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的内涵,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情怀的文章,要体现出仁爱之心,如关爱家人、热爱国家等。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整理了:2025中考语文五大核心之——【家国情怀类】专题作文10篇,万能实用,考到直接改编运用!

文中资料完整电子版,请拉至文末领取

01

怀家国之心,担时代之责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回顾历史,融入时代,这些“国人脊梁”无不以大义怀家国之心,用奋斗担时代重责,为世人树起价值的丰碑。

家国心担重责是价值。

祖国壮美山河之所以在历史的苍穹中万古闪烁,熠熠生辉,皆因一代代守护者的赓续传承与绰厉奋发。我们不会忘记,退伍军人杨善洲十年出入山间,为祖国华诞献上万亩林场;时代楷模李保国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大展鸿猷,让荒山披绿;三代“塞罕坝”人以坚韧之志,在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1.3℃的高寒荒漠上创造了人类绿化的奇迹……赞此人间守护者,他以家国心担时代重责,在秀美的山河中雕刻出价值的光彩。

家国心担重责为梦想。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丹心寸意,皆为有情,梦想之光,闪耀家国。“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样长,颗粒像花生米那样大,我们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水稻研究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他历尽波折,但梦想之光从未磨灭,最终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让十几亿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里。之后的屠呦呦、张桂梅、钱七虎……都是怀家国之心,秉责任之梦,担起时代重责,为我们树立起一个个仰慕的榜样。

家国心担重责须行动。

“出手就出色,完成就完美。”获得“一级航天功勋奖章”“八一勋章”荣誉的英雄航天员景海鹏如是说。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只有“更完美”。面对九大本、上百万字的操作指南和飞行手册,景海鹏反复背记、烂熟于心,并一遍遍地练习、推演,使数以万计的指令内化为习惯动作和肌肉记忆,闭上眼睛都能精准无误地全流程操作。正是由于他夜复一日的踏实行动,才能成就他无上的荣誉。我们作为时代重任的接班人,更要脚踏实地,用行动践行梦想实现的人生道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正是这样的家国情怀,感召着华夏儿女万众一心走过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明天。年轻的我们更要以青春之名,怀家国之心,担时代重责,用踏实行动让人生价值绽放于家国梦想之中。

02

以“小我”之劳,铸大国之梦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长河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只要你我立足挚爱小家,深怀爱国之心,付辛勤之劳,就能聚沙成塔,铸就大国之梦。

带着坚韧,绘小家美好。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渺小的普通人,心有家国,脚踏实地,也同样让人生充实,绽放光彩。“感动中国”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身残志坚,夫妻共用一手双脚相濡以沫29载,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他们相互扶持,将一双儿女养大,又用辛勤劳作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创造了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我们要以这些“苔花”为榜样,用努力与付出让自己的小家温馨,给“大家”以力量,树起一面面坚韧前行的旗帜。

带着信仰,促国家强大。

信仰是爱国动力的源泉,也是舍我为国的价值体现。“两代人为国家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革命烈士澎湃之后——“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以无家之身,矢志报国。在没有图纸资料和专家外援的情况下,凭借照片和玩具模型,他带领团队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自学自悟,现学现译,用算盘算尺,凭借对家国的一腔热血,艰苦奋战,初心如磐。他们用了8年的时间,实现了我国“核潜艇,一万年也要稿出来”的宏愿。“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这是信仰,更是我们要铭记的一颗报国之心。

带着奋斗,铸家国强梦。

回眸历史,融入时代,有更多的人心怀家国情怀,用奋斗和执着为家增光、为国添彩。在霓虹灯的丛林中,陈贝儿用脚步丈量大地,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向世界传递两岸同胞的灿烂笑容;在奥运赛场上,飞人苏炳添以高度仰慕高度、以速度赞美速度、以力量致敬力量,用汗水赛出了“中国风采”;中国“北斗团队”“嫦娥团队”“天眼团队”……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用拼搏奋进迎难而上的担当,铸就家国强盛之梦。他们是用奋斗之滴水,融聚成家国滔滔之长河,而成为历史之丰碑。

