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4月更新(1/1)达成,好险!表扬我自己(虽然不知不觉开始了以月为单位)。
我最近迷上了剪视频了,玩得兴致勃勃。大家可以在B站、小红书、抖音搜我——【刘小芒的放大镜】,剪了一些《甄嬛传》搞笑视频。但文字是更深度、更有成就感的表达,我不会放弃。
01
华妃的性格,不需要深度分析,因为没有深度。她的娇蛮、暴力、可怜与可恨,但凡有点机会必然要作妖,都写在脸上。
她就是要穿最好的,吃最好的,用最好的,最重要的是,当四大爷最爱的女人。吃不到蟹粉酥,用不了螺子黛都会让她炸毛。性格过于外露,以至于皇后每次给她埋坑都成功。要不是血厚,死八百回了。
她极其目中无人,在她眼里甄,全宫里只有她和四大爷两个是人,其他......皇后是四大爷给太后和纯元几分面子而让她居后位的摆设老妇,曹琴默丽嫔颂芝之类是她的狗,敬妃齐妃是她随时讥讽的辣鸡,甄嬛眉庄淳儿富察贵人之类都是该死的小骚蹄子......安陵容:“娘娘,那我呢?”华妃:“额,你谁啊?”
她养成这性格是因为她有一个从小把她宠上天的哥哥年羹尧。
年羹尧是真心疼这妹妹,在前线打仗都惦记着给华妃搜罗美容仪、狐皮大氅等的东西。你都能想象,他看见漂亮东西就会下意识地留给妹妹:“包好,发快递去翊坤宫。”
物质上的都是其次。最关键是,年羹尧从来都只关心妹妹开不开心,有没有受委屈,从没要求过华妃给年家争光什么的。争光这种事,由他在战场上做就行了。
所以华妃“有勇无谋”,因为她的成长从不需要用到计谋。她想要的,哥哥送上,她闯祸了,哥哥包圆,她受委屈了,哥哥报复。
在这个后宫里,很多亲人之间互相“工具化”,尤其是四大爷。但华妃和年羹尧没有。他们是此剧少有的真挚亲情。
年羹尧死的时候,华妃的伤心欲绝纯粹是出于“我至爱的亲人死了”,而不是“我的靠山没了”。
02
华妃的性格就是这么的简单明了,直来直去。
所以关于华妃,辩论得最多的议题是——“四大爷爱不爱她?” “他是爱甄嬛多一点,还是华妃多一点?”
很多人都说是“爱”的。我觉得,说“爱”或“不爱”都太简单粗暴标签化了。我们总是想给所有问题找一个确定答案。
四大爷对华妃,是在多种感情状态中来回跳跃,有时又混杂在一起。或许四大爷本人也很难厘清自己对她的感情。
四大爷的心,阴晴变幻,忽明忽暗,但又都有根可寻。这很真实,这也是《甄嬛传》如此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当初四大爷迎年世兰入府,是因为想跟年羹尧成为亲戚,让他更卖力帮自己抢皇位。
但是,相处下来,四大爷是喜欢她的。即使撇除家世,他也喜欢她的个性,喜欢跟她待在一起。
因为,成为帝王,同时也是成为一个“符号”。旁人对待他,会“非人化”,会情不自禁地只有敬畏。
四大爷是个很真实的矛盾体。他既用生命守护这个“符号”,容不得有一丝威胁,同时又希望别人把他当“活人”看,让他感受正常人的七情六欲。
华妃热烈肆意又风情万种地爱着他,满足了他那种“被当活人对待”的心理期待。华妃敢对他说,“要是走了,以后就别进翊坤宫的门!” 这体验,全后宫只有华妃能给。
这种“无礼”的香艳小情趣,四大爷享受着呢。
名场面,哈哈,据说是蒋欣的临场发挥。
华妃死前说过,“王府里人人都怕他,就我不怕。他常常带着我去策马,去打猎……”
四大爷那时候的笑容,估计是跟给甄嬛过生日放风筝时一样的。后面华妃表情:皇上以前也是这样对本宫的......
