可以再去看看村长啃《诗经》的文章。那里讲了“机在目”,讲了昴日星官眼睛里炼“真”,孙悟空耳朵里藏“真”,大家好好看看,兴许能找到玄关。

很多人求道,求到最后都成了依草附木精灵,想依着个物什去修,抓个救命稻草去修。《西游记》中有个木仙庵,猪八戒打死的那一群树精,松树精、桦树精、桃仙、杏仙都让八戒给断了根,那些就是修行修到最后成了倚草附木的精灵,结果都让八戒断了根。《西游记》有的妖精是八戒打死的,有的是悟空打死的。八戒打死的就告诉你这个要戒、是修行的障碍;悟空打死的都是一些心外求法的,所以他说“我是你外公”。启动胎息很简单,胎息你本来就有,稍微练练就行。这些都是依草附木精灵,修了胎息能开智慧吗,不一样是心外求法吗?你不一样吃降压药吗?你不一样糖尿病吗?

有人问站桩能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吗?对村长来说,就不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病,那不就是捕风捉影吗?还有人问小孩子的湿疹如何治?这些大家都应该自己去学习中医,自己去明白理法,才能保护自己和亲人。现在自己不学,靠别人来解决问题怎么靠得住呢?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是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是为不孝”,说的就是咱们中医的传承体系。学医不是说一定要学到什么程度,真正用心学几天,孩子的一些小问题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

我们大多数人总是花大把的时间在没用的东西上,在这个娱乐至上的社会里,很多人天天盯着手机的抖音、快手、娱乐节目,浪费多少时间在上面,都不愿意花一点时间来学习中医。这就是常说的造孽啊,造的是自己的孽缘。等真的需要用到中医的时候,才发现为时已晚,届时只能眼看着亲人受苦受难。如果每天花一个小时学习中医,坚持学一个月,自己身边亲人的很多问题都能解决。医院的医生能靠得住吗?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自己,学经方中医才是自度度人。

村长侃一百多篇文章,说了多少理法,你不抽时间去学、去看,你光靠直播的时候问一个方子,村长怎么跟你说?公众号一百多篇文章,几十万字的理法都是我们系统大课的时候密不外传的理法,都是我们的同修交了钱来上课学的理法,都给你公开了,一分钱都不要你的,让你去看去学你都不学,总不能求着你去看吧?

大家注意到村长直播时墙上挂的字,这三个字不是无忧山,是“山外山”。这是一位在山里隐居的师父悟海禅师写的,他不会写字,也没练过字,就是在山上劈柴,他怎么劈柴就怎么写字,这个叫“劈柴体”。他就瞎写,但是我喜欢这个人,他是村长的偶像,所以他写什么我都喜欢。村长选择山居也是受他很大的影响,村长还给他做过一个片子叫《山人》。你一生中遇到的一些善知识,很可能就是决定你生命转折的人。有时候遇到一个人之后,你的人生方向突然就变了,对你人生影响非常重大。悟海禅师对村长来说就是令我生命转折的人,村长遇到他后整个生命状态一下子就转了。

我们每个人这一辈子都会遇到这么几个人,会让你的人生发生重大变化。又比如村长最早学佛时遇到了妙印法师,生命就转折了。后来遇到悟海禅师,生命又转折了一下。再后来村长学中医遇到刘希彦老师,也是一个转折。你看你总是能遇到几个人,从此生命便不同了。每个人都会有,区别是村长遇到的这些人都是善知识,但是有些人可能是遇人不淑,遇到一些恶友或者交了一些恶人,你生命也会发生转折,往更坏处去转了。可能你福德不够,你遇人不淑,结果你往坏处转了,变得更差了,这些人反而是把你给坑了。

刘希彦老师是讲经方的,村长最早开始跟刘希彦老师学的经方,他带我入的经方这个门,只不过后来村长去研究桂林古本了。我跟刘希彦老师学的时候,属于很不听话的一个学生,也是性格使然。因为村长从小就不是一个听话的学生。但是村长尊师,从内心敬重老师元亨利贞,赞叹功德,村长尊师但更重道。

贞元亨利排序_元亨利贞_贞元亨利享

元亨利贞

村长不评价别人了,评价别人也没有什么意义。大家可能都是跟这个学跟那个学,村长直接说:我跟张仲景学的。村长学佛就跟着佛学,学《易经》就跟着文王学,学《伤寒杂病论》就跟张仲景学。你也不一定要跟我学,跟我学可能村长会把你带坑里去。真正学法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要跟天地学,跟圣贤学。村长只能算一个领路人,大家最终都不是跟我学。

