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除了堵塞腐败的可乘之机,大数据应用在日常工作中,还可以有效预防庸政懒政怠政,督促政府部门积极履职。在被称为“大数据之都”的贵州省贵阳市,就利用大数据编制了一个制约权力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清晰、透明、规范的运行。
1“三清单一流程” 贵阳交警从此受制“数据铁笼”
2017年12月24日晚上八点,气温骤降。为了保障平安夜的交通安全,在贵阳市延安东路与宝山北路交叉口,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云岩区分局一中队的民警们开始集合分配任务,今晚陈俊的主要任务就是查酒驾。
每个民警都仔细检查着各自身上佩戴的执法记录仪,确认正常开启并能有效记录,这是现在贵阳每个交警在上岗执法之前都必须要做的程序。大家在执法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将被执法记录仪记录下来,纳入贵阳“数据铁笼”民警诚信档案。
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云岩区分局一中队民警 陈俊:开始的时候感觉这个执法记录仪,打开的时候感觉自己不太方便,就是时时刻刻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们的工作,后面工作开展的,就习惯了,它在监督我们的同时保护我们。
晚上八点半,陈俊拦下一名涉嫌酒后驾驶机动摩托车的驾驶人,在说明情况后,民警拿出专门配发的酒精测试仪对驾驶人进行测试。央视财经记者看见,执法民警首先在测试仪上输入了自己的警号和密码,事实上,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就实现了检测数据与责任人的点对点链接。
陈俊:现场只要她呼气测试以后,这个数据我们第一时间已经上传到我们的公安内部网上,我们没有任何人有权力去篡改这个数据,从这方面就把权力空间压缩了。如果有一个数据呼气值出来以后,你没有对应的驾驶证和车辆号输上去,我们的总队那个地方就会有一个预警传到我们大队,就要问我们当事民警做情况说明进行回复。
数据的实时记录和及时上传,压缩了执法人在以往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除了查酒驾,每个车辆的任何一个违法驾驶行为都将被开具电子罚单,通过移动执法终端在现场打印出来,罚单上的数据也自动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上传至了总部后台,避免了手写单据带来的人情世故。
陈俊:到我们总队后台数据以后边界测试,你不可能去更改它,因为如果更改的话,当事民警他要承担责任。
第二天一大早,刚刚下班的陈俊和队里的民警们就赶着回到队里的执法记录仪管理室上传视频数据。
陈俊:24小时内必须导入到我们采集站上。二十分钟后,就在陈俊的执法记录仪刚刚上传完毕,警队里的监控室就已经有工作人员对他上岗执法的视频进行比对。
利用执法记录仪,民警执法过程实现可记录可追溯;借助卫星定位,移动查岗系统能实时记录民警的行动轨迹;依托移动执法终端,民警开出电子罚单,数据直接与后台链接。点点滴滴中,在以数据织密的权力监管和制约的“铁笼”中,贵阳实现了对执法人廉政风险的高效防控。
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党委书记 局长 李昂:从我开始,交管局的每个人都必须要使用这一个数据铁笼系统,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现在对他每天的工作数量、活动轨迹有一个直观的、全面的掌握。
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周文捷:每个行政的过程和行政人都会产生数据,并且这种全量的数据全量的记录之后,可以能够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规范我们的行政行为,数据铁笼,笼子关的就是权力 ,行政权力。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时就专门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而要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据发挥出如“铁笼”般的管理力,贵阳市要求每个部门首先要对自己进行“三清单一流程”的梳理。所谓“权力清单”,是指明确应该做什么,权力的边界在哪里;“负面清单”,是明确哪些事情不能做,“责任清单”是指应该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责任到人。“一流程”是指按照“三清单”对本部门的业务梳理成规范的一套流程,将行政权力运行过程方便进行数据化记录、分析、监管,构建大数据监管技术反腐体系。
贵州省委常委 贵阳市委书记 李再勇:数据铁笼归根到底的核心就是,我们的每一个干部权力的使用和运行要阳光,只有在阳光下,权力的使用才会最大限度的压缩自由裁量权,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2015年,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开始正式运行“数据铁笼”,让李昂没想到的是,才短短三个月之后,就出现了“意外”的状况。
