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的大年初七,这对东北人来说是个大日子,因为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长寿面,寓意和和美美、长命百岁。
下午三点,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林场一条铁路上一辆列车呼啸而过,车里旅客熙熙攘攘,大家提着行李,带着礼品准备走亲串朋,回家探亲。
整列车厢里洋溢着浓烈的喜庆意味,坐在四号车厢里的一名男子和大家格格不入。他始终一言不发,眼神阴鸷,其他旅客看到他不由自主地便远离。
“大哥,你脸色看起来不是特别好86年属什么,是身体不舒服吗?”
男子抬头看去,是对面坐着的一名年轻女子,身上穿着红色的衣服,看起来新婚不久。
女子见男人不说话,便从自己包里抓出一把花生,又让丈夫找乘务员要了一个塑料纸杯,接了一杯水递到男人手里。
“大哥,是不是天气太冷,你生病了吗?来,吃点花生喝点热水。”
男人本想拒绝,可当他看到这对新婚夫妇热情的笑容,心里不免触动。他眼圈微微发红,接下了花生和热水,就这样安静地一颗颗剥开来吃。
女子将花生分发给大家,一起谈天说地,除了男人一直哑言,其他人都被这爱说爱笑的女子逗得开怀大笑。
不大一会儿,男人吃完了花生,他轻轻站起身,看着女人说:“谢谢,祝你幸福。”
男人的举动让大家有些摸不清头脑,只是看着他提着一个包裹,背影孤独地走向了别的车厢。
不久后,女人感受到一阵强烈的震动波,伴随而来的是令人耳膜几乎被穿透的爆炸声。
这便是发生在1986年吉林敦化骇人的“列车爆炸案”,而该女子一直到事后才知道,她所在的四号车厢本是凶手下手的目标,但因为她的那一把花生,不仅救了自己,还救了整节车厢人的性命。
当年这起列车爆炸案的细节究竟怎样?这个浑身带着戾气,眼神阴鸷的男人为什么要炸火车?他又为何因为一把花生米,改变了自己的行凶计划?
不被父母重视的孩子
这个男人名叫邱凤国,一个不曾被父母关爱过分毫的人。而他之所以会走向极端,选择这样一条路,和他的父母有很大关系。
邱凤国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母亲是一个全职妈妈,每天在家洗衣做饭连轴转,家里的全部经济收入都只能靠父亲在黄泥河林业局森林处当工人的工资。
因此当邱凤国出生时,他就已经注定不会得到父母过多的关注,因为孩子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父母最疼大哥二哥,以及最小的女儿。其他的几个孩子也因为嘴巴巧,能讨父母欢心,因此也能够得到关爱,只有邱凤国是个例外。
原本从来没有感受过父母疼爱的邱凤国,在看到哥哥姐姐和父母怎样对待小妹后,心里无助和委屈的情绪达到了顶峰。
但他从来不恨小妹,因为在这个家里,真正能够理解他,愿意关心他的人只有小妹。
邱凤国的哥哥们和姐姐各个都非常争气,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让父母非常骄傲。而邱凤国天生愚钝,不仅学习成绩差,就连在家做点农活,干点家务也总是磨磨蹭蹭,不懂人情世故,人也不会变通,经常遭到周遭人的嘲笑。
等他又长大一些,因为他为人木讷,大家就给他起名“六傻子”。
年少的邱凤国听到别人这样喊他心里非常委屈,哭着跑回家找母亲告状,结果却换来母亲的一顿讥讽。
“去去去,没看见我正干活!没一点眼力见,怪不得别人喊你‘六傻子’。”
校园霸凌不仅仅是打架斗殴,无形的霸凌对人的伤害更为严重。像这种带有侮辱词汇的外号,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
邱凤国顶着这样一个外号一直上到了小学四年级,身边再也没有人喊他“六傻子”,因为在这一年他辍学了。
天有不测风云,邱凤国的父亲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无法再工作,就由大哥接替父亲的岗位。
因为是家里的长子,加上学习成绩好,被父母寄予厚望,大哥也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当他接了父亲的班后,便不再愿意如数上缴工资,而是想留着自己花。
家里足足有11口人,大哥每个月给的生活费又非常少,一家人揭不开锅只能想别的办法。
其他兄弟也都不愿意辍学赚钱养家,母亲就把目光放在邱凤国的身上。
毕竟他学习成绩又不好,父母和兄弟都觉得他以后肯定不会有出息,就算上学也是浪费时间,倒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赚钱好养活家里。
那邱凤国是怎么想的呢?他是接受父母的安排,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不如意的人生
邱凤国怎么能不知道上学得好呢?
