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停课不停学期间

对于同学来说,疫情期间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宅家”上网课。在网络课堂里,老师们又展现出了什么样的风貌,找到了什么新的乐趣呢?4月19日《今晚报》副刊“好孩子”版首次发表老师的作品,来看看我们鞍山道小学的五年级白雪老师怎么说——

“飞花令签到”赢得满堂彩

为了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启发,我把“飞花令”的环节加入到“云课堂”中。春分节气那天,我故意一改提前进入课堂的习惯,等看到同学们到齐之后,我才露面对他们说,今天同学们要用与“花”相关的诗句签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飞花令签到”指令一下达,仅仅几分钟时间鞍山信息网,五十余条带“花”的诗句就刷屏了,有的同学接连发出两三条,一看就不是现上网搜索来的。

“今天是春分节气,同学们每人说一个和春有关的成语或者诗句。”我继续“考”他们,话音刚落,耳机里就传来了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声音:“春意盎然”“春华秋实”“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没想到孩子们的阅读知识面这么宽,顿时让我有如沐春风之感:“你们成长之快,让老师为之赞叹,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啊!”这时一个同学用响亮的声音说:“老师,这段时间我在家跟爸爸学会了修理打印机。”另一个声音说:“我看科学微课会了扎风筝。”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女生说:“听完疫情心理咨询课,我懂得了感恩,跟妈妈学会了做饭。”

我高兴地对孩子们说:“看来老师需要重新认识每一位同学了,你们现在变成了更好的自己,为你们点赞!”

鞍山市信息网站_鞍山市网_鞍山信息网

疫情期间,我们的学生们、老师们积极参与了《今晚报》第7版“教育·好孩子”专刊的征稿活动,仅发表在今晚报的文章就有:1月26日,三年12班杨琪涵同学的《我听到了“年”的声音》;3月22日,二年5班王一诺同学的《家书:为爱坚守》;4月19日,五年级语文白雪老师的《老师变主播 讲好“云课堂”》。

相信同学们和老师们在未来“线上复课”的日子里,还会积极投稿,把疫情期间云端最美好的你与大家分享。

(二)线上复课进行时

2020年的第二季已经来临, 从4月20日开始线上复课,我们的老师们又传递了哪些心声呢?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使用软件是一关,隔着屏幕集中精神又是一关,为了时刻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在直播中要布置思考的内容,让评论区互动成为大家喜爱的方式。

—— 二年级 周萌博《接受·理解·互信》

我想出了一些办法来解决出现的问题,比如在答疑时我会将重点内容多说两遍,如果孩子还是没有跟上,我会在答疑结束后,通过微信单独跟孩子沟通,进行讲解。在直播答疑时,我会用手机和电脑同时进入会议室,这样电脑共享屏幕时我也能在手机上看到孩子们的留言了。我非常喜欢听每次答疑结束后孩子们打开话筒跟我说“老师再见”,他们可爱的声音,给我带来了动力。

—— 鞍山道小学 窦静瑶《居家抗疫 静待花开》

为了提高孩子们作业完成的质量,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我也是不断摸索积累经验:首先,我会站在孩子的思维角度,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授课;其次,搜集相关有趣的短视频、自制精美的课件以丰富教学内容来提高网课的吸引力,孩子们也能够放松心情,消除疲劳;最后,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如:阅读记录卡、手工绘制、手偶表演剧、讲授故事、分享心得等,使作业的形式不仅仅停留在书面,而是从各个方面拓展孩子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这样可以让孩子更期待每天的网络课程。防疫时期,教师变成主播,学生变爱粉。这不仅是一次特别的教学方式,更是一次新的体验与推进。

——三年级 李平平《老师变主播,网课趣事多》

其实,除了知识的讲授我更重视孩子们心理建设问题,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社会就是最好的教材,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从这次疫情学会坚强,学会感恩,学会为自己和他人负责,学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所以在网课的时候,我也会和孩子聊聊当下,聊聊天。从学生的反馈我能感受到他们想念学校了,想念自己身边的同学,甚至想念我这个班主任了。

——一年级 唐娜《我和网课那些事儿》

我慢慢摸索出经验,每天都会准备一个授课文档在电脑旁边,中间放直播间画面,打开学生的聊天室进行文字互动。学生们上网课的积极性还是一如既往的高,全班42个人,每个人都到场了,而且都能够根据我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作业更是满员交齐。线上教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条“空中教学”的道路上,我们没有最好的策略和方法,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和学生实情的教学路径,才能将线上教学落到实处。私下家长和我交流说到,孩子每天最盼望就是网课时间,因为可以见到想念很久的老师和同学们。是啊,我们都期盼着相见的这一天,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二年级 史晓萌《我和学生们网络上课的趣事》

我也会充分利用班级圈,让孩子们把疫情期间鞍山信息网,“你”的学习、锻炼生活“晒”出来。每天我都会在我们班级的“朋友圈”中欣赏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抗疫”生活,并化身“点赞达人”,及时给每一条新状态点赞!而且,也鼓励同学们借鉴别人的居家生活,努力让自己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更有意义。在老师的带动下,同学们都会互相欣赏、互相点赞,这种潜移默化的精神让我们即使无法像平时那样面对面交流、学习,也足以凝聚班级力量。上直播课的时候,我要求同学们像平时在教室那样,端正坐姿、认真听讲。