说到《易经》,村长之前做音乐时还创了一个卦序歌,就是朱熹写的《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序歌。上面是村长唱的《六十四卦序》,有兴趣的可以听听。“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村长原来学《易经》的时候很喜欢这个卦序,就把它写成歌了,当时也是为了好记。

《易经》也叫“经”,是五经之一,《诗经》也是。《易经》既然叫经,肯定是讲道的。乾卦就是在讲道。你能把乾卦解了,其实就懂道了。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跟辗转反侧是一样的,也是四个字。元、亨、利、贞四个字你能明白,你就明白整部《易经》了。

乾卦是纯阳,但是纯阳非阳,它不是我们平时说的那个纯阳。纯阳是道,道体是纯阳的,用它来照破五蕴,五蕴叫五阴,用纯阳反照,用自性的“无作妙力”去照破五蕴,最终才能得到乾卦纯阳之体,就是道。

元、亨、利、贞是对道的形容:

元:一切万物的本源叫元,归一处、来处叫元,“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最终都要去归源叫元;

亨:是通达万物,无所不通,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无所不通;“

利:是利一切万物而不争,一切道都是利万物的,就是老子说的上善弱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上善就是道,道就是上善;

贞:是不变易,是不变不动,不生不灭,它不变易。其实乾卦整个都是在讲道的,在给你讲“自性”,跟六祖讲的一样,“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能生万法”,通达无碍。也即是《大般涅槃经》说的“如来常恒,无有变异,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易经》把道给你讲了,你能明白乾卦不就得道了吗?是因为你明白不了这个乾卦,后来才给你变异出那么多卦,让你来学怎么调济水火,还要说世间的有为法。古圣写东西,上来就先写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让你得道。若是你听不懂道,再给你讲解后面的理和法,用其他卦变异出各类人事物来给你讲,最终让你再回到乾卦,所有的卦都得回到乾卦上。因为你刚开始理解不了这个乾卦,你得不了道,才退而求其次给你讲后边拆解的内容,最终的最终一定要回到纯阳上面,回到“道”上面。所以后面讲各种人事物,是在给你讲“理”、讲“法”,让你从理和法上明白,然后慢慢再回到“道”。如果一开始你能明白而直达本源,就不用讲后面的理了。

乾卦在讲自度,先要自强,君子自强不息,坤卦在讲度人,君子厚德载物,你听不懂道,再给你讲理。我们中医一直也说“道、理、法、方、药”。你听不懂道才给你讲理,再给你讲法。整部《易经》有道、有理、有法、有方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君子自强,自强就是自度,自度才能度人。让自己“天之至私,用之至公”,故而要先自强。哪天有机会有兴致,村长可以和大家聊聊《易经》。咱们讲一卦,看看村长是怎么理解《易经》的,可能也跟别人理解的有些不一样,村长理解的也不一定对,大家到时有兴趣就一起听听。

村长今年四十了,连车都没开过,也没有驾照,都是晗晗开车。我自己有一个小黄车,上山拉垃圾的。村长对炒股、对车什么的都没兴趣。很多男人有了钱就喜欢买车之类的,村长完全没兴趣。就跟衣服一样,村长穿的这件马甲是淘的二手的。衣服能穿就行,你看村长那些棉袄露着棉絮,你再看看我这个裤子,都烂了,有个洞的,村长对这些东西没有兴趣。但要说研究理法、研究圣贤的心法,去与圣贤共鸣,这个我兴趣就挺大的。

贞元亨利排序_贞元亨利享_元亨利贞

圆光这个名是我师父妙印法师给起的。我学佛的师父,也是我唯一学佛的师父——妙印法师。《楞严经》里有一句“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因为当时师父在研究《楞严经》,而村长正好是搞音乐的,名叫赵光,师父就给我起名叫圆光,村长觉得圆光挺好的。妙印法师他读了很多大乘经,他在网上也有讲佛经,在网上都能搜到,你们可以去听听他读的那些大乘经和讲的佛经。

妙印法师是位非常稀有的法师,一位大善知识,极其难遇。不过师父他不喜欢抛头露面,只想着把经讲出来就行了。他不喜欢出来,就喜欢自己默默地做一些事。村长和师父不太一样,村长天天直播,就喜欢抛头露面。你见过妙印法师,就会知道什么叫“法相庄严”,庄严佛净土的那种,特别庄严。村长学佛一遇就遇到最厉害的,村长就这一位师父,没有其他学佛的师父。

