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时,遥望明月寄相思。
中秋,不仅是诗意的浪漫,更牵引着中华儿女的情感归依和精神追求。亲情、家国情、天下情,共同奏出小家团圆、大家幸福、国泰民安的和谐乐章。
太清水月 纪春章 摄
从秦砖汉瓦到唐风宋韵,皓月当空,映照多少中国故事。今天,清风揽入怀,举杯邀明月,全球华人举头共赏,世界一同感知中国。
一
月圆人圆,映照最深的牵挂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当你举头望向明月,它便带你穿越了数千年。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圆月,普及于汉,盛行于宋朝以后。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历经传承和衍变,至北宋时期,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圆月,并形成“阖家团圆”这一最重要的精神内涵。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和万事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上。
最坚实的基石。中华传统文化绵延数千载,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鲜明的底色。“家国天下”,家齐,国才能治。中秋,勾起相思,串起亲情,让家的底色更加浓厚。古时游子离家,因为书信不便,唯有寓情于月,无论圆缺都会唤起乡愁。斗转星移,时代巨变,家,仍然是月下的人们最深的牵挂,也是国家和社会最坚实的基石。相互扶助、相互支撑,家就是最温暖的港湾。
最强韧的纽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亲情,“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密码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中秋月圆之夜,更牵动了人们的亲情纽带。此时此刻,可以是亲人之间互赠月饼、共同赏月、共享美食;可以是遥寄一纸祝福,传送一段视频,直播一场聚会;可以是家乡慈母让你御寒的“手中线”,也可以是朋友发小辗转递上的“心头好”,跨越山海,总给人带来惊喜和感动。
“明月映山海”2023青岛市中秋晚会为观众送上文化大餐
最长情的告白。“市井繁华,烟火可亲”。9月21日,“明月映山海”2023青岛市中秋晚会在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录制。节目大部分是从十个区市“我们的舞台——秋晚春晚直通车”活动中层层选拔出来的,既有艺术深度又有生活气息,让观众在一轮明月下体味青岛“山海有情”的佳节氛围。
“孝心陪伴,回家吃饭”。中秋滋味,已从那方“中有酥和饴”的小饼,变幻为手机屏幕上欢快跳动的祝福。在这团圆节,长期在外漂泊的人,终于回到故乡,与家人围坐品茗,细诉相思之苦。“中秋佳月最端圆”,分外圆满的月亮也体现了人们对团圆的殷殷期盼。
二
家国同欢,澎湃赤子情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人关于“家”的情感诉求,往往与“国”息息相关。从“长安一片月”到“何日平胡虏”,从“月是故乡明”到“况乃未休兵”,中秋之思、“小家”团圆自古难离“思乡忠国”。时至今日,镌刻在中华儿女血脉里的家国情怀有了更多生动的表达。
“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担当。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有人负重前行;万家团圆的场景,离不开那些默默坚守。船员、飞行员、边防官兵、人民警察、环卫工人……他们心系万家,牢记职责所在,尤其是在中秋等节假日,始终默默坚守,远离亲朋家人。正是千千万万舍小家为大家的他们,才换来了更多人的幸福安康。
面对危难时的“和衷共济”。中秋节,自古就饱含着中华儿女对家国的热爱。在每一个危难关头,都有毁家纾难、精忠报国的人挺身而出。过去三年,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无数人离开家奔赴“战场”,牺牲与家人的“团圆节”“团圆夜”,最终换来了抗疫的胜利。中华儿女守望相助,让月圆人团圆。
“国圆家圆月圆”的团结奋进。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追求。以此为指引,我们团结奋进,不断书写奇迹。中秋赏月,总能想起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和努力,终让梦想照进现实。“嫦娥”飞天,“蛟龙”入海,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一次次惊艳世界。
此刻,红旗飘飘,大街小巷闪耀着“中国红”,运动健儿在杭州亚运赛场上努力拼搏,为国争光,无数中华儿女在各条战线上担当奉献,共同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三
月满天下,明月何曾是两乡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唐代曹松《中秋对月》一诗,有着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
唐代诗人王昌龄写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诗句。一轮明月之下,我们又何曾身处两地?
赏月,“天涯共此时”的友谊与团结。普天之下、共享明月,在中国人心中,月亮不仅是物象,更是承载崇拜、寄托情思的意象。
中秋节不仅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全球华侨华人的重要节日。对海外华侨华人来说,中秋是团圆与相思,也是中华文化基因的纽带。9月28日,一场“同明月·共此时”中秋文化晚会在北京、无锡和曼谷三个城市连线举行,传递了跨越文化和国界的友谊与团结。
青岛奥帆中心无人机表演(资料图) 韩星 摄
圆月,寄托“四海一家”的天下情怀。在华夏文明中,明月意味着团圆,代表着乡愁,寓意着美好。
今年是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中秋月圆寓意团聚与和谐,寄托了中华文明“四海一家”的天下情怀,也彰显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共生”的时代精神。
探月,人类仰望星空的永恒探索。我们除了有中秋赏月的浪漫,更有探月的“硬核”。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有月亮相伴,实在是件幸运的事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古人仰望星空发出追问。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月亮便是起点。中国的探月工程已经走过19年,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今天,当我们望着月亮,“玉兔二号”月球车也许就正在月球上“行走”,“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它一起在月球“厮守”,我们将古人的浪漫神话照进了现实。
中秋月正圆,家国情愈浓。这一刻,家与国激荡出更加坚固的情感认同。让我们共赏一轮明月,共享万家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限时特惠: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