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那不如去养狗,对狗好一点。

看过孟京辉戏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在两名演员的嬉笑怒骂声中,全场观众爆笑不断,笑过之后,留下的印记不多,故事以狗喻人,讲述生活的艰辛。生活中我不养狗,有时受到邻居狗叫的吵闹还会生气。但在今年12月初,被网上的一条刷屏的新闻感动了,满是温情。

南京搜救犬中队的消防搜救犬训导员沈鹏,即将退役,他想在退役时将相伴8年的搜救犬沈虎带走。士兵退伍同时带走警犬,这在中国部队尚无先例,他能实现吗?他的初衷很简单,且坚定——和沈虎在一起,让它安享晚年。

12月4号中午,我搞到沈鹏电话,打给他,表达想去南京看看他和沈虎,他说你要来赶紧来,我马上走了。我立刻买票,当晚到了南京,第二天上午,给他和沈虎拍下了这张照片。

申请带走沈虎的报告层层提交,从消防中队到消防大队,再到南京市消防局,党委开会商讨一只狗的去留。

2006年2月9日,沈虎在沈阳市警犬基地出生,雄性,德国牧羊犬。当年年底,南京消防局把它买了过来。第一任训导员叫司凯,取名“小黑”。这张图片是12月5日下午,沈鹏的女友来看望沈虎,她说一年不见,沈虎老得走不动了。

犬类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鼻子里有2.2亿个嗅觉细胞,是人类嗅觉能力的300万倍,能嗅出数万种不同气味。听力是人的16倍,可在复杂环境中辨别声音。且视觉发达,具有在微弱光线下视物的能力。

沈虎曾在2008年5月份,汶川大地震时,去现场救援,救出了15个人,名副其实的"hero dog"

南京消防救援队在汶川奋战了14天。离开的那天傍晚,天已黑,司凯牵着沈虎往营地赶,就要回家了,战士们满身疲惫,沈虎却还保持着警觉。路过一片废墟,它突然站立不动了,并大声吠叫一只狗的生活意见,司凯回忆,那里叠压着砖块,后来仔细看还有撕破的衣服。沈虎用爪子刨地,“怎么了?”司凯纳闷,“里面有人?”他立刻汇报队长,展开救援,废墟之下确实有人,一位中年男子,尚有气息,余震时被埋压。司凯感慨,认真的沈虎又救了一命。

选个好天气,沈鹏在给沈虎洗澡。冬天,洗上十几分钟,吹风得近一个小时。

训导员和搜救犬之间讲究“人犬合一”,人是主导,犬是执行。两者的亲密度要非常高。主人要使犬对搜索目标物建立起“条件反应机制”——演练时,人藏在某个箱子里,犬若发现了这个箱子,人出来与它玩耍,并给奖励。如果找到的箱子里面没人,就没有奖赏,可能还会受到一些“刺激”,挨几句训或几下打。

沈鹏从网上买了一个荧光色的车载狗垫,沈虎趴进去,刚好占满后座,狗垫下面还铺了一床军用棉被。逢节假日,他有时会开车带着爱犬出门溜溜,沈虎喜欢坐车,盯着窗外,满眼好奇与兴奋,累了就呼呼大睡。毕竟它受过军事化训练,路上很听话,排便也会按时按点。沈鹏怕狗晕车,开上两三个小时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路途中唯一的不便就是住宿时,他得找一家农家院了。

沈虎的确老了,再过三个月,它就11岁了,这个年龄相当于人类的七八十岁。我在南京搜救犬中队见到了它,它是21只犬里年龄最大的。

沈虎的预计寿命是12岁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主人沈鹏说,带走它,好好待它,能多活一年半载。

由于多次在地震,坍塌甚至化工爆炸的救援现场,沈虎伤痕累累,如今瘸拐的后腿就是在汶川被划伤的。由于汶川时饮水困难,它得了膀胱结石,回南京后司凯天天给它煮面条吃。近来,它的心肺功能下降,常常咳嗽,气短,司凯分析这和它在地震救援时吸入的粉尘有很大关系。

12月7日一早,南京栖霞区消防大队,战士送别沈鹏。前几天,南京消防局党委再次开会,党委班子强调“人性化考虑,特事特办”,在沈鹏的申请带走沈虎的申请书上签了“同意”二字。

老兵哭泣,离开8年的地方和战友。

退伍后,沈鹏先开车载着女友和沈虎回淮安老家待上几天,原计划从淮安北上沈阳,带沈虎去它的出生地看看,之后再南下成都,但考虑这条路线漫长,怕沈虎吃不消,就决定从淮安直接去成都,并要去一趟北川,“城市重建了,又过了八年,小虎可能不记得了,还是要去转转的。”

女友李晓兰成都家的楼顶是个大露台,他俩计划给沈虎先建个木房子,再搭个小花园,种些花花草草。白天,他俩去上班,晚上回来就陪在沈虎。

搜救犬沈虎不会说人话,表达也决定不了自己的生存意见,好在它碰到一个好主人,有了一个好归宿。它救过十几条人命,有了福报,所以它的命好。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