村长哪天问问师父,如果师父允许的话,就给大家讲讲和师父的因缘,讲讲村长和妙印法师之间的一些故事,从头到尾都可以讲几个小时。因为有一些事涉及其他一些人,所以要经过师父允许才行。村长可以做个专栏来讲,讲讲在村长生命里面改变村长整个生命历程的那些人,影响很大的善知识们,让大家也去结识这些善知识。

你觉得村长知识渊博?村长肯定不算渊博的,那是因为你没遇到真正渊博的人,你要真遇到了,就知道村长就是个“荇菜”。村长见过真正渊博的,所以就觉得自己是个傻逼。和真正的善知识比,村长就是“菜”,菜鸟的“菜”。你看村长墙上挂着的“山外山”这三个字儿,那个“山”比这“山”高,就是“一山还有一山高”。

这世上高人很多,很多人不愿意出来而已。村长一直认为自己是挺俗的一个人。村长认识的高人太多了,只是人家不愿意天天抛头露面。就村长愿意做这个傻斑鸠,天天“呱呱呱”的。

村长今年就在山里过年,每年过年跟平常一样。我们平常吃面条,过年还是一样吃面条,没有什么过年的概念。村长从小就喜欢吃面条,喜欢吃各种面,吃不够。村长上中专读艺校学音乐的时候,在虢国路上有个夜市,村长在那儿天天吃,吃了三年面。后来上了大学之后,又吃面条吃了好几年,都不带换的那种。天天吃面条,拉面也好、刀削面也好、烩面也好,只要是面我就一点抵抗力都没有。

平常村长一家去县城的目的,就是为了去县城吃一次面。吃新疆拉条子炒鸡蛋,用鸡蛋番茄炒的那个拉面。南方人不会做面,皖南这个地方的人不会做面,只能吃挂面,面条软软的没什么口感,浇辣椒、豆干和卤子,那不叫面。

村长老家是河南的,北方人,就喜欢吃面条。要有馒头也有面条,我就不吃馒头,就吃面条,一天吃三顿都行。晗晗不行,晗晗吃不了,她一定要吃米饭。她不吃米饭感觉吃不饱的。村长有时候也会让我妈妈去做手擀面,我们现在吃的馒头有时候就是我妈妈自己蒸的,自己蒸的馒头非常非常好吃。

村长现在还特别想等到明年再去一趟三门峡,去趟自己十几岁求学的那个地方,太多回忆了。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回去,回去看自己的老师,见了自己的钢琴老师就哇哇的流泪。村长觉得这些曾经对我们有恩的人,真的是一辈子都报答不完,因为他对你的人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我初中的一位老师,对村长影响也特别大,村长今年都四十了,但只要我回老家,一定会去看他。初中的老师村长到现在都还念着人家的恩情,感觉一辈子都报答不完。他可能感觉没有做什么,但是你心里知道,其实他改变了你整个人生的轨迹,让你往更好的方向去走了。

所以为什么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你处人生的十字路口,由于他的指引或者助力,让你往正道上走了,从此改变了你整个人生历程。

商丘有个县叫夏邑县。夏邑县下面有个乡叫中峰乡。村长上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特别差,不是村长笨,村长也不笨,就是不愿意学,一讲课我就睡觉,其他老师都特不喜欢我。但是那位老师他跟别人不一样,他不认为一定是学习好的学生才有出息,他反倒和我们几个爱捣蛋的学生玩在一块儿,给我们讲道理,和我们感情反倒是最好的。我们回去看的话,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就一起去,还会再聊以前的事,聊的非常的开心。喝着喝着酒,聊着聊着,笑着笑着,眼泪就哗哗的,几个人就在那儿流泪,都是回忆那些往事。村长是性情中人,该哭的时候也是哇哇哭,笑的时候就笑,也不会装着藏着。

贞元亨利排序_元亨利贞_贞元亨利享

有人问村长怎么做到放下?其实村长啥也没放下呀?村长要真是放下了还做傻斑鸠吗?天天呱呱呱说个没完?为什么要放下呢?有些事情是要主动担当起来的。修行也好,学佛也好,可不是修“放下”,是修“主动”。要把责任给承担起来,要是都指望着别人去做的话,别人也指望着我,还有人做事儿吗?我们不能指望别人,要自己主动承担起来,而不是放下。

谁说学佛是放下?你放下谁?要主动荷担,而不是放下。你学佛要荷担如来家业,学中医要荷担仲景家业,学儒要荷担孔子家业。要主动把担子挑起来,不怕苦不怕累,要主动承当。

佛对菩萨咋说的?要长乐生死,随众生业转,他们去哪儿你去哪儿,他们死你跟着死。要生生世世,不弃众生,不离众生,他们去火海你也去火海,他们下地狱你也下地狱,这样才是修佛的道。你学佛理解错了,要常乐生死,不爱涅盘,永不离六道,永不离众生。