以“小我”之劳,铸大国之梦。我们眼前有小家,心中有国家;用坚韧开路,让信仰坚定,携奋斗决心;为家而付出,为国而拼搏——你我都是梦想的践行者。

03

家的颜色

融入生活,用心感悟,我发现我家的颜色是丰富多彩的。

胆怯的藏蓝。

之所以惧怕藏蓝色,是因为那是深海的颜色,而它总给我一种“压迫感”。每当我考试不及格时,走进家门就感受到了这种藏蓝“压迫感”。

“你数学考了多少分?”“我……46分!”“什么?40多分?你考试的时候睡着了吗?那××家孩子都考100多分,你拿什么去上高中……”妈妈的话将我推入到了那可怕深海当中。我低着头,不敢看妈妈,我深知对不起她的付出。

可晚饭的时候,妈妈却做了我最爱吃的槐花饼。我胆怯地看向她,而她的眼里是满满的期待。我不由得下定决心,下次考试一定要让妈妈绽放出笑脸……

温馨的米黄。

让我感觉最舒适的时候莫过于星期天。

阳光洒满小院,花草吐露芬芳。正碰上妈妈的单位放假,我们一大一小从屋里搬着椅子去院子里晒暖。我屁颠屁颠地跟着妈妈的后面,她停下,我也停下——我想亲近她,但成绩阴影却又让我保持着一小段距离。

阳光米黄,照着惬意的我们。我想离妈妈更近一点,于是搬起椅子开始逐渐蹭向她,速度缓慢。母亲被我的样子逗笑了,我也笑了。妈妈说要给我掏耳朵,我趴在她的腿上,一动不动。温暖的阳光洒在我脸上,我闭上双眼,感受这米黄的温馨。

热闹的火红。

人们常说,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多吃几顿。

在这春去夏至的季节,亲戚朋友一起来顿烧烤,是多么热闹的一件事啊!炭炉支起来了,红红的火焰吐露的都是热情。姑父是“大厨”,我是“店小二”,一大家人成了“顾客”,那庭院就是热闹的“店家”。

在欢声笑语中,大人们聚在一起喝酒吃肉,聊家常,回忆他们陈旧的往事;我们小孩追逐打闹,让吃得发撑的肚子消化消化。炭火是红的,氛围是喜的,大家都陶醉在这热闹的红色氛围当中了。

……

“家”的颜色变化多端:是藏蓝的深、是米黄的暖、是火红的醉;爱的颜色是恒定不变:是期待、是温馨、是热闹——而它们就是生活的画卷!

图片

04

我的中国故事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故事讲述者,而我,也不例外。我的故事,是一首关于家国情怀的诗,是一首流淌在血脉中的歌,它源自千年的文化底蕴,植根于这片广袤而深邃的土地上。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幼时,我在爷爷的膝下,听他吟诵着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那些关于山川的描绘,如同一幅幅画卷,在我心中悄然铺展。那时,我虽年幼,却已能感受到那份对自然的热爱,对家园的深情。我的中国故事,便从这里开始,带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依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理解杜甫笔下的家国情怀。在那段动荡的历史中,家书成为了连接前线与后方的纽带,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期盼。这份情感,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我,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方,个人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我的中国故事,是家国情怀的传承,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那份豪情壮志,让我心生向往。在我心中,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坚韧不拔,代表着自强不息。我的中国故事,是梦想的追逐,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是在这片土地上,用汗水和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今,当我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对国的热爱。我的中国故事,是家的温暖,是国的强大,是那份无论身在何方,都能感受到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我的中国故事,是家国情怀的缩影,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共同的旋律。它告诉我们,无论世界多么宽广,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国家的热爱与忠诚,始终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共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传承着千年的家国情怀,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勇往直前。

05

我这样读懂了中国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每一笔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我曾试图从书本中、从课堂上、从长辈的讲述里,去探寻这个国家的灵魂,却总觉得隔了一层薄雾,看不真切。直到那一天,当我再次翻开那些泛黄的书页,让古诗词的韵味在心头萦绕,我才仿佛拨开了那层迷雾,真正读懂了中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笔下的思乡之情,简单几字,却勾勒出了中国人对家的深深眷恋。每当月圆之夜,无论身处何方,那份对家的思念总能穿越时空,触动每一个游子的心弦。这份情感,是中国文化中最为柔软的部分,它教会了我,无论世界多么宽广,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这句名言,是对家国情怀最深刻的诠释。它让我明白,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仅要关心个人的得失,更要胸怀天下,以国家的兴衰为己任。这种超越个人的大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是我们面对困难时能够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力量源泉。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的这句诗,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如同青山明月一般,共享着同一片天空,拥有着共同的文化根脉。这份同根同源的情感,让我们在面对外部挑战时能够同仇敌忾,共同捍卫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通过古诗词,我读懂了中国的历史,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更领悟到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这份情怀,如同一条纽带,将每一个中国人紧紧相连,让我们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也不忘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当我再次站在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上,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和责任感。因为我知道,我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人,更是一个承载着家国情怀、肩负着历史使命的中国人。我将用我的行动,去诠释这份情怀,去书写属于我的中国故事。