甄嬛打动四大爷的原因也是一样的,除了纯元脸,还有也是给了他【正常人两性情感】的珍稀体验,只不过是文艺女青年style。
他们一起品箫论诗,洞房花烛,剪烛窗下,还玩美妆。四大爷在甄嬛身上过足了“才子佳人”的瘾。
但是甄嬛替代不了华妃那味道。例如,四大爷可以贱嗖嗖地拍华妃的屁股,但这种事对甄嬛这个高雅文艺青年是做不出来的,就不是那氛围。
而且,华妃又是一个什么都写在脸上的人,包括对他的爱。虽然华妃的爱给四大爷造成很多麻烦,但他自小缺爱,所以心底里也很享受这种被确定又霸道地爱着的感觉。
四大爷那么多疑的人,都从没怀疑过华妃的真心。这份信任,对甄嬛都没有。曹贵人挑拨几句甄,皇上就怀疑甄嬛喜欢的是果郡王。后面也陆续疑心了甄嬛很多次。
因为甄嬛即使再怎么努力展现自己善良柔弱的一面,也改变不了她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换言之,一个脑子活泛,心思多,主意多的人。四大爷心情好时,这是通透,心情不好时,这是可疑。真的好难伺候一男的。
但是四大爷对华妃的智商和脑回路有绝对的安全感。其他人说错一句话,四大爷就起杀心,但华妃即使杀人放火,他仍然深信她“本性不算太坏”。
他对甄嬛说过,“如果做一个闲散王爷,有皇后这个贤妻,有你和世兰两个美妾,足矣。”
想得真美,既要又要。一个满足他的高雅情趣,一个满足他的低俗欲望,一个打理后院的管家。皇后想毁灭世界也是情有可原的。
华妃死后,不久甄嬛也去了甘露寺。有一天四大爷在百骏园时顿感寂寞,“一个个就会万岁万万岁,噤若寒蝉,除了脸不一样,其他都一样。”
然后他看上了拽得一哔的“华妃平替”叶澜依。
叶澜依给他冷脸,他也笑嘻嘻。他内心想回味一下当初被华妃当【冒犯】的那种快乐,想从“皇上”这个符号中跳出来。但相信他很快也意识到了,华妃就是华妃,旁人有她那么拽,没她那么娇,也没她那么爱他。人家也不屑于爱他。
03
四大爷喜欢华妃独特性格带给他的独特快乐,同时又混杂着多年前借端妃的手打掉了她的胎儿,以及给她用绝育欢宜香有愧疚。
他经历了“爹不亲娘不爱”的童年以及“九子夺嫡”的惊险,对权力在乎到了心理扭曲的程度。这也是他多疑的原因。所有潜在威胁,他都要扼杀。
但他又没到“冷血决绝,绝不回看”的程度,他的心绪时常会被往事困扰。每当有孩子流产,他都要怀疑是不是上天在惩罚自己。
安陵容流产后,他这番话能证明。哈哈,他举的例子都不是他亲生的。与其说是报应,不如说是因果。他总是在“工具化”别人,那就挡不住别人“工具化”他。
所以,四大爷对华妃的感情是在各种状态里跳跃的。
没啥事的时候,喜欢她的娇俏明艳;华妃惹事了,他也很厌烦;华妃飘了,他就想起对年家的忌惮,不爽;华妃可怜时,他又想起自己做的龌龊事,愧疚。
这算是爱吗?这只是他的性格太悲剧了,内心太多空洞了,需要填补空洞的人,同时又被自己身上残存的人性折磨。他待华妃不同旁人,但本质还是工具人。
最重要的是,四大爷生动展示了【当一方对另一方有生杀大权,就不能产生我们理解的那种真爱】。
他明知道华妃对他是怎样的,也知道自己做过多少对不起她的事,依然忍不住站在权力高地对华妃玩弄权术,像看猴一样观赏她窘迫难堪的样子。有必要做到这份上吗?没必要,但权力在手,忍不住啊!
04
归根到底,这个男人是极度自私刻薄的,他对甄嬛也一样。他只是自私得很立体,很有层次感,很具迷惑性。
甄嬛这么聪明,也被迷惑了,在“华妃之死”名场面展示得很彻底。
甄嬛把年家的覆灭归因为:“自作自受,若不是年氏一族居功自傲,任意妄为,又何至于此?”她恐怕还觉得四大爷铲除年家是治国之君的雄才大略。
四大爷杀年羹尧,原因只是他想杀。即使年羹尧谨小慎微,他还是会杀的。年羹尧掌握兵权,四大爷对一点点想象中的威胁也要铲除,即使事情完全没有发生的苗头。
还有一个原因,年羹尧是第一视角看着四大爷是怎么扑棱上皇位的,其中自然包含一些不光彩的事,但四大爷希望自己的形象是“天命所归,才德兼备”登上皇位的,自然看到年羹尧就不爽。杀隆科多也有这原因,不仅是因为不爽和太后私情。杀掉这些扶持他上位的人,就像涂抹掉金身上的裂痕,假装自己完美无缺,光芒万丈。
苦于人家年羹是尧平乱边关的大功臣,不好找理由,又没有太后这种可以代劳的人,就各种捧杀。年羹尧是武夫头脑,真觉得自己跟四大爷是至亲骨肉。四大爷等到捧杀得差不多了,边关也平定了,就以“居功自傲”把他办了,贪心又凉薄。
甄嬛还把四大爷对华妃的宠爱简单粗暴归因为“家族”,还说华妃“自欺欺人”。但我们知道不是这样的,理由正如上面所说。
