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咱们中国到底有多少钱吗?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答案,我们只能去请教央行了——近期,中国央行发布了2020年2月份的货币数据。其中,M2(广义货币)余额再创新高,达到了203.08万亿元人民币。

我们需要认清“广义货币”的内涵

既然M2是货币前面加“广义”两字。那其含义必有一定有其特殊性。按照标准定义,M2(广义货币)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 + 活期存款 + 定期存款 + 其他各类型的存款(包括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等等)。

在咱们中国,M2(广义货币)中的主要部分是各种存款,那这些存款是怎么来的呢?其一是我们直接劳动或投资所得,比如我们的工资、租金、做生意的利润等等。其二则是贷款,这是推动M2上涨的最主要因素。

举个例子:向银行申请了200万元用于购买住房广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整个过程大体是这样的:银行将200万元打入张三的账户中,然后再将这200万元转入到开发商的账户中。简单的一个操作过程,就使得M2增长了200万元人民币。

然后李四向银行贷款300万元买房,王五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用来做生意,某某又向银行贷款800万元用来购买机械设备……。银行仅仅是将我们老百姓存在银行里面的钱,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借贷出去,就使得M2大幅增长。

但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并未印刷发行任何一个货币,仅仅是“我们通过银行互相借贷、存款,使得M2创下一个又一个新高”。所以M2才被称作是“广义货币”,并非是国家印刷发行的货币。

国家印刷发行了多少货币呢?

按照央行公开的信息,截止到2020年2月底,中国的广义货币(M2)余额为203.0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流通中的货币(M0)余额8.82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较高,说明在2月份,市场中的货币不足,国家印刷发行了一批货币并投入市场。

但加上之前累积的以及减去国家回收后的货币,真正在“市场中的存量”为8.82万亿元人民币,仅占M2总量的4.3%。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国家只需要印刷发行这么点货币呢?

那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大量的货币都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有形货币”不是很多。如果未来科技进一步发展,进入到无现金社会,但国家的造币厂完全可以关闭,不用印刷发行一分钱了。

南生点评:M2(广义货币)的缺陷之一就是“统计存款却不统计贷款”。如果社会经济活跃度较高,大量居民、企业通过向银行贷款来融资——银行只需要同意贷款申请,将我们存的钱,放贷给一个又一个居民或企业,就使得存款总量和M2不断上涨。

国家并不需要印刷发行等量的货币来应对,并且贷款总量也在不断上涨——贷款和存款抵消后,净资产要低很多。因此,仅仅将目前放在M2(广义货币)上却忽视背后的贷款,这无疑是片面的,且会误导网友。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