就算学习成绩差,可他还是喜欢学校;就算大家都给他起外号,喊他“六傻子”,可他还是想上学。
似乎每个家庭都是这样,越是被父母疼爱的孩子,越是活得自私自利;反而是不被父母重视的孩子,往往是家里最难的时候,能够不顾一切伸出援手的那一个。
因为不被疼爱,所以才想多做一些事来讨父母的欢心,从而获得一点父母可怜的夸赞。
邱凤国就是那个不被疼爱的孩子,所以当母亲以下命令的语气让他辍学打工时,他没有做出任何反抗,而是默默接受了这一切。
因为年龄小,邱凤国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四处打零工。虽然赚的钱少,但他从没有扣下过一分,每次发了工资都会全部交到母亲的手里。
或者可以说,邱凤国用自己的小小身板,养活了一大家子人,供养兄弟姐妹们顺利完成了学业。
而这一切,除了小妹以外,没有一个人对他表示过感谢,所有人都觉得邱凤国的牺牲是理所应当。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8岁,眼看兄弟们陆陆续续找到了好工作,有人当了干部,有人当了技术员,还有的做了教员,个个都揣着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只有邱凤国还是一名临时工,做着最苦的工作,拿着最少的薪水,也是唯一一个继续养家的孩子。
父母和兄弟们从来没想过,他们能有今天的日子,是邱凤国做出了巨大牺牲换来的。他们只知道在所有孩子里,老六是最没出息的那一个,也是让他们感觉丢脸的那一个。
每次到了团圆的日子,邱凤国似乎都和这个家格格不入,看着父母和其他兄弟们开心地聊天,好像只有他们才是一家人,自己是多余的那一个。
而邱凤国有时候更希望他能够被忽视,因为每到这样的日子,父母总会在他面前称赞兄弟们多有出息,顺便讥讽他至今没有正式工作,是一个不知道上进的家伙。
因为从小就不被重视,从小就在父母的讥讽和咒骂中度过,邱凤国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到父母对他的精神控制,连他自己都认为他是一个无能的人,拖了这个家的后腿。
为了改变他在父母心中的印象,也让父母能够表扬一下他,邱凤国开始留意各种工作机会,多次报考工人。
可每次的结果都差强人意,因为邱凤国文化程度太低,不符合招工标准,无缘好工作。好不容易遇到不看学历只看能力的工作,他又因为文化不过关过不了笔试,两次考试落榜,这让他的父母和兄弟更加瞧不起他。
为了拿到这宝贵的工作机会,邱凤国决定铤而走险,花钱请人替自己参加笔试。虽然当时防作弊的工具没有现在这么先进,想要混进考场很容易,但邱凤国找来帮自己考试的这个人和他本人样貌相差特别大,因此刚刚开始考试不久就被监考老师抓了现行,并且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其他考生,取消了邱凤国的参考机会。
本想通过这次考试鲤鱼跃龙门,稍微得到父母的一点点关注,没想到反而让自己坠入深渊。父母没有关心邱凤国为何要作弊,而是一味指责怒骂,说他丢了自己的老脸。兄弟们赶来也是各种讥讽,字字如刀都狠狠扎在邱凤国的心头。
一直到后来,还是在二哥的帮助下,邱凤国得以到小白工区当一名临时工,每天的工作就是道路养护。虽然不是正式工,可也是一份体面的工作。
那邱凤国的人生从此会顺利一些吗?父母对他的态度能有所改变吗?
婚姻大事
此时除了邱凤国以外,家里其他的兄弟都已经成家。只有他因为没有正式工作,婚姻大事迟迟没有结果。
工区的冬天很冷,他蜷缩在单薄的被子里,看着窗外的鹅毛大雪。
他去过兄弟们结婚的新房86年属什么,都是职工宿舍楼。到了冬天的时候,屋子里就会烧起炭火炉子,不大一会儿就热乎乎的。
而兄弟们的工作大部分都很清闲,找的媳妇也温柔可人,年长的几个哥哥回家时还会带着他们的孩子。
邱凤国何尝不羡慕兄弟们,他也想有个家,一个能有人关心自己冷不冷、饿不饿的家。他有时候也会想想自己未来的妻子长什么模样,还想着以后自己有孩子,不管有多少个,都不会偏心,一定要好好疼爱每一个,绝不让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不被父母重视。
1984年,邱凤国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善良的姑娘董某,她笑起来的时候眼睛总是弯弯的,说话温声细语。
她跟其他人不一样,别人嫌弃他木讷,还讥讽他是傻子。
只有董某,不仅不在乎他没有正式工作,反而心疼他不被父母疼爱,总是对他呵护备至。
和董某恋爱的这两年,是邱凤国人生中唯一幸福的两年。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被一个人关注,被一个人不计成本地爱着竟然是这种感觉。
他开始变得努力工作,他想通过自己的打拼给董某一个未来。
可命运偏偏在这个时候给了他致命的打击,将他最后的一点温暖也给夺走了
这个人就是董某的母亲,她在得知女儿的恋情后棒打鸳鸯,不管董某说什么都不同意女儿和他交往。
除了因为董某没有正式工作外,更重要的原因其实在邱凤国的父母身上。
董某的母亲通过别人打听到,邱凤国在家从小就不受重视,早早辍学也是因为家里钱不够花,母亲就让他出去打工赚钱。董某母亲担心女儿嫁过去之后,会因为邱凤国在家里不受重视,连带着女儿也不被公婆疼爱。
最重要的是,邱凤国赚的钱都被母亲拿走当家里的生活费,而其他的孩子基本上都不怎么过问家里的事。如果董某嫁过去,大概率也要上缴工资。
不仅钱拿不到自己手里,日子过得苦,还要受公婆的埋怨,这样的婆家谁敢把女儿嫁过去?