李昂:数据铁笼运行了三个月,我们就接到11个民警的辞职。其中有4个科局领导干部,主动辞去领导岗位,包括我们甚至一些支队干部,我们高速支队的副支队长,都申请辞去领导职务,我们机关科室的处室一把手,也申请辞去领导职务,还有的民警要求调出交警。因为数据铁笼毕竟就是把你自己的权力拿出来,置于监督之下边界测试,能不能转变这个观念,把自己的权力拿出来,放在阳光下运行,这个是最难适应的。
这个局面不仅让李昂倍感压力,更考验着贵阳市政府运用大数据进行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的决心。
李再勇 :贵州要后发赶超,要守住我们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必须要有一个阳光的政府,要有一种更加公平公正的行政和服务行为,才能最大限度的推动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改革我们的行政管理制度,让我们的行政管理制度更高效 更廉洁,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用数据管住权力,让让权力不能任性。“数据铁笼”在贵阳运行两年来,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已经积累了5亿多条数据,收到异常信息2000多条,查处了23起违纪案件,涉及民警27人,约谈当事人80多个。
在没有“数据铁笼”之前,很多案件由于都是事后调查很难取证,而现在一旦收到异常信息的推送,他就可以通过从后台调取数据,谁在犯案就可以一目了然,而以往很多存在“漏洞”的情况现在都被“数据铁笼”牢牢堵住。
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监察室副主任 张南谦:过去比方说买分卖分、交通违法数据违规消除、外籍车违规入户、考驾证里面的违规操作,这几类是有可能存在权力寻租的空间的。在数据铁笼建成以后,此类违规的操作谁还会再去犯。通过后台数据的调取,谁办的,是怎么办的,违规的环节是怎样操作的,时间、 地点 、机位、 人物,什么都是清清楚楚的。
2城管不再一言不合就收缴物品 因为有了“数据铁笼”
交警的工作,几乎和每一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执法态度、执法公正、执法规范等等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监督方式往往有赖于人的主观因素,不够客观公正,缺乏刚性和时效性。如今把人、事、权都纳入了数据的“笼子”里,实现了权力制约的无缝化。记者在贵阳采访时就发现,“数据铁笼”运行两年来,很多城管部门执法者的观念就开始发生了转变。
李波和同事们正在对违法占道的商贩们进行劝说和整改,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贵阳市城市管理局在2017年开始正式运行“数据铁笼”。大数据让执法行为处处留痕,不仅规范了执法者的执法行为,更让以往最容易出现的城管和商贩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得到了缓解。
贵阳市城市执法中队应急大队副大队长 李波:现在执法觉得更加规范,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盯着咱们,以前可能会出现一些言语上的冲突,引起一些抓扯 这些情况,那现在你文明、客气,然后对方也会客气,就是相互的。
李波告诉记者,“数据铁笼”运行一年来,他和同事们在执法过程中谨言慎行,从不习惯到习以为常,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意识也在发生着改变。
李波:以前就觉得好像城管就应该有收物品的权力,现在觉得要管理好城市的话,你可以多做工作,从服务上去帮他抬一抬东西,减少对立面的抵触的感觉,他们也会积极的配合你的工作,从管理的工作者,到服务员的意识。
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党委书记 局长 陈德勇:按照国家的要求,城市管理的安排和执法的安排是721工作法,7是服务 ,2是管理,最后1才是执法,但常常我们把1跳到第一项来。有了执法记录仪,就把全过程记录下来,确确实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7就更加凸显出来了。确确实实我们在柔性执法、文明执法。
为了解决监督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贵阳市城管局还创新设计了“数据铁笼+社会公众”的“百姓拍”APP,畅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互动渠道。老百姓可以将自己看到的违规占道、违规建筑、道路损坏等现象通过手机拍摄上传图片,实时收集群众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廉政举报等信息数据,并进行积极处置回复,将处理情况纳入各部门的效能考核模型和考核指标当中,倒逼公共权力部门认真规范履职。
陈德勇:用大数据让全民参与、让全民共享、让全民来共治。
截至目前,纳入“数据铁笼”工程建设已经在贵阳市40多个政府部门实现了全覆盖。
贵州省委常委 贵阳市委书记 李再勇:政府在运用大数据和推进数据铁笼建设的过程当中,倒逼了我们一种制度改革,让我们政府从管理型的政府,变成了服务型的政府,通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服务效益的提高,来推动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公平 公正的治理。
“
大数据时代~
棒棒哒~
你会喜欢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