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私域运营在各行各业实践的深入,用户行为分析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用户行为分析的重要之处是提供数据结论,帮助我们在当前场景优化运营策略,解决我们在业务上遇到的具体问题。

实际上,用户行为工具经过了服务器日志跟计数器、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三个重要的阶段,才逐步发展成熟。

用户行为工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运营人员对分析工具需求的提高而不断进化。对这个过程的了解,能帮助我们理解每个阶段用户行为工具的独特功能与产品特性。

本文将从用户行为分析工具发展的三个阶段展开阐述,结合每个阶段互联网的背景及行业需求,详解代表产品的特性、功能及优缺点。

First Point

服务器日志及计数器阶段

1.1 网络广告催生网页计数需求

用户行为分析的需要,可以追溯到门户网站兴起后的互联网广告投放。

1994年,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互联网“用户”这个概念在中国成为了现实。

1997年-2000年,门户网站迎来了上线的爆发期,一大批互联网巨头在此时应运而生,网易、搜狐、腾讯、新浪等门户网站相继诞生。

门户网站所提供的服务类似于现在的资讯类APP,给当时刚刚接入“信息高速公路”的人们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

在那时,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与今天相比更加单一,广告主在网站上的投放几乎是唯一的收入来源。投放广告的盈利模式催生了计算广告价值的需求。

网络广告在定价时往往强调广告效果和广告价值之间的联系,今天常见的广告定价方式有CPM(

Cost Per Mille,按照每1000次广告印象收费)、CPC(Cost Per Click,单次点击成本)、CPS(Cost Per Sales,每销售产品数量收费)等。

然而在门户网站的最初阶段,由于广告的形式与功能较为单一,品牌宣传是广告投放的主要目的,网站简单地以PV(Page View,页面浏览量)和UV( ,页面访问数)两个指标为广告投放制定价格。

要获得PV和UV的具体数值,就需要对网页进行计数,实现广告曝光的量化。

1.2网站计数器诞生

在门户网站发展之初,网站分析行业使用的分析数据及工具都远不如今天这样复杂。

早期网站的日志数据主要用来监控网站服务器的状态,而网站中也只有技术人员和运维人员去关注这些数据。

这个阶段所记录到的日志及数据,包含的信息较少,只有浏览器对服务器的请求和网站服务器的状态信息。

另外,由于没有专业的日志处理工具,所以数据的可读性较差,没有技术背景的人很难看懂,下图是一条服务器日志的示例。

由于网站日志的专业性,普通运营人员(例如网站站长)难以据此为网站的广告定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网站计数器诞生了。将计数器工具添加到个人主页和论坛的页面底部,可以显示目前为止网站累计获得的访问者(IP)或是页面浏览数量。

计数器的样式和设计五花八门,一度成为当时门户网站页面中的一道风景。网站在页面中添加计数器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进行数据分析,而是向广告主展示网站的流量及潜在的广告价值。

1.3网站计数器的实现与意义

网站计数器的实现原理非常简单,注册并申请相应的代码放在网站页面的源代码中就可以进行数据的收集。

计数器的结果呈现比服务器日志直观得多,也可以根据站长的喜好对计数器进行美化,以此吸引流量。

网站计数器的实现与美化

网站计数器实现了基本的PV监测功能,能满足站长等运营人员的基本需求:广告价值的评估。

然而网站计数器没有维度概念,无法对不同维度的数据进行统计,例如无法知道访问用户来自不同地区的比例。因此,计数器也不可能实现对运营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数据分析。

虽然计数器的功能今天看来十分简陋,但作为网站统计工具及用户行为分析工具的雏形,它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Point

数据统计阶段

2.1社交类产品涌现,网络广告营收持续增长

社交类产品的出现,改变了用户从资讯类门户网站被动获取信息的局面。

2001-2008年,互联网从门户和搜索引擎的时代向社交化网络转变,一批以社交为主要功能的互联网产品在此段时间诞生,博客中国、天涯、人人网、开心网和QQ空间受到了网民的欢迎。

风靡一时的“偷菜”游戏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趋势明显,网民的地位上升,网络不仅可以获取信息,更成为发布自己想法、拓展社会关系的天地。