华妃那句,“你这个贱人知道什么?” 其实是对的。四大爷跟华妃浓情蜜意的时刻,不比跟甄嬛少。
其实甄嬛进宫以来,经过跟华妃的一系列缠斗,碰了多次钉子,一直在成长,知道了很多,但还是不够多。
甄嬛已经知道四大爷待华妃不一般。她设计火烧碎玉轩以及自告奋勇去“送一送年答应”,都是因为害怕四大爷会心软。但她还是没想到,竟是那么不一般,因为她不够了解四大爷。
站在甄嬛的视角,她也有理有据。
毕竟,华妃干了那么多坏事,给四大爷惹了无数次麻烦,甄嬛是那么的贴心懂事,她爹又那么克己奉公。皇上也是这么对她说的:“其他人都让朕烦心,在你这里最惬意。”
这个阶段的甄嬛,以为四大爷对华妃的感情是家族权势大于真心的。她有那个自信:四大爷对她的感情是重于华妃的。
其实哪有谁轻谁重,都是满足了他某种心理空洞的最佳人选,都带着工具属性。往本质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工具人。
05
然而甄嬛高估了自己的分量,低估了华妃的分量。从她设计火烧碎玉轩,“送”四大爷一个赐死华妃的理由,以及自告奋勇去“送一送年答应”都能看出来。
基于上面说的种种心理因素,四大爷是不愿赐死华妃的,翊坤宫都给她住着,寻思着以后她安分守己的话,会渐渐给她升到贵人,好好养着。
然后火烧碎玉轩事件,人赃俱在,把皇上架在那了,再不赐死华妃的话,他就是罔顾纲纪法度的昏君了。“将年氏打入冷宫赐死,不必来回朕了。”
仔细想想,从四大爷下旨赐死年羹尧,到华妃磕破头求情,到华妃跟祺贵人产生争执,到赐死华妃,他都再没见过华妃。不是因为厌恶,而是“怯”,是没勇气。
无论是对年家,还是对以前的“已经成型了的男胎”,他心底知道是自己对不住她。面对泪眼汪汪的华妃,就是面对自己最阴暗的角落,就会被残存的人性折磨,他想逃避。
四大爷的这些心思,苏培盛和皇后都懂,所以他们都是例行当差,不多一言。尤其是皇后,即使再想华妃死,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皇后对四大爷的了解比甄嬛多N倍。
甄嬛给华妃说了欢宜香、当年孩子流产的事,华妃对皇上的滤镜当场全碎。撞墙而死。正应了她说过的,做衣如做人,一定要花团锦簇轰轰烈烈才好。
撞墙前,她对着甄嬛狂笑。这笑就是——“就凭皇上以前对我和哥哥那个热乎劲,都能做出这么没人性的事,你跟甄远道又算什么东西?你以为你的下场好得到哪去?我是马上就要死了,但我完全不为杀不了你而可惜,你会有你的厄运。”
甄嬛很快就迎来了她的专属厄运,直接原因是“莞莞类卿“,根本原因是滤镜碎了,看清楚了四大爷的本质——他就是刻薄阴鸷的糟老头子,只不过多念了几本书而已。
甄嬛说华妃自欺欺人,其实她自己才是自欺欺人。
华妃没有自欺欺人,她接收到的信息确实是四大爷无限宠她,确实是“无论犯了多大错,都不会不理她太久”。
而比华妃聪明得多的甄嬛,明明被眉庄警示过,也明明自己也多次不舒服,还一再合理化自己跟四大爷那些“三观不合“的地方。
甄嬛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四大爷是“宁杀错,不放过”;甄嬛极度重视亲情与帮过自己的人,哪怕是浣碧,她也尽力求全;四大爷对功臣和亲人,杀的杀,圈禁的圈禁,连自己亲孩子也杀。
甄嬛一再说服自己是例外,说服自己,他是帝王,他有他的难处。其实哪来那么多难处?他就是恋权到了心理扭曲的程度罢了。
如果大家对他杀自己孩子的事都能理解,那么宜修开“堕了么”公司就更能理解了。本质都是容不得自己的权力有一点点的被分掉的潜在风险,要把所有苗子扼杀在摇篮里。宜修还比四大爷好点,杀的都是别人的孩子。
【四嬛线】好看的一个点在于甄嬛对皇上因为认知偏差而产生的爱情,是与现实中很多人一致的。
尤其当对方地位(年龄/薪水/社会经验)比自己高时,你会潜意识就被对方的逻辑牵着走,默认他是对的,是更懂一切的,“他有他的难处,我要支持他。”他可能会捧着你哄着你,但从根本上来说,他并不尊重你,潜意识就在俯视你。
直到一件一件负面的事不断累积,你才能倒干净脑子里的水,对眼前人做正确的价值回归,承认自己瞎了眼,爱了一个压根就不值得的人。
至于四大爷喜欢谁多一点?华妃还是甄嬛?不必比,也可以说都一样,都是凉薄之人在满足了所有自私目的后,看心情施舍出来的那么一丁点,还觉得“给你脸了,你还想怎样”,毫无尊重可言。这种爱,何必分高下。
————END————
我的《甄嬛传》十级解读系列(戳标题):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