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面我们说了“勿”,《说文》中解释为“九旗”之一。“九旗”中有今天不再使用的生僻字,但仅以旌、旗这两个常用字为例,大部分人认为部首是“方”,当然《新华字典》也是这样写的,但其实“非也”。

在开始本文内容之前,从网上搜了一张“仿古旗帜”的图片,先给大家以直观的印象,或者大家在看古装剧的时候也可留意一下。

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㫃”之字意

㫃,《说文》中注为“於幰(xiǎn,指古代车上的帷幔)切”,即“读若偃”。

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

㫃——说文小篆

首先,“㫃”的含义为“旌旗之游,㫃蹇之皃”。这里“游”字读作“liú”,“游”字解释详见后文,为旌旗的飘带。㫃蹇(jiǎn),指的是飘舞飞扬的样子。“㫃”从“屮”,“屮”为“草木初生”之意,这里借其形为旌旗,右边象旌旗的“游”,所以总体而言,“㫃”的字意就是指旌旗的飘带随风飘舞的样子。

第二,现在的字形中右边是“人”,但从小篆来看,应为“入”。后文也解释到,“右边下垂的飘带,象随风一出一入”。

第三,古人名叫“㫃”,字就叫子游,比如籍偃(即籍游)、荀偃(字伯游)等,段玉裁注为,“经传皆变作偃,偃行而㫃废矣”。

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

㫃——说文古文

“㫃”的古文我感觉和小篆字形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可能小篆的书写更为规整一些。古文的“㫃”字,也是象旌旗飞扬之形,即象旌旗的飘带。

那么看到这个字形,不论是小篆还是古文,亦或篇首所说与旗帜相关的字大多与此字有关,究竟从何而来呢?还得看字源。

“㫃”之字源

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

㫃——甲骨文

如果单看甲文字形,可能有点“不明就里”,但看了古代旗帜后,大概能脑补一下了。

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

“㫃”字甲骨文部件

图中左边的部件“象旗杠与杠首之饰”,右边“象游形”。

金文显然比甲文好写很多,至少成为了“笔画”,甲文中“飘带”的弯曲度还真不好掌握。

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

㫃——金文

左一款的金文字形,非常清晰地展示出“屮”形,与前文所述含义一致。

九旗中的“㫃”

现在来回忆下“九旗”:

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

《周礼》中的“九旗”

我们一直以为部首是“方”的字旌字怎么读,其实都是从“㫃”的,来看看《说文》中对它们的解释:

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_旌字怎么读

“九旗”中从“㫃”的字

看到了“㫃”字,才去观察、思考与旗帜相关的字旌字怎么读,才明白为什么它们中都有个“方”。一直以来,我们都习以为常,甚至不知道有这个字,也从不深究,一番探索之后的“原来如此”便是学习的乐趣所在;而这个字沉默了这么多年,也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的存在。

参考:

1.勿、九旗:有趣的汉字之“勿”142|你以为是否定词,许慎以为是“旗帜”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