但邱凤国理解不了董某母亲为女儿权谋的心,他只知道唯一一个在乎他的人,现在也要离开他了。
自此之后,邱凤国彻底沉落。原来的他为了给董某一个未来每天努力工作,现在他失去了动力开始消极怠工,一个月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休息。
这一年,就是1986年。
董某离开后不久,邻居就给邱凤国介绍了另外一门亲事,是敦化市额穆镇的农村女青年徐某。
在见过徐某之后,邱凤国觉得她各项满足自己的要求,两个人便说定了婚事。
邱凤国兴高采烈地找到父母,提出想要和徐某订婚。之前兄弟们结婚时,父母可是十分开心,他想着自己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时,他们肯定也会很开心。
然而,事情却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母亲的脸色十分不悦,没等邱凤国说完,立刻表示反对这门亲事。
“姑娘是农村的,将来户口不好转,吃粮不好办,不行。”
在一旁的父亲没有反驳母亲,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不能定,没有钱。”
就因为父母的一句话,这第二桩婚事也告吹了。
这件事后邱凤国整个人变得十分阴沉,原本就不爱说话的他更加自闭,日日萎靡不振,连上工都不愿意去了,只是浑浑噩噩地挨过一天是一天。
邱凤国想不明白,都是父母生的孩子,为什么兄弟们都能得到父母的疼爱,只有他明明为这个家付出的最多,却从来没被重视过,就连一句温暖的关怀都不曾得到。
一直到后来,他不再奢求父母给他什么关怀,只希望早点成家,有一个爱他的姑娘陪着他。可这小小的愿望,还是被父母一次又一次夺走。
难道就因为这件事,邱凤国就想炸火车吗?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在邱凤国第二段婚事告吹后不久,他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自己的初恋董某已经嫁给了别人。
这件事让邱凤国难以接受,从今董某对他说过这么多甜言蜜语,也曾经立誓一辈子在一起,怎么刚刚分手她就嫁给了别人?
邱凤国认为这是董某不忠的表现,因此存了报复之心。
邱凤国找到小妹,将自己的委屈全部说出,小妹感觉到哥哥的不开心,安慰他还会托人再给他介绍亲事。可邱凤国只是一再嘱咐小妹,一定要“好好的”。
告别小妹后,邱凤国独自返回林场,偷出炸药后,乘坐上火车。他打听到董某会乘坐这列列车回家探亲,他想和她死在一起。
然而到了车上,邱凤国发现并没有董某的身影,于是返回自己所在的四号车厢,想着在这里引爆炸药。没想到对方新婚女子竟然向他投来善意,一把花生让他感觉到温暖,这才让他改变计划,最终在第二节车厢引爆了炸弹。
随着一声剧烈的声响,33人死于这场灾难,几十个家庭因此家破人亡。
爆炸案后不久,小妹收到了一个陌生人寄来的包裹,里面放着两张十元人民币,里面放着两张十元人民币以及一套最新款的女士棉衣棉裤......
后记
因为家里孩子多,加上他从小愚钝,因此从没有被父母重视过,一直备受兄弟们的排挤。
邱凤国会走上这样的极端道路,跟他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在他童年的时候,他的父母和兄弟们愿意分给他一点点爱,他都不会养成这样阴暗的性格。
在他决定和徐某结婚时,如果父母愿意尊重他的想法,开开心心操办婚事,那么这场悲剧也不会发生。
但真正让邱凤国走上这条路的人,其实还是他自己。既然父母和兄弟们并不尊重他,生活中处处排挤他,为什么不能勇敢地离开原生家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好好在林场工作,最起码能够有解决温饱的收入。当父母反对他的婚事时,他也完全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顾父母反对和徐某在一起,只要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就行。
虽然邱凤国是一个可怜人,但这并不能成为他报复社会的理由和借口,这些无辜的人不应该为他的错误买单,他会有这样的结局也是他作茧自缚。
所以那句话很有道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参考资料: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