06

你在,心就安

在悠悠历史的长篇叙事里,有一种情感,如同静水流深,穿越时空,历久弥新,那便是家国情怀。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我心中,这份情怀,最动人的表达,莫过于那句:“你在,就心安。”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诗句,勾勒出一幅幅思乡的画面。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那份对家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家,是心灵的港湾,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中有家,便如同月光下的故土,明亮而温暖。这份心安,源自家的存在,是无论世界多么喧嚣,都能找到的一片宁静之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对家的思念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化作了对亲人的深深祝福。家,不仅仅是一个地点,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精神的归宿。无论你我相隔多远,只要心中有家,有亲人,那份牵挂与思念,便能跨越千山万水,紧密相连。你在,家就在,心安之处,便是归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梦见掏耳朵,家国情怀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家,不再仅仅是个人的小家,而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大家。面对生死抉择,文天祥选择了忠诚与担当,用生命诠释了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这份心安,是对国家的忠诚,是对民族精神的坚守,是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保持的坚定信念。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的《长安春望》中,对家的渴望与对归途的期盼,如同一首悠长的歌,回荡在心头。家,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是无论多么疲惫,都能找到力量的源泉。你在,家就在,那份心安,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惬意。

家国情怀,是一种深沉而真挚的情感,它让我们在风雨中坚韧,在困难中前行。家,是心灵的灯塔,是精神的支柱,是无论世界多么复杂,都能给予我们安宁与力量的地方。你在,就心安,这份情感,如同古诗词中的经典篇章,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图片

07

青春献国家,梦想照未来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与担当,而我们这一代,正站在新时代的潮头,以青春之名,许下家国情怀的誓言——“青春献家国,梦想照未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人之言,犹在耳畔。青春,是生命中最绚烂的时光,它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无限可能与希望。在这段黄金岁月里,我们选择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的梦想,以青春之力,书写家国情怀的新篇章。正如岳飞所言,“精忠报国”,我们的青春,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属于这个给予我们无限可能的时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笔下的豪情壮志,激励着无数青年勇攀高峰,追求卓越。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对创新的热情,投身于科研、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用智慧和汗水,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青春,因奉献而闪耀,因梦想而伟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诗句,道出了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难免会遇到风雨与坎坷。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我们青年一代,将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迎接每一个挑战,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是用来为实现国家梦想而拼搏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的爱。这份爱,是我们青春献家国的动力源泉,是我们梦想照未来的精神支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们青年一代,将以青春之名,许下家国情怀的誓言,用实际行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梦想照亮未来,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

青春献家国,梦想照未来。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誓言,更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让我们携手并进,以青春之力,书写家国情怀的新篇章,共同迎接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08

有国才有家

家国情怀如同一股不竭的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行。它告诉我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有国才有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的《春望》中,描绘了战乱之后国家破败、人民流离失所的凄凉景象。诗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让人深刻感受到国家对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体的重要性。没有国家的安宁与强大,何来家庭的温馨与幸福?国,是家的基石,是守护我们安宁生活的坚强后盾。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在《示儿》中,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渴望,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这份家国情怀,超越了个人生死,成为了支撑他一生的精神支柱。它告诉我们,个人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的强盛是我们每个人幸福生活的保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这句名言成为了家国情怀的典范。它教导我们,作为国家的公民,要有一种超越个人私利的胸怀,以国家的兴衰为己任,以人民的福祉为追求。这种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当继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质。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虽然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但这份思念背后,是对国家和平、家人团聚的渴望。家,是国的基本单元,而国的安宁与强大,则是每一个家庭幸福的源泉。

有国才有家,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一种深刻的家国情怀。它告诉我们,只有国家强盛,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只有国家统一,家庭才能和睦幸福。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要深刻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的梦想,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09

带着爱国之心去旅行

“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接受团组织的培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思想觉悟,以一腔爱国之心···”万籁俱寂,我在书桌前写着入团申请书。

忽然一阵困意袭来,我闭上了眼,感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轻······

我在黑暗中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见到了光——那是烛火的光亮。一个身着长袍的中年男子正在伏案写作,毛笔在竹简上写出清秀的笔迹。