你看地藏王菩萨放下了吗?观世音菩萨放下了吗?文殊菩萨放下了吗?我们中国的这些圣贤们放下了吗?有一个放下的没有?放不下,怎么可能放下?就像父母对孩子一样。我妈妈到现在对村长也放不下,都那么大了,还是放不下。圣贤和佛菩萨对众生,就像是我们对待儿女一样,一辈子都放不下。

真正的放下是放下什么?放下自私自利的心,放下自己的贪嗔痴,是放下这些。楞严会上那些菩萨都发愿,叫“五浊恶世誓先入,是则名为报佛恩”。五浊恶世都要发愿先去才是报佛恩。圣贤对待众生的心,对待我们的心,就像我们对待自己孩子是一样的。孩子多大你能放下?我奶奶都九十多了,以前在家我爸爸爱喝酒,她都放不下。任何一个母亲都放不下自己的孩子,这些圣贤对我们其实跟我们对待孩子的心是一样的,有好吃好用的先想着孩子。他们宁可自己受苦,受再大的罪也不会让孩子去受苦的。此即是圣贤对我们的心,佛菩萨对众生的心,大家要理解正确。

菩萨是觉有情,菩提萨埵就是觉悟有情,佛菩萨都是感情非常丰富的人。感情不丰富他怎么度人?其实菩萨在六道里边度众生,都是很有执念的人,“度众生”的这个执念恒常不变。受再多的苦、再多的罪,你都改变不了他的这个愿心,这叫“菩萨一阐提”。他不管受多少罪,受多少苦,累生累世,生生死死他都不改这个心。就像是你对待孩子,不管他怎么伤害你、辱骂你、怎么不听话,你都不会生气说我要舍弃他,你舍弃不了孩子的。菩萨对众生的心,跟这是一样的。所以为什么说慈悲啊?“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没有情他怎么下种?你没有情,不成阿罗汉了,只是个自了汉。“多情乃佛心,有情来下种。”

要修自己的这个情感,永远都不要冷漠,修自己对世人的真情实感。而放下,是完全放下自己得失的心,患得患失其实是幻得幻失,心要上道。

贞元亨利享_元亨利贞_贞元亨利排序

说到诗歌,大家可以读读《楚辞》,屈原写的。屈原是个圣人,大家可别小看他了。大家只是觉得诸子百家挺厉害的,但你要能看懂屈原写的诗词,就知道屈原是得了大道的人,学识非常渊博。《诗经》和《楚辞》你看不懂的话,村长到时候给你们讲个两篇带一下,多了村长也看不懂。

有人说村长能解出仲景师的理法,是仲景师给村长托了梦。这不是托梦,而是村长在讲《诗经》时提到的“琴瑟友之”。这是一种“琴瑟和鸣”,就是你的心达到和圣贤的心体共振了,你就“得”了道法;你共振不了,和鸣不了,就得不了道,要感应道交。

村长不是托梦得来的,也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这些理法你绞尽脑汁想也想不出来。这世上比村长聪明的人太多了,比村长脑子好的人太多了,比村长书看得多的人也太多了,但想是想不到的,还是需要共振,要感应道交。你达到那个频率,自然就解了,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这不玄乎的,但是可能有些人无法领会,因为你还没有达到琴瑟和鸣的那个境界。它是跨越时间、跨越空间的,这种共振和时间空间都没有关系,也不是靠脑筋想出来的。

村长学中医,完全不是靠天天绞尽脑汁,我连《伤寒杂病论》都没看几遍。可能有些人《伤寒杂病论》能倒背如流,但他依然解不了仲景师的原意,不明白理法。但是村长虽然没看几遍,但是看了之后就能知道仲景师的心意,就可以把理法分析给大家听,这就是共振,因为做到了感应道交。大家千万不要和村长共振,要和圣贤去共振。村长是普通人,也是凡夫俗子,只是看你发不发愿。你不发愿怎么可能会共振呢?天天还活在贪嗔痴的世界里,满脑子的邪见,怎么可能会共振?天天光想着自私自利,怎么可能和圣贤共振?有哪一位圣贤是自私自利的?要如同《诗经》里讲的那样“辗转反侧”,把贪嗔痴碾碎,断恶修善,慢慢趋近正法,返璞归真。《诗经》如一块璞玉,里面藏着的即是至真大道,做个君子,去逑真正的窈窕淑“女”吧!

​​

村长侃中医

圆 光

《桂林古本伤寒论》理法践行者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