与此同时,中国的网络广告市场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到2003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突破了10亿大关,较上一年实现了翻番式的惊人增长。搜狐与新浪的广告营收分别达到了2950万美元及4000万美元。

广告在形式与内容上都与上个阶段有了长足的进步,广告业务巨大的盈利能力,使得运营人员对其效果的数据追踪需求也同步激增。

2.2专业的网站统计工具诞生

利益驱使下广告的精细化趋势初露锋芒,网站管理者开始意识到数据对于优化广告投放的重要性。

除了技术人员和运维人员,有业务背景的运营人员也开始关注相关数据,这意味着网站数据的功能从最初的监控服务器状态变成对网站的日常运营提供支持。

网站的运营者和市场人员需要通过数据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显然网页计数器,最开始的服务器日志和计数器已经无法满足此时的需求。

行业实践迫切要求新的产品,在数据统计阶段,出现了专业的网站统计工具,例如CNZZ、百度统计和。

专业的网站统计工具,使得获取大量的网站内容数据及访问者行为数据成为可能。

网站统计工具能根据数据的不同维度,对其进行汇总和整理。统计结果可以帮助管理者理解网站的用户访问情况。

因此,这一阶段的工具与网站计数器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网站数据统计工具对数据的呈现和使用方式更加友好,结果更加全面。

2.3代表性的网站统计工具——CNZZ

数据统计阶段,CNZZ作为专业的网站统计工具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我们将以PV/UV统计、流量定位、流量来源细分、热图这四项功能为例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

PV/UV统计功能

虽然服务器日志和计数器阶段,对PV/UV进行简单的统计已经可以实现。但专业的网站统计工具增加了信息维度,使得数据可以反应业务情况的方方面面。

下图展示了CNZZ对网站访问者进行的新老用户占比的分析。加入用户身份维度后,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掌握网站拉新及留存用户的表现。

流量定位功能

CNZZ能够利用流量分析、来源分析、受访分析等功能,定位流量。并能根据分析结果网页计数器,判断当前的流量是否正常,有无虚假流量等异常情况。

流量定位功能帮助广告主监测网站运作,避免其通过刷高用户访问量等作弊手段骗取广告费用。

流量来源细分功能

CNZZ可以记录网站流量的来源,并按照流量的渠道对数据进行细分。

流量来源细分的结果,对于非咨询类网站选择门户网站进行广告投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信息获取相对匮乏的时期,通过流量来源可以最大程度地筛选出目标消费者最可能访问的网站,将广告的投入产出比最大化。

热图功能

热图功能属于用户行为分析的范畴,该功能需要统计大量的用户浏览和点击数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出现在数据统计阶段向下一阶段过渡的时期。

热图功能可以直观地反映用户对于网页按钮的点击情况,直到今天仍然是重要的用户行为分析模型之一。

数据统计阶段所出现的网站统计工具,与上个阶段的工具相比,不仅添加了统计信息的维度,便于进行流量细分等操作,更在分析网站的内容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上开始进行突破。

然而,这个时期的统计工具受制于技术,只能对固定字段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无法就某一问题进行数据挖掘。

Third Point

数据分析阶段

3.1从移动互联网到大数据时代

数据分析阶段始于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在这个阶段中,用户行为分析工具摆脱了上个阶段单一的统计与简单分析,逐步进化内置多种分析模型,成为赋能运营实践的必备法宝。

2012年开始,手机网民首次超越PC端,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上网终端。此后,网络迎来移动时代,市场上涌现了层出不穷的APP,商业模式也不断推陈出新。

移动端的普及带来了社交媒体的繁荣,也促成了电商、直播等行业在互联网上线,场景的变化带来了新的商机和需求。

随着硬件性能的提高与成本的降低,数据存储的成本随之大幅下降,新型数据库的诞生和应用使得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数据的运算成为现实。

在这一系列条件的催生下,大数据时代来临,数据的价值日益凸显,各行各业重视对数据的采集与统计。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成为企业洞察目标用户、理解用户需求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3.2多维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的实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APP、H5、小程序接连兴起,运营者不再满足于海量的统计数据,他们更关心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与机会。

