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板书是课堂的第二语言。实验中学初高中英语学科组秉持“守正创新”的教学理念,在三尺讲台上玩出了新花样。11位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绘制出一幅幅兼具教学智慧与艺术美感的“知识图谱”,让传统板书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力。此次赛事旨在通过板书设计创新实践,彰显传统板书在思维可视化、知识结构化等方面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
板书设计考验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功底,更是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课堂节奏的精准把握。在为期两周的筹备过程中,英语组教师们化身“黑板艺术家”,将学科知识与艺术设计巧妙融合。
初中英语刘静思维导图派:让思维可视化
刘静老师的《阅读: kids help with ?》板书堪称思维导图典范。她用红蓝双主线分别呈现正反观点,中间的简笔画小男孩既是视觉焦点,又暗合“doing ”的单元主题。这种结构化呈现方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把握文章脉络。
初中英语马梅兰语法工程师:搭建知识宫殿
初中英语章小红语法工程师:搭建知识宫殿
马梅兰和章小红老师的复习课板书,像精密的语法仪器。她们针对不同语态和时态所设计的“结构公式”如同数学定理般严谨,让学生一目了然,帮助他们建立系统的语法知识体系。
初中英语张秀莉时空建构师:让历史可触
张秀莉老师的《中国的“铿锵玫瑰”》板书堪称视觉盛宴。她用足球场轮廓构建知识空间触发器实验,时间轴如运动轨迹般贯穿全场,搭配铿锵玫瑰图案,将体育精神与英语学习完美融合。这种沉浸式设计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体育文化的魅力。
初中英语孙莉情感建筑师:让文字生情
孙莉老师的《美味的回忆》板书充满温度。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贴画居于中心,四个不同种类的“妈妈的粥”如同珍珠般串联成环。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会了用文字传递情感。
高中英语毛宁学生视角:让知识触手可及
毛宁老师在《A for all 》的板书中,用“大地-稻穗-稻杆”的水稻生长模型贯穿课堂。学生们在亲手书写袁隆平品质卡片的过程中,自然完成了从认知到情感的升华。这种“做中学”的设计理念,正是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生动实践。
高中英语耿慧君文化浸润:让语言扎根土壤
耿慧君老师的《》板书,将四大发明与丝绸之路巧妙结合。学生在学习英文表达的同时,也深刻理解了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这种“语言+文化”的双重教学目标,体现了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思维。
高中英语谢研然技术赋能: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在谢研然老师的《》板书设计中,爱心形状的思维导图与互联网主题相得益彰。这种将数字时代符号融入传统板书的做法,既保留了板书的互动性触发器实验,又呼应了课文主题,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智慧。
高中英语马米娜故事架构师:搭建叙事骨架图
马米娜老师的《写作课-读后续写》,创新采用“六要素+故事山模型+情感曲线图”三维支架,帮助高三学生突破续写瓶颈。通过可视化情节发展与情感波动,构建“结构清晰、情感连贯、逻辑严密”的写作框架。
高中英语杨玉雕以生为本:搭建语言桥梁
高中英语罗伟以生为本:搭建语言桥梁
杨玉雕老师的《On the move》和罗伟老师的《A game for the world》板书设计体现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合体育文化运动与英语语言运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能力进阶。
笔尖上的智慧,黑板上的风景。通过此次板书设计比赛,老师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板书的独特价值:它是教师思维的可视化呈现,是学生理解知识的脚手架,更是师生互动的灵感触发器。当粉笔与黑板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当设计理念与教学实践擦出创新的光芒,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堂堂精彩的英语课,更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本质的坚守与探索。这或许就是板书艺术的永恒魅力——在方寸之间,孕育着无限可能。
END
文:侯静雅
图:实验中学初高中英语学科组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