——一年级 郑帅《习惯养成很重要 精神滋养不能停》

语文直播课如约而至,出现在我面前的那一个个小小的视频窗口里端坐的是整整齐齐的一家人,我的“粉丝”数量比预想的要多好几倍。我其实非常能够理解家长们的心情,网络授课不仅对老师是一种更高的挑战,对学生和家长也是如此。每个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中心,也是我们学校老师工作的中心。作为老师,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证线上课堂的质量,让家长们安心,让这两个中心合成一个最美的“家校同心圆”。

——二年级荆瑞爽《云端最美相遇,与你共“课”时艰》

每天晚上七点二十的闹钟一响,我依旧会放下手里的其他杂事,提前进入到班里的直播间。“咳咳,还有几分钟上课,课前把古诗都复习一下,等会我们进行知识快速问答,看看谁复习得最扎实。”我隔着屏幕,端详着他们正襟危坐,拿出书来,认真放声背诵的样子,嘴角不知不觉上扬起来。疫情期间,我每天最快乐的事情便是课前五分钟,听孩子们分享学习、分享生活的快乐与烦恼,想穿过屏幕真切地感受他们的一言一行,与他们相拥,轻抚着他们,告诉他们一切都会过去……

——三年级 赵振晓《课前十分钟》

鼓励孩子珍惜时间,敬畏线上课堂,认真执行学习计划,扎扎实实复习巩固。精心准备丰富的教学内容,心中有秩序,才能思考和沉淀疫情中那些催人泪下的故事和人文精神,才能使其成为课本的延伸和新的教育契机。

——鞍山道小学 黄津《网络教学感悟》

线上教学,落实作业也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怎样利用现有条件保证学生知识的落实,既积极创新、不拘泥于传统作业形式,又让学生们乐于完成。我结合单元语文要素的主题,鼓励学生创作诗歌。我将朗诵的视频发至腾讯智慧校园班级圈内与大家分享。我们举行了“‘疫’乎寻常,云翱翔”线上诗歌朗诵会。同学们积极参与,大家互相点赞、互相学习,激发了学生们对于诗歌的热情。一句话,用好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融合教育教学。

——四年级王稷栋《“疫”来刻不容缓 师生线上重聚》

主播的不只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将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与“说新闻”板块落实到位,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将自己播报新闻的视频上传到“班级圈”进行分享。他们拿着稿件,坐姿端正,语言流畅,面带微笑,亲和力十足;他们有的自制提词器,透亮的双眸直视镜头,吐字清晰,大方自信。他们神采奕奕的脸庞,风格各异的播报,从表情到动作,他们,俨然已是合格的小主播。今后的主播不止局限新闻疫情等,我还会结合线上复课内容,串联起我们班的智慧乐园。

——四年级 王新新《挑战新闻小主播 家国情怀浸心田》

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我们要有明确的规划。录制微课,出相应练习。组织网上视频教研,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内容,统一判作业要求。视频课,讲解和订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利用“智慧校园”,同学们把老师们留的作业按时传上去,孩子们的错题老师们也会标注,对于学习自觉性稍差的学生,微信、电话与家长联系,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为的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互联网+教育”密切了家校联系,开启了汲取新知识的大门。另一方面,通过便捷的大数据反馈。使得老师们更直接地掌握每名学生的学习状态。“疫情”只是挡住了我们出门上课的步伐,但是它挡不住老师们工作的热情和孩子们的求知欲,愿早日在课堂相见!

——四年级 赵坤《我的网课经历》

巳时9:00-11:00 :批阅作业,在线辅导学生遇到的课业难题。在每一位学生的作业下面逐一进行批阅,讲解。

午时 11:00-13:00:整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录制慕课或者微课,及时推送到学习平台上,以便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未时 13:00-15:00:复批作业,进行个性化辅导;对于没有交作业的学生及时电话或者微信询问情况。

申时 15:00-17:00:学生们一天的作业基本完成了,这时向学生们推荐一些课外读物。

酉时 17:00-19:00:将学生一天的线上学习生活情况,进行总结,准备晚上腾讯会议的直播。

戌时 19:00-21:00:化身“网红主播”,利用直播软件面向全班的学生点评今天作业完成情况和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

——五年级 阎彬《线上复课的“十二时辰”》

外科手术般的解构微课,讨论教学重点,通过记录的方式,将教学重点以及教学环节等关键信息进行穷尽式的列举,产生类似于微课记录单的研究资料(图片见文末)。正是这种微课研究、记录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我的微课分析效率,以致于令我在后续的微课录制、分析过程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年级 赵亚男《线上教学研究之随感》

鞍山信息网_鞍山市网_鞍山市信息网站

认真投入教学,吸引我的小粉丝们。白天通过智慧校园平台,观看区级精品云课,上传作业。老师线下批改、反馈。晚上七点到八点之间,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腾讯会议,召集班级学生分享交流、答疑解惑。除此之外,充分利用微信群的实时消息,助力教师、家长、学生间互通。最关键的,面对生活上突如其来的改变,孩子们的情绪也随之出现波动,老师的关怀、鼓励、叮咛,则是来自“云端”的温情。

——六年级 范晓慧《别样授课助力线上复课》

get新技能,做“一线的老师”,做“一线”的主播。一直学习,一直进步。我们教授的知识是“一线”的,我们一切为了学生的心也是“一线”的,我们的技术也会是“一线”的。一线的教师定会是“一线”的主播。

——六年级语文 张瑜《一线的》

结语:

今天,我们借语文班主任的一角开展“线上复课”有针对性教学和个性化指导。今后,我们全体鞍山人将持续发挥好“线上复课”教学作用,及时掌握学情,适时进行复习串讲,在确保每名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程教学。关注关爱特殊学生群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疫情让我们隔离,网课让我们联通。线上复课,直播如面,线上复课,心网相连。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