通过不断的数据挖掘找到产品迭代、运营优化关键点成为工具的核心需求。数据的使用者从原先的市场和营销人员,扩大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从产品到销售人员,从具有专业背景的数据分析师到企业管理者,都需要与数据打交道。

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员对数据分析的诉求各不相同。这要求新的分析工具是一个多面手,可以承担不同角色,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分析阶段的产品诞生了。

第三代用户行为分析工具实现了多维数据分析和数据的深入挖掘。易观方舟作为第三代工具的代表,随着行业的前沿实践而不断发展,为各行业客户的全场景私域用户运营赋能助力。

3.3易观方舟智能分析产品的用户行为分析

发现增长机会

易观方舟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帮助客户发现用户转化和流失原因,优化运营闭环,促成用户留存转化,实现品效同步增长。

发现增长机会是客户进行用户行为分析的主要诉求之一。用户的行为数据属于典型的大数据应用,要在用户群的行为特征和规律中挖掘其中的潜在价值。

网页计数器_一个简单的网页计数器_访问网站计数器

转化漏斗将运营流程中期望的用户行为抽象为一个序列,例如第一个行为是加入购物车,第二个行为是提交订单,第三个行为是支付订单。

漏斗分析使得客户能监测每个环节的转化情况,并从两个行为的用户差值中获得用户流失的情况。发现某一环节出现了用户流失问题,可以追溯产品存在的纰漏,通过检查用户与产品匹配度、产品价格、促销时段等原因综合分析,找到产品和运营的优化关键点。

在这个过程中,客户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效果的增长。因此漏斗分析及事件分析,在第三代用户行为分析工具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对于发现增长机会有诸多帮助。

提高投放的ROI

渠道分析帮助客户了解所有渠道的转化效果,通过调整预算分配,优化落地页转化漏斗。

一个简单的网页计数器_访问网站计数器_网页计数器

海量信息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日益激烈,用户拉新成本不断攀升,市场部的预算却又频频被压缩。现实情况要求广告的投入产出比提高,需要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因此,评估广告投放的效果,确认某一渠道拉新用户数量与质量的高低,成为判断一个渠道是否值得投放的两大维度。有些渠道获客虽然多,如果这些用户群很难转化成单,也是没有很大价值的。

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起评估渠道质量的意识,不再单一地从获取流量的数量进行评估。而是综合地评判,渠道为产品带来的访问量、订单量、重复购买率及用户的长期留存情况。

优化用户体验

易观方舟通过智能路径功能,助力客户优化产品,帮助产品迭代,提升用户体验,进而提高用户生命周期总价值。

一个简单的网页计数器_网页计数器_访问网站计数器

提升用户体验对于用户的留存与活跃至关重要,好的产品设计应当做到:

a.易用性,产品对用户来说容易理解与学习。

b.高效性,缩短用户使用产品核心功能时的路径,例如抖音将产品发布按钮放在首页底部的正中间,让用户花费最短的时间成本制作并发布作品。这要求产品及运营人员了解产品的核心功能及受欢迎的热门功能。

智能路径还帮助客户查找用户某个环节的流失情况,同时了解这一环节前后关联的行为,找到用户对产品失去兴趣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

数据分析阶段的工具,真正实现了对产品和用户行为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功能,并根据用户行为特征的组合,依照属性为用户分层分群,达成精细化运营的目标。

易观方舟智能分析为代表的用户行为分析工具,内含多种分析模型,更能满足复杂产品的分析需求。利用工具根据现有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节省时间与精力,让运营人员轻松获得数据能力。

同时,第三代用户行为分析产品支持不同角色的不同需求。易观方舟智能分析可以为不同层级的员工设置不同的数据权限,省略了繁琐的数据脱敏,数据处理过程,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关于易观数科

易观数科是国内专业的一站式全场景私域用户运营解决方案服务商,旗下拥有易观方舟智能分析、易观方舟智能运营、易观方舟智能画像三大产品组件及配套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沉淀数字用户资产,打造数据驱动运营闭环,建立私域用户亲密关系,实现精益成长。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