他一边写着,一边轻声念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丞相!”我惊呼起来,可他却未听见,只是重重地眨了眨眼,继续向下

写去。我凑上前去,只见他充满血丝的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执笔的手也在微微颤抖。

看着自己敬爱的人如此,我止不住掩面哭泣。听着他的每一个字,我的内心都如刀割。“值得吗?”我在心中问他。“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梦见掏耳朵,还于旧都······”

铿锵誓言抑扬顿挫地响起,我不忍看他,看向窗外,繁星丽天,芒寒色正,和着屋内烛火星点。

河山壮美,万家灯火,这都是他此生挚爱······

恍惚间一切又复寂静和黑暗。我是被吟诵声惊醒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一位老翁脸上满是醉酒的红晕,步伐不稳地舞着剑。“想当年,我也曾率五十轻骑夜袭金军大营,将张安国那逆贼生擒···庆功宴上,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慷慨悲壮的老迈声音伴着利剑挥舞的寒光和风声。

本是夜晚,可房中炽热的光亮足以燃尽所有黑夜的死气沉沉。我仍在流泪,可这次却感觉自己的泪水是那么滚烫,就像我身上的热血在奔流。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豪壮的词句应使整个腐败无能的朝廷彻夜不眠!我甚至庆幸此时的光亮已经熄灭,我便听不见稼轩先生最后的悲叹。眼前再次明亮,这一次是亮眼的白昼。江河奔腾,旁边的山崖上刻着醒目的“中国”二字。可印度边境的军队却不认得这字,挥舞着棍棒越过边境线。

我听到一个年轻的声音:“使命所系,义不容辞!”那是最小的中国战士陈祥榕,我认得他。我想要阻拦他拿着盾牌向前冲杀的步伐,可我知道他的一腔爱国赤诚,只是在喊杀声中和他一同喊出气吞山河的文字: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我的眼眶再度湿润,模糊的视野里是一片腥红,就如教室里的五星红旗一般鲜红炽热。

我从旅行中回到了现实,发现自己的脸上仍淌着泪。我拿起笔,继续完成我的入团中请书——以一腔爱国之心,死生无悔,永固家国!

还放在床头柜上的红领巾,仍然如我当年小学入少先队时一样鲜红、一样承载爱国之心。

10

与众不同的选择

与众不同意味着逆着人流而行,但与众不同若是正确的、积极的,也能闪耀出光芒。

樊锦诗出生在良好的环境中,但她走进了祖国艰苦的西北,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这条路无疑是艰难的,但她知道,敦煌的壁画在风沙的侵蚀中正被一点点磨灭,于是从北大毕业后,她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安定的大城市,她选择了与众不同,她选择了敦煌,并扎根于此。

生完孩子后,她也没有动摇,坚定地留在了敦煌,放弃了与丈夫、孩子在一起的圆满,将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深埋在心中,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最终,在她的奉献与努力下,“数字敦煌”问世了。

敦煌的色彩从黄沙中被救了出来,永远地留在了世界上。她将一生献给了敦煌,哪怕要面对与众不同带来的痛苦。而这份与众不同,也让她如同大漠中的一颗钻石,闪闪发亮。

时间在不断流逝,在时间的长河中,似乎没有什么能够永存于世。就像敦煌的壁画,故宫也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摇摇欲坠。但人们与众不同的选择,在努力对抗时间,挽救一切。

李永革是故宫“最后的木匠”。当人们选择着更新、更先进的工作时,他选择了留在故宫做修缮工作。在木屑的飞舞中,摇摇欲坠的危楼重新坚固起来,焕发出百年前的色彩,故宫见证着这“最后一位木匠”与众不同的坚守——坚守着他选择的“榫卯人生”,坚守着这片古老的建筑。

与众不同的选择不一定只是个人的选择,在这个走向多极化的世界,国家也要去勇于尝试与众不同。一九七八年,邓小平带领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凭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遇水架桥的迎难而上,走出了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与众不同的选择,让中国在遍地资本主义的世界上焕发出不一样的色彩,给中国带来广阔的未来。而与众不同更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人民坚持奋斗,国家才能经受住与众不同带来的考验。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生于这个与众不同的国家,我们要凭着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与众不同的选择闪耀出光芒,为祖国创造更光明的未来。

图片


限时特惠:
本站持续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课程,一年会员仅需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Jiucx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