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产品服务规模,持续满足市场增长和客户需求,巩固并着力提升市场地位。以 为代表的中国公司实现前沿技术突破,更是推动了国内新一轮数字化升级,市场信心与客户需求有极大提升。在技术与政策的共同驱动下,围绕 AI 的算力供给及终端应用产品,围绕自主技术突破的全国产技术产品,均面临持续高增长的市场需求。
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计算机生产车间智能升级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建设主体: 软通计算机有限公司
项目实施地点: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区春笋东路 118 号
项目总投资: 15,960.00 万元
项目建设期: 3 年
2、项目建设内容
当前,智能制造日益成为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制造模式变革的关键力量。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公司作为国内重要的 PC和服务器生产企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对现有计算机生产车间进行智能升级和技术改造,从而不断提高公司生产智能化水平,助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本项目总投资 15,960.00 万元,主要投资内容包括工程投资、设备购置及安装投资、基本预备费等必要投资。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无尘洁净车间及对现有生产线的智能化升级,以此满足客户对于生产环境的要求和提高公司生产效率。
3、项目建设背景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特征,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生产方式。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不断突破,并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为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我国作为全球制造大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规划到 2025 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良品率、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显著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显提升。
江苏省作为我国主要的制造业大省,“十四五”期间加快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面发展,智能制造被列为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截至 2024 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劳动生产率年均增幅高于增加值增幅;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 6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 8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接近 90%。
2024 年 12 月,江苏省政府发布《江苏省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 年)》到2027 年,全省制造业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模式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智能工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
4、项目建设必要性
①通过升级生产线智能化,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近些年,随着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逐步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围绕生产作业、质量管控、设备管理、安全管控、环保管控等重点环节,建设绿色、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车间已是计算机设备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根据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相对于传统制造模式,智能制造生产效率平均可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 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 35%。另外,清洁的生产环境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产品的不良率和返修率,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②对于现有厂房洁净化改造,满足客户对于生产环境的基本要求
随着 PC、服务器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生产环境的洁净度成为保证产品性能的基本要求之一。下游客户在选择生产厂商时候将供应商生产环境的洁净度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当前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公司生产厂房及主要设备都已达到 20 年左右,生产车间的洁净环境已逐渐无法满足高性能 PC、服务器的生产要求,将会造成客户流失的风险。
因此,公司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设洁净车间,对现有车间及仓储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升级与改造,满足客户对于生产环境的基本要求。
③降低人工参与程度,提高产品质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提高,生育率的降低,人力成本逐步提升,企业将面临不断恶化的用工短缺及用工成本上涨问题。对于国内大规模制造且志在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而言,通过引进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能够降低人工参与程度,规避人力成本上涨及用工短缺造成的不利因素。另外相比于传统的人力操作,智能化装备不仅可以完成更精细、复杂的生产过程。同时,在繁琐的重复性作业中,智能化装备的准确性显著提高。
本项目的实施也将提升智能化水平,减少产品生产中人工参与比例,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以确保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并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
5、项目建设可行性
①智能制造技改升级符合国家智能制造相关政策导向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引领性任务。近年以来,国家为了促进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规划支持其发展。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规划,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此外,2025 年 1 月 2 日,江苏省政府发布《江苏省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 年)》,明确提出到
2027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2024 年 10 月 22 日,无锡市政府发布《无锡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方案》,要求深化诊断结果应用,扩大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应用规模,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建设一批“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到 2027 年,新增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300家以上,示范工厂 80 家以上。
本项目通过对计算机现有生产车间的智能化升级,提高公司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是顺应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智能制造的规划布局,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导向的重要举措。
②智能制造行业标准、技术日趋成熟是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 2015 年至 2021 年期间,制定的三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通过试点示范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标准体系建设等多措并举,智能制造相关标准、技术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2024 年 9 月 19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4 年版)》,针对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全生命周期、生产制造全过程和供应链全环节核心问题,结合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发展趋势,凝练总结了 15 个环节的 40 个智能制造典型场景的标准体系建设等的参考指引。
2024 年 12 月 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征求意见稿),到 2026 年,制修订 100 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加快制定智能检测、智能物流等智能装备标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工业软件集成标准,智能设计、智能管理等智能工厂标准,供应链建设、供应链运营等智慧供应链标准等。
③公司拥有丰富的工业软件开发及 PC 和服务器生产管理经验
工业软件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要素,堪称智能制造的“大脑”与“中枢神经”,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工业生产全流程,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反馈,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优化调度和智能决策。
公司在工业互联重点打造了三大平台产品:提供工业设备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支持数据采集、设备监控和远程管理的工业物联网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和优化的工业大数据平台;
以及支持快速构建和部署工业应用,降低开发成本和时间的工业低代码平台。在应用层面,软通工业互联重点打造了智能制造 MOM 平台,涵盖流程行业 MES、离散行业 MES、质量管理系统 QMS、设备管理系统 EAM、供应链管理系统 SRM、智慧仓储管理系统 WMS 等覆盖企业生产运营各个环节的子系统,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软通计算机有限公司在 PC、服务器领域的生产已有接近 30 年经验,并且具备专业的工业改造革新团队,对现有生产工艺、最新行业生产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都具有深入研究。
6、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 15,960.00 万元, 工程投资 2,940.00 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 12,260.00 万元,基本预备费 760.00万元
7、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一方面,顺应国家及江苏省对于智能制造的政策导向,通过建设智能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对现有厂房洁净化改造,满足客户对于生产厂房环境的基本要求,保证与客户之间合作的稳定性。
8、项目涉及的有关报批事项
本项目已取得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出具的《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锡山开发区工备〔2025〕22 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项目不需要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亦不需要取得环